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装置及汽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2420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4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固定装置及汽车,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固定ESP模块;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车身钣金、与车身钣金一体连接的安装支架,以及减振部件;车身钣金上具有凸台,凸台上设有用于套接减振部件的第一套接结构;减振部件上设有用于套接ESP模块的第二套接结构;安装支架上设有用于固定ESP模块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装置,通过预先将车身钣金与安装支架一体连接,并在车身钣金的凸台上设置第一套接结构,从而有效简化了ESP模块的装配工艺、节约了原材料,降低了整车成本,因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ESP模块装配工艺复杂、整车成本增加的问题。

A fixed device and a ca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ixed device and a car,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obile. The fixing device for fixing the ESP module; the fixing device comprises a body sheet metal, and the body sheet metal integral with the mounting bracket, and damping parts; with the boss of BIW, boss is used to set the first sleeve structure damping components; damping components are provided with a set of second sets of connected structure ESP module; mounting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a fixing structure for fixing the ESP module. \u6240\u8ff0\u56fa\u5b9a\u88c5\u7f6e\uff0c\u901a\u8fc7\u9884\u5148\u5c06\u8f66\u8eab\u94a3\u91d1\u4e0e\u5b89\u88c5\u652f\u67b6\u4e00\u4f53\u8fde\u63a5\uff0c\u5e76\u5728\u8f66\u8eab\u94a3\u91d1\u7684\u51f8\u53f0\u4e0a\u8bbe\u7f6e\u7b2c\u4e00\u5957\u63a5\u7ed3\u6784\uff0c\u4ece\u800c\u6709\u6548\u7b80\u5316\u4e86ESP\u6a21\u5757\u7684\u88c5\u914d\u5de5\u827a\u3001\u8282\u7ea6\u4e86\u539f\u6750\u6599\uff0c\u964d\u4f4e\u4e86\u6574\u8f66\u6210\u672c\uff0c\u56e0\u800c\u514b\u670d\u4e86\u73b0\u6709\u6280\u672f\u4e2d\u5b58\u5728\u7684ESP\u6a21\u5757\u88c5\u914d\u5de5\u827a\u590d\u6742\u3001\u6574\u8f66\u6210\u672c\u589e\u52a0\u7684\u95ee\u9898\u300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定装置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是指一种固定装置及汽车。
技术介绍
ESP(ElectronicStabilityProgram车身电子稳定系统)模块是整车行车安全中的关键零部件,其通常通过支架固定在车身钣金上。图1为现有技术中ESP模块及其固定装置的结构图。现有技术中ESP模块E的装配工艺为(参见图1A~图1C):首先将安装支架A通过三个六角法兰面螺栓B固定在车身钣金C上,然后将减震垫D压入到安装支架A上的套孔A1中,再将ESP模块E上的第一连接部E1和第二连接部E2分别压入减震垫D的套孔(图1A中未示出)中和安装支架A上的安装孔A2中,最后将ESP模块E上的第二连接部E2与安装支架A上的安装孔A2进行紧固。由上可见,由于安装支架A结构不够合理,因此容易导致ESP模块在装配时工艺复杂,进而使得整车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固定装置及汽车,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ESP模块装配工艺复杂、整车成本增加的问题,从而有效简化ESP模块装配工艺并降低整车成本。基于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固定装置,用于固定车身电子稳定系统ESP模块;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车身钣金、与车身钣金一体连接的安装支架,以及减振部件;车身钣金上具有凸台,凸台上设有用于套接减振部件的第一套接结构;减振部件上设有用于套接ESP模块的第二套接结构;安装支架上设有用于固定ESP模块的固定结构。可选地,凸台由车身钣金冲压形成。可选地,第一套接结构具体为套孔。可选地,安装支架焊接在车身钣金上。可选地,安装支架为“L”状结构。可选地,固定结构具体为缺口。可选地,所述缺口的数量为两个。可选地,减振部件具体为减振垫。可选地,第二套接结构具体为套孔。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固定装置和ESP模块。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供的固定装置,通过预先将车身钣金与安装支架一体连接,并在车身钣金的凸台上设置第一套接结构,从而有效简化了ESP模块的装配工艺、节约了原材料,降低了整车成本,因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ESP模块装配工艺复杂、整车成本增加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A为现有技术中ESP模块的装配结构图。图1B为ESP模块的结构图。图1C为现有技术中安装支架的结构图。图2为本实施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固定装置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减振部件的示例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安装支架的示例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ESP模块与固定装置的装配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例对实现本技术的优选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固定装置结构图。如图2和图1B所示,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固定ESP模块E。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车身钣金1、与车身钣金1一体连接的安装支架2,以及减振部件3(图2中未示出,参见图3)。其中,车身钣金1上具有凸台11,凸台11上设有用于套接减振部件3的第一套接结构111。减振部件3上设有用于套接ESP模块E的第二套接结构31。安装支架2(参见图4)上设有用于固定ESP模块E的固定结构21。本实施例中,装配ESP模块E时,先将减振部件3压入凸台11上的第一套接结构111中,然后将ESP模块E分别压入减振部件3上的第二套接结构31中和安装支架2上的固定结构21中,最后再将ESP模块E与安装支架2上的固定结构21进行坚固,完成装配(参见图5)。并且,本实施例中装配ESP模块E时未使用到现有技术中的六角法兰面螺栓,因此相当于节约了整车制造的原材料。可见,本实例提供的固定装置,通过预先将车身钣金1与安装支架2一体连接,并在车身钣金1的凸台11上设置第一套接结构111,从而有效简化了ESP模块E的装配工艺、节约了原材料,降低了整车成本,因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ESP模块装配工艺复杂、整车成本增加的问题。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固定装置,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2~图5所示,凸台11具体由车身钣金1冲压形成,因此可以牢固地套接第一套接部件3,并可进一步对ESP模块E起到较好的承托固定作用。在一具体应用中,凸台11上的第一套接结构111具体为套孔111,以利于与减振部件3形成稳固的套接固定连接关系。示例性地,减振部件3可以是减振垫。减振部件3上的第二套接结构31可以是套孔,以利于与ESP模块E上的第一连接部E1形成紧固的套接关系,并对ESP模块E起到一定的减振作用。在另一具体应用中,安装支架2焊接在车身钣金1上。这样一来,既能在装配ESP模块E时节约原材料,还能省去现有技术中将安装支架固定在车身钣金上的步骤,从而有利于简化ESP模块E的装配工艺和降低整车成本。如图4和图1B所示,安装支架2通常为“L”状结构。这样可以使得安装支架2上的固定结构21与ESP模块E上的第二连接部E2(如螺栓等)形成对应的固定连接关系。具体地,固定结构21可以是缺口,以便于ESP模块E上的第二连接部E2方便快捷地对准并压入(或卡入)所述缺口中。当然,所述缺口的数量与ESP模块E上的第二连接部E2的数量相同,通常均为两个。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固定装置和ESP模块。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实现本技术的优选方式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显然,基于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有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固定装置及汽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固定车身电子稳定系统ESP模块(E);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车身钣金(1)、与车身钣金(1)一体连接的安装支架(2),以及减振部件(3);车身钣金(1)上具有凸台(11),凸台(11)上设有用于套接减振部件(3)的第一套接结构(111);减振部件(3)上设有用于套接ESP模块(E)的第二套接结构(31);安装支架(2)上设有用于固定ESP模块(E)的固定结构(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固定车身电子稳定系统ESP模块(E);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车身钣金(1)、与车身钣金(1)一体连接的安装支架(2),以及减振部件(3);车身钣金(1)上具有凸台(11),凸台(11)上设有用于套接减振部件(3)的第一套接结构(111);减振部件(3)上设有用于套接ESP模块(E)的第二套接结构(31);安装支架(2)上设有用于固定ESP模块(E)的固定结构(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凸台(11)由车身钣金(1)冲压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套接结构(1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先东童成前王华拓赵启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