一种便于运输的爬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32790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运输的爬梯,包括爬梯本体,爬梯本体包括两相互平行的竖杆和连接在两竖杆之间的踏杆,踏杆沿竖杆的高度方向均匀排列,竖杆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连接有垂直于竖杆的固定杆,固定杆分别焊接在竖杆爬行侧的背面,竖杆爬行侧设有护笼,护笼由多个U形管沿竖杆高度方向均匀排列而成,各U形管的端头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对中部呈钝角的弯臂,每对弯臂的上端分别铰接在竖杆铰轴两端,各竖杆铰轴分别铰接在竖杆上且沿竖杆的直径延伸。每对弯臂的中部拐角处通过限位轴相互连接,各限位轴上套装有限位圆柱,限位圆柱可绕限位轴自由转动,限位圆柱抵靠在竖杆上时,U形管垂直于竖杆。该爬梯可折叠使运输时占据空间变小,现场安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运输的爬梯
本技术涉及一种爬梯,特别涉及一种便于运输的爬梯,属于攀爬工具

技术介绍
液压机、压力机等设备由于机身比较高,操作或调试维修人员经常需要上到机顶平台上操作,因此需要在设备一侧设置爬梯,爬梯通常采用钢管焊接而成。为了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在爬梯的外侧即爬行侧需要设置护笼,爬梯与护笼焊接为一体,护笼内的空间必须保证人员能够自由上下,因此护笼的尺寸不会很小。液压机、压力机等大型设备通常为在工厂制造完成,然后散件出厂,到安装车间再行组装成整体。包括爬梯在内的各部件必须包装并运输出厂。爬梯及其护笼虽然重量不大,但占据空间很大,造成车皮的浪费,运输成本高。为了节约运输成本,制造厂有时采取出厂时不焊接护笼,将护笼组件运到现场后再进行焊接。这样增加了现场安装人员的负担,而且焊接后还需要进行打磨、防腐、涂漆能工序,不仅很麻烦,而且外观差,影响产品的形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运输的爬梯,可折叠使运输时占据空间变小,现场安装方便。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种便于运输的爬梯,包括爬梯本体,所述爬梯本体包括两相互平行的竖杆和连接在两竖杆之间的踏杆,所述踏杆沿所述竖杆的高度方向均匀排列,所述竖杆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连接有垂直于竖杆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分别焊接在所述竖杆爬行侧的背面,所述竖杆的爬行侧设有护笼,所述护笼由多个U形管沿竖杆的高度方向均匀排列而成,各所述U形管的端头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对中部呈钝角的弯臂,每对弯臂的上端分别铰接在竖杆铰轴的两端,各所述竖杆铰轴分别铰接在所述竖杆上且沿竖杆的直径延伸。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护笼的各U形管在运输时可以通过弯臂绕竖杆铰轴向上转动,从而使U形管靠近竖杆,呈折叠状态,大大降低护笼占据的运输空间。安装时,爬梯通过固定杆连接在设备上;使用时将U形管通过弯臂向下转动至打开位置,操作人员可以在护笼中穿行,由此实现了既节约运输空间及运输成本,又可以完整制造出厂,且不影响用户的使用。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每对所述弯臂的中部拐角处通过限位轴相互连接,各所述限位轴的中部套装有限位圆柱,所述限位圆柱可绕限位轴自由转动,所述限位圆柱抵靠在所述竖杆上时,相应U形管呈垂直于竖杆的状态。各U形管折叠时,限位圆柱脱离竖杆的表面;当U形管打开时,限位圆柱随弯臂向下转动,直至抵靠在竖杆上,起到对U形管定位的作用,此时U形管垂直于竖杆,供操作人员的通行截面最大。限位圆柱可绕限位轴转动,可以避免限位圆柱出现单侧磨损。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各所述U形管的自由端可以向上转动并贴合在所述竖杆的爬行侧。各U形管完全贴合在竖杆上时,两者相互平行,占据的空间最小。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弯臂中部拐弯处的夹角为120°~125°。该角度下,可以保证弯臂及U形管折叠时可以完全贴合在竖杆上,在打开时,可以到达最大位置,不会发生干涉现象。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对所述弯臂的下端分别通过两根固定轴与所述U形管的端头固定连接,各所述固定轴分别垂直于U形管端头的轴线且沿其直径延伸,各所述U形管端头的轴线平行于与之连接的弯臂下端的轴线。两点决定一条直线,两根固定轴可以将弯臂的下端完全与U形管固定连接,不会发生绕固定轴的扭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两所述竖杆的上端分别向上延伸形成扶手,所述扶手的端头向后并向下延伸形成倒U形。使得操作人员上到机顶进入机顶平台时,便于握住扶手,以确保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爬梯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图1的俯视放大图。图4为图1的立体图。图5为图4中A部位的放大图。图6为护笼折叠后的主视图。图7为图6的左视图。图中:1.竖杆;2.踏杆;3.固定杆;4.扶手;5.护笼;6.弯臂;7.固定轴;8.竖杆铰轴;9.限位轴;10.限位圆柱。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便于运输的爬梯包括爬梯本体,爬梯本体包括两相互平行的竖杆1和连接在两竖杆1之间的踏杆2,踏杆2沿竖杆1的高度方向均匀排列,竖杆1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连接有垂直于竖杆1的固定杆3,固定杆3分别焊接在竖杆爬行侧的背面,竖杆1的爬行侧设有护笼5,护笼5由多个U形管沿竖杆1的高度方向均匀排列而成,各U形管的端头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对中部呈钝角的弯臂6,每对弯臂6的上端分别铰接在竖杆铰轴8的两端,各竖杆铰轴8分别铰接在竖杆1上且沿竖杆1的直径延伸。护笼5的各U形管在运输时可以通过弯臂6绕竖杆铰轴8向上转动,从而使U形管靠近竖杆1,呈折叠状态,大大降低护笼5占据的运输空间。安装时,爬梯通过固定杆3连接在设备上;使用时将U形管通过弯臂6向下转动至打开位置,操作人员可以在护笼5中穿行,由此实现了既节约运输空间及运输成本,又可以完整制造出厂,且不影响用户的使用。每对弯臂6的中部拐角处通过限位轴9相互连接,各限位轴9的中部套装有限位圆柱10,限位圆柱10可绕限位轴9自由转动,限位圆柱10抵靠在竖杆1上时,相应U形管呈垂直于竖杆1的状态。各U形管折叠时,限位圆柱10脱离竖杆1的表面;当U形管打开时,限位圆柱10随弯臂6向下转动,直至抵靠在竖杆1上,起到对U形管定位的作用,此时U形管垂直于竖杆1,供操作人员的通行截面最大。限位圆柱10可绕限位轴9转动,可以避免限位圆柱10出现单侧磨损。每对弯臂6的下端分别通过两根固定轴7与U形管的端头固定连接,各固定轴7分别垂直于U形管端头的轴线且沿其直径延伸,各U形管端头的轴线平行于与之连接的弯臂6下端的轴线。两点决定一条直线,两根固定轴7可以将弯臂6的下端完全与U形管固定连接,不会发生绕固定轴7的扭动。两竖杆1的上端分别向上延伸形成扶手4,扶手4的端头向后并向下延伸形成倒U形。使得操作人员上到机顶进入机顶平台时,便于握住扶手4,以确保安全。如图6、图7所示,各U形管的自由端可以向上转动并贴合在竖杆1的爬行侧。各U形管完全贴合在竖杆1上时,两者相互平行,占据的空间最小。弯臂6中部拐弯处的夹角为120°~125°,该角度可以保证弯臂6及U形管折叠时可以完全贴合在竖杆1上,在打开时,可以到达最大位置,不会发生干涉现象。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于运输的爬梯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运输的爬梯,包括爬梯本体,所述爬梯本体包括两相互平行的竖杆和连接在两竖杆之间的踏杆,所述踏杆沿所述竖杆的高度方向均匀排列,所述竖杆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连接有垂直于竖杆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分别焊接在所述竖杆爬行侧的背面,所述竖杆的爬行侧设有护笼,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笼由多个U形管沿竖杆的高度方向均匀排列而成,各所述U形管的端头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对中部呈钝角的弯臂,每对弯臂的上端分别铰接在竖杆铰轴的两端,各所述竖杆铰轴分别铰接在所述竖杆上且沿竖杆的直径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运输的爬梯,包括爬梯本体,所述爬梯本体包括两相互平行的竖杆和连接在两竖杆之间的踏杆,所述踏杆沿所述竖杆的高度方向均匀排列,所述竖杆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连接有垂直于竖杆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分别焊接在所述竖杆爬行侧的背面,所述竖杆的爬行侧设有护笼,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笼由多个U形管沿竖杆的高度方向均匀排列而成,各所述U形管的端头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对中部呈钝角的弯臂,每对弯臂的上端分别铰接在竖杆铰轴的两端,各所述竖杆铰轴分别铰接在所述竖杆上且沿竖杆的直径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运输的爬梯,其特征在于:每对所述弯臂的中部拐角处通过限位轴相互连接,各所述限位轴的中部套装有限位圆柱,所述限位圆柱可绕限位轴自由转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烨熊国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国力锻压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