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谭宁专利>正文

一种带有氮气灭火装置的气膜建筑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3112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氮气灭火装置的气膜建筑,涉及气膜建筑技术领域;气膜建筑包括:固定基础、气膜以及氮气灭火装置;所述氮气灭火装置包括:氮气源和输气管网;所述输气管网与所述氮气源连通;所述输气管网上设置有多个喷嘴,所述喷嘴靠近并面向所述气膜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当火情即将发生时,来自氮气源的氮气自喷嘴喷向所述气膜,氮气在气膜表面弥漫后形成一个氮气隔层,首先阻止气膜发生燃烧,随后随着氮气的不断喷出,气膜建筑内的氧气含量降低,从而可进一步控制气膜建筑内的火势蔓延,甚至将火焰扑灭。

A gas film building with a nitrogen fire extinguish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ilm construction with nitrogen fire extinguishing devic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gas film construction; gas film building fire extinguishing device includes: fixed foundation, gas film and nitrogen; the nitrogen gas fire extinguishing device comprises a nitrogen source and gas pipeline network; the gas pipeline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nitrogen source; the gas pipe net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nozzles, the nozzle and facing the gas film se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use, when the fire will occur when nitrogen from the nitrogen from the nozzle to the gas film, forming a layer of nitrogen nitrogen in the diffuse gas film surface after the first stop of gas film combustion occurs, then ejected continuously along with nitrogen, the oxygen content is reduc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gas film thus, further control of gas film in the building fire spread, and even the flam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氮气灭火装置的气膜建筑
本技术涉及气膜建筑
,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氮气灭火装置的气膜建筑。
技术介绍
目前,气膜建筑就是采用高强度、高柔性的薄膜材料,利用密封空间内空气压力支撑原理,将膜材的外沿固定在地面基础或者屋面结构周边上后,利用充气系统将大量空气送入气膜与地面之间形成的内部空间,当气膜内压力大于气膜外压力时,就产生一定的气压差,即向气膜建筑内部提供空气并形成正压,气膜内气体就能将膜材支撑起来覆盖在地面或者屋面上,形成大跨度的无梁无柱的建筑空间。一套完整的气膜建筑系统通常还包括了照明系统和门禁系统。气膜建筑结构靠内外气压差来支撑整个建筑。由于材料的柔性和结构固有的有效性和弧形的体形,没有受弯、受扭和受压的构件;气膜建筑在发生火灾时,气膜建筑的膜层在高温下会被烧毁,形成孔洞,造成气体的大量泄漏,导致供气不足难以维持气膜建筑的结构,导致发生坍塌。由此,在气膜建筑结构上设置预防火灾发生和及时消灭火情的消防结构或者消防设备尤为重要,而目前的气膜建筑缺乏类似的消防结构或消防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氮气灭火装置的气膜建筑,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气膜建筑结构缺少预防火灾发生和及时消灭火情的消防结构或者消防设备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有氮气灭火装置的气膜建筑,其包括:固定基础、气膜以及氮气灭火装置;所述气膜的底边密封连接在所述固定基础上;所述氮气灭火装置包括:氮气源和输气管网;所述输气管网与所述氮气源连通;所述输气管网上设置有多个喷嘴,所述喷嘴靠近并面向所述气膜设置。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当火情即将发生时,来自氮气源的氮气自喷嘴喷向所述气膜,氮气在气膜表面弥漫后形成一个氮气隔层,首先阻止气膜发生燃烧,随后随着氮气的不断喷出,气膜建筑内的氧气含量降低,从而可进一步控制气膜建筑内的火势蔓延,甚至将火焰扑灭。进一步地,所述氮气源通过输气管路与所述输气管网连接,输气管路上设置有气泵和控制阀。进一步地,所述输气管网包括:第一主管路、第二主管路以及多个经向支管;所述第一主管路和所述第二主管路相对设置在所述气膜建筑的两侧;所述经向支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主管路和第二主管路连通;所述第一主管路或者第二主管路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通过输气管路与所述氮气源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管路、第二主管路以及经向支管上均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喷嘴。进一步地,所述经向支管呈拱形设置,且径向支管的形状与所述气膜的顶部弧度保持一致。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经向支管并列间隔设置。进一步地,所述输气管网还包括多个纬向支管,所述纬向支管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经向支管之间,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经向支管连通;多个所述经向支管和多个纬向支管交错设置形成一个网格状的管网;所述纬向支管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喷嘴。进一步地,所述经向支管和所述纬向支管紧贴所述气膜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管路、第二主管路、经向支管和所述纬向支管外包裹有阻燃层。进一步地,所述气膜内表面密布设置有用于储存水滴的凹坑或者凹槽等。所述凹坑或者凹槽的深度为0.2mm-0.5mm。进一步地,所述氮气源为埋设在地下的高压氮气罐。进一步地,所述氮气源包括液氮罐和加热升温装置,自液氮罐中输出的液氮被加热气化后输送到所述输气管网内。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升温装置可以是设置在所述输气管路与液氮罐之间的换热器,换热器的热源端与集热器或者热源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带有氮气灭火装置的气膜建筑内还设置有火灾探测装置和控制器;所述火灾探测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火灾探测器和报警装置;一个或者若干个所述火灾探测器吊装在所述气膜上,用于对气膜建筑内的火情进行探测;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火灾探测装置、所述气泵和控制阀连接。控制器可根据所述火灾探测装置检测到的火警,控制气泵启动,控制阀开启,从而通过喷嘴向气膜表面喷出氮气进行防火和灭火。进一步地,若干个所述火灾探测器和若干个所述报警装置布设在所述气膜的不同区域上。进一步地,所述火灾探测器包括双波段红外火灾探测器、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和图像型火灾探测器中的一种或者多种。进一步地,所述报警装置包括声光报警器、蜂鸣器和消防广播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双波段红外火灾探测器、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和图像型火灾探测器依据各自的模式、阈值、属性等参数设置判断是否有火情出现,一旦发生火警,报警装置立即向外发出警报。进一步地,所述气膜包括围墙部和拱顶部,所述围墙部的底边密封连接在所述固定基础上,所述围墙部的顶边与所述拱顶部的底边密封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火灾探测装置还包括步进电机;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步进电机、所述火灾探测器和所述报警装置连接;所述火灾探测器固定在步进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所述动力输出轴竖直设置,步进电机带动所述火灾探测器转动或往复摆动。火灾探测器在步进电机的带动下在水平面内转动或者摆动,从而不断对气膜建筑的空间进行扫描,从而扩大其探测范围,在空间一定的情况下,可以减少火灾探测器的布设数量。进一步地,所述气膜内侧敷设有防火涂层。本技术的气膜在室内的一侧敷设有防火涂层,进而起到阻燃的作用,在火情发生时,可以有效阻止火焰的蔓延,为建筑物内的人员疏散、灾情救援提供宝贵的时间。进一步地,所述防火涂层为锡铝合金层、酚醛基防火层、聚醋酸乙烯乳基防火层、聚烯烃防火绝缘层、改性高氯聚乙烯层或者氯化橡胶膨胀层。进一步地,所述防火涂层为氢氧化镁阻燃层、改性发泡聚苯乙烯层、PU发泡阻燃剂层、耐火玻璃纤维层、铝箔层或者三元乙丙橡胶发泡层。阻燃层为现有技术,通常由一种或者多种阻燃材料制成,例如,一种阻燃层由以下材质(质量百分比)制成:聚乙烯树脂75~80%,环保阻燃剂15~20%,超导抗静电炭黑5~8%。进一步地,所述防火涂层为复合阻燃层,复合阻燃层包括自所述内膜材层依次向外设置的氢氧化镁阻燃层、改性发泡聚苯乙烯层、PU发泡阻燃剂层、耐火玻璃纤维层、铝箔层和三元乙丙橡胶发泡层。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布设火灾探测装置,可以及时发现气膜建筑内的火警或者火情,及时向外发出报警信息,为建筑物内的人员疏散、灾情救援提供宝贵的时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膜建筑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氮气灭火装置的连接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气膜内表面凹槽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气膜建筑内设置火灾探测装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气膜的局部剖视图。附图标记:1-输气管路;2-固定基础;3-控制阀;10-输气管网;11-第一主管路;12-第二主管路;13-经向支管;14-纬向支管;15-喷嘴;20-水泵;30-氮气源;40-气膜;41-凹槽;42-防火涂层;60-火灾探测装置;61-火灾探测器;62-报警装置;63-步进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带有氮气灭火装置的气膜建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氮气灭火装置的气膜建筑,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固定基础、气膜以及氮气灭火装置;所述气膜的底边密封连接在所述固定基础上;所述氮气灭火装置包括:氮气源和输气管网;所述输气管网与所述氮气源连通;所述输气管网上设置有多个喷嘴,所述喷嘴靠近并面向所述气膜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氮气灭火装置的气膜建筑,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固定基础、气膜以及氮气灭火装置;所述气膜的底边密封连接在所述固定基础上;所述氮气灭火装置包括:氮气源和输气管网;所述输气管网与所述氮气源连通;所述输气管网上设置有多个喷嘴,所述喷嘴靠近并面向所述气膜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氮气灭火装置的气膜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源通过输气管路与所述输气管网连接,输气管路上设置有气泵和控制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氮气灭火装置的气膜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网包括:第一主管路、第二主管路以及多个经向支管;所述第一主管路和所述第二主管路相对设置在所述气膜建筑的两侧;所述经向支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主管路和第二主管路连通;所述第一主管路或者第二主管路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通过输气管路与所述氮气源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氮气灭火装置的气膜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管路、第二主管路以及经向支管上均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喷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有氮气灭火装置的气膜建筑,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宁
申请(专利权)人:谭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