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机料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2224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4 1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注塑机料斗,包括料斗壳体,壳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料管和出料口,壳体内部还设置有一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与电机电连接的旋杆,旋杆上设置有多个支杆,支杆上可拆卸地设置有在旋杆旋转和物料冲击下可自转的搅拌桨,整个料斗设计简单,内部结构涉及的电路简单,物料混匀充分,脱附效果佳。

An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hopp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comprises a hopper, hopper shell, a feed pipe and a discharge outlet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shell and the bottom shell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stirring mechanism, the stirr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rotary rod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electric motor, the rotary rod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support rods, supporting rods can be a stirring paddle is removably arranged in the rotating rod rotation and material under the impact of rotation, the hopper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design,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circuit is simple, mixed fully, desorption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机料斗
本技术涉及注塑机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注塑机料斗。
技术介绍
注塑机是将液体料、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料通过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塑料制品的成型设备。在成型过程中,液体料、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料通过料斗的加料口进入注塑机的注射系统中,在料斗中进行熔融、混合或其它注射前的加工工序,注塑机对此类材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充满模具型腔用以完成注塑的过程。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塑料制品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满足各种产品的不同功能需求,塑料制品已从材料单一的产品朝多种混合材料的产品方向发展。在现有技术中,各种混合式液体料是通过加料口在料斗中完成材料的混合,传统技术中料斗是通过螺杆完成搅拌和挤压传料工作,在搅拌混合注射过程中容易出现搅拌不均等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加料时就充分混匀物料的注塑机料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新的技术方案:一种注塑机料斗,包括料斗壳体,壳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料管和出料口,所述壳体内部还设置有一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与电机电连接的旋杆,所述旋杆上设置有多个支杆,支杆上可拆卸地设置有在旋杆旋转和物料冲击下可自转的搅拌桨。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现有技术的搅拌机构只能绕着旋杆公转,通过固定的搅拌桨带旋角设置来增加搅拌效果,本技术采用搅拌桨和支杆的枢接方式,当旋杆旋转时,搅拌桨随着旋杆公转来搅拌物料,同时,由于物料进入壳体内后,随着旋杆自转,搅拌桨与物料摩擦后,物料在不同方向给搅拌桨作用力,搅拌桨实现自转来搅拌物料,多个搅拌桨之间受力不等,旋转的转速的角度各不同,可实现多方位搅拌,使搅拌更加充分,搅拌桨可拆卸地安装,更换时只需更换搅拌桨即可,节省成本。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杆上套接有套筒,所述搅拌桨下端设置有与套筒枢接的连接杆,插入套筒内的连接杆底端设置有防止脱落的挡头。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搅拌桨和套筒之间旋接后在外力作用下可实现自转,无需内部另添加动力装置,整个结构简单,造价低。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支杆分为光滑段和设置在端部的螺纹段,套筒转动连接在所述光滑段上,螺纹段上旋接有一内含螺纹孔的旋盖。根据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盖的安装或拆卸可以固定或拆卸套装在支杆上的套筒和其上的搅拌桨,出现故障和磨损时更换方便。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杆靠近旋杆的一端设置有一限制套筒沿支杆径向运动的限位环。根据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环的作用是限制套筒的径向运动,套筒可以旋转,不能横向运动,避免磨损支杆。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杆靠近出料口的一端环状设置有多片尖端朝外的截面为三角形的搅拌片。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当混匀后的混合物料进入出料口时,由于出料口较小,物料若含有液态物料就会容易团块,设置搅拌片,在旋杆自转时,其可以将团块的物料搅碎传送至出料口,尖端朝外其搅碎力更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料斗壳体内壁和搅拌机构上均涂覆有防粘涂层。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现在的注塑原料,类似聚醚聚氨酯、聚烯烃聚氨酯、环氧树脂等均为粘性非常好的高分子材料,设置防粘涂层很有必要。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粘涂层为聚四氟乙烯防粘涂层。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涂覆聚四氟乙烯防粘涂层后的金属表层,光滑平整,防粘性强且耐磨。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聚四氟乙烯防粘涂层的厚度为20-50μm。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聚四氟乙烯防粘涂层只需很薄就具有腔耐磨以及防粘弹性,在20-50μm时效果最佳。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的优点为:采用搅拌桨和支杆的枢接方式,只需一个电机带动,搅拌桨就可实现自转和公转,从而实现多方位搅拌,搅拌的物料混匀充分;搅拌桨可拆卸地安装,更换时只需更换搅拌桨即可,节省成本;在旋杆上设置搅拌片,避免物料堵住出料口,且搅碎力度大,效果佳;在壳体内壁和搅拌机构上涂覆一层聚四氟乙烯防粘涂层,对现有的大部分高粘性高分子材料均具有脱附性,且脱附效果佳,整个料斗设计简单,内部结构涉及的电路简单,物料混匀充分,脱附效果佳。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注塑机料斗的剖视图;图2本实施例中一种注塑机料斗的轴测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搅拌杆的轴测图;图4为本实施例中搅拌结构的分解图。图中:1、壳体;2、电机;3、进料管;4、旋杆;401、光滑段;402、限位环;403、螺纹段;5、搅拌片;6、套筒;601、通孔;7、搅拌桨;701、连接杆;702、挡头;8、旋盖;801、螺纹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实施例一种注塑机料斗,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料斗壳体1,壳体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料管3和出料口,壳体1内部还设置有一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与电机2电连接的旋杆4,旋杆4上设置有多个支杆,支杆上套接有套筒6,套筒6上环状间隔设置通孔601,搅拌桨7下端设置有与套筒6的通孔601枢接的连接杆701,插入套筒6内的连接杆701底端设置有防止脱落的挡头702,支杆分为光滑段401和设置在端部的螺纹段403,套筒6转动连接在光滑段401上,螺纹段403上旋接有一内含螺纹孔的旋盖8,支杆靠近旋杆4的一端设置有一限制套筒6沿支杆径向运动的限位环402,旋杆4靠近出料口的一端环状设置有多片尖端朝外的截面为三角形的搅拌片5。料斗壳体1内壁和搅拌机构上均涂覆有防粘涂层,该防粘涂层为聚四氟乙烯防粘涂层,厚度为20-50μm。现有技术的搅拌机构只能绕着旋杆4公转,通过固定的搅拌装置带旋角设置来增加搅拌效果,本实施例采用搅拌桨7和套筒6通孔601的枢接方式,套筒6可拆卸地套接在支杆上,当旋杆4旋转时,搅拌桨7随着旋杆4公转来搅拌物料,同时,由于物料进入壳体1内后,随着旋杆4自转,搅拌桨7与物料摩擦后,物料在不同方向给搅拌桨7作用力,搅拌桨7实现自转来搅拌物料,多个搅拌桨7之间受力不等,旋转的转速的角度各不同,可实现多方位搅拌,使搅拌更加充分,搅拌桨7可拆卸地安装,更换时只需更换搅拌桨7即可,节省成本;当混匀后的混合物料进入出料口时,由于出料口较小,物料若含有液态物料就会容易团块,导致出料困难,在尾端设置搅拌片5,旋杆4自转时,其可以将团块的物料搅碎传送至出料口,尖端朝外使搅拌片5的搅碎力更强;现有的注塑原料,类似聚醚聚氨酯、聚烯烃聚氨酯、环氧树脂等均为粘性非常好的高分子材料,设置防粘涂层很有必要,而聚四氟乙烯防粘涂层具有很强的抗粘性,涂覆该聚四氟乙烯防粘涂层后的金属表层,光滑平整,防粘性强且耐磨。整个料斗设计简单,内部结构涉及的电路简单,物料混匀充分,脱附效果佳。当然,以上只是本技术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注塑机料斗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塑机料斗,包括料斗壳体(1),壳体(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料管(3)和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还设置有一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与电机(2)电连接的旋杆(4),所述旋杆(4)上设置有多个支杆,支杆上可拆卸地设置有在旋杆(4)旋转和物料冲击下可自转的搅拌桨(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机料斗,包括料斗壳体(1),壳体(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料管(3)和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还设置有一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与电机(2)电连接的旋杆(4),所述旋杆(4)上设置有多个支杆,支杆上可拆卸地设置有在旋杆(4)旋转和物料冲击下可自转的搅拌桨(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机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上套接有套筒(6),所述搅拌桨(7)下端设置有与套筒(6)枢接的连接杆(701),插入套筒(6)内的连接杆(701)底端设置有防止脱落的挡头(7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机料斗,其特征在于,支杆分为光滑段(401)和设置在端部的螺纹段(403),套筒(6)转动连接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万渝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三顺机械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