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杆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0107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1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杆压缩机,内部集成有供油分配控制装置,供油分配控制装置包括座体和多个油量控制组件,座体内开设多个油路,在油路上设置油量控制组件,通过螺杆压缩机内部集成设置供油分配控制装置,座体内设置多个油路和设置在各油路上的多个油量控制组件能够将进入螺杆压缩机的润滑油进行有效控制并对进入压缩机腔各部位的润滑油进行合理分配,以保证的螺杆压缩机供油合理,油量控制组件能够调整控制每一油路的最低通过油量,从而保证螺杆压缩机的最低供油量和压缩机腔各部位的最低供油量。其技术方案应用简单,安装方便,占用空间小,不需要频繁调节操作,实现持续地将进入螺杆压缩机的润滑油按螺杆压缩机运行工况进行合理分配控制。

A screw compres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杆压缩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螺杆压缩机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螺杆压缩机。
技术介绍
大多数螺杆空气压缩机为喷油压缩机,其压缩过程中需持续向压缩机转子腔喷入润滑油。螺杆压缩机喷入的压缩机油主要进入压缩机腔中的低压端轴封面和低压端轴承腔、螺杆转子压缩腔、高压端轴承腔。一般压缩机的供油装置为不可调的固定模式,压缩机一旦生产出厂,压缩机的供油量在现场无法进行任何调整,而压缩机油的供应在喷油螺杆压缩机的运行中起关键作用。实际上同一款螺杆压缩机的工作范围可从0.7MPa-1.5MPa变化,供气压力不同,压缩机的供油量也不同;在供气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同一款压缩机在不同转速下,其压缩空量也不一样,同时消耗的压缩机油量也有不同。常规设计的固定供油量装置无法满足用户需求;另一方面,由于供气压力、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对压缩机腔供油的三个部位供应量也需做相应调整。如果供油量比例不合适,供油量过大,易造成压缩机效率降低;供油量过少,会出现轴封、轴承异常高温的现象,使压缩机出现高温,也降低零部件使用寿命。例如,在对一款20立方左右的螺杆压缩机测试,其压缩机的供油情况如下:在压缩机的出口压力控制在0.7MPa时,测得螺杆压缩机在最佳状况运行时,其各项技术参数与供油量的关系为:由此可见,要保证一款合格压缩机在各种工况下能充分发挥其性能,螺杆压缩机供油量的控制及压缩机油的合理分配都是必要的,以保证压缩机在不同工况的使用过程中,合理调节压缩机的供油量和压缩机内各部件的供油量分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在能够对进入压缩机腔各部位的润滑油进行合理分配以保证的螺杆压缩机供油合理的供油分配控制装置。用以克服上述技术缺陷。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螺杆压缩机,内部集成有一供油分配控制装置,螺杆压缩机内具有A润滑油路、B润滑油路、C润滑油路,供油分配控制装置包括座体、至少三个设置于座体内用以控制各油路中润滑油通过量的油量控制组件,座体内开设有第一油路、呈“[”字型的第二油路、呈“]”字型的第三油路、第四油路、第五油路、第六油路,其中,第一油路作为主油路且一端穿透座体形成主进油口而另一端连通第二油路,第三油路的两端进油口分别与第二油路的两端出油口相连通,第四油路的一端穿透座体形成用以连接A润滑油路的第一油路出口而另一端连通第二油路的其中一个出油口,第五回路的一端穿透座体形成用以连接B润滑油路的第二油路出口而另一端连通第二油路的另一个出油口,第六回路的一端穿透座体形成用以连接C润滑油路的第三油路出口而另一端连通第三油路;第一油路的流通路径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油量控制组件,第二油路与第三油路、第四油路相接处设置有一个油量控制组件,第二油路与第三油路、第五油路相接处设置有一个油量控制组件。较佳的,油量控制组件包括推力弹簧、控制螺栓以及设置于油路上的活动阀体,座体内开设有与油路相垂直设置且相互连通的安装槽,座体上向内开设有与安装槽相对设置的沉孔,且沉孔的内底面开设有一个与安装槽相连通的螺孔;活动阀体可相对于油路垂直移动的容置于安装槽内,控制螺栓的螺杆端经由螺孔旋入安装槽内并与活动阀体相抵靠,且控制螺栓的螺帽端位于沉孔中,推力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活动阀体的内侧面和安装槽远离控制螺栓一端的底面。较佳的,油量控制组件还包括一个密封圈,且密封圈套装于活动阀体抵接控制螺栓的一端。较佳的,活动阀体与安装槽形状相配。较佳的,第一油路连通于第二油路的中部。较佳的,第六油路连通于第三油路的中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在螺杆压缩机内集成设置供油分配控制装置,通过供油分配控制装置的座体内设置多个油路和设置在各油路上的多个油量控制组件能够将进入螺杆压缩机的润滑油进行有效控制并对进入螺杆压缩机的机腔各部位的润滑油进行合理分配,以保证的螺杆压缩机供油合理,且油量控制组件能够调整控制每一油路的最低通过油量,从而保证螺杆压缩机的最低供油量和压缩机腔各部位的最低供油量,且应用简单,安装方便,占用空间小,不需要频繁调节操作,实现持续地将进入螺杆压缩机的润滑油按螺杆压缩机运行工况进行合理分配控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螺杆压缩机中供油分配控制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1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螺杆压缩机作具体阐述。参阅图1,为本专利技术螺杆压缩机中供油分配控制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且为清晰显示本实施例的结构特征,图中省略示出部分结构,部分结构则以透视或剖视的方式示出,图中所示的箭头方向为供油分配控制装置内部油路中润滑油的流动方向,且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改进在于位于螺杆压缩机内部的供油分配控制装置,故在附图中省略示出螺杆压缩机的常规结构而仅示出供油分配控制装置的结构。如图1中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螺杆压缩机内部集成有一供油分配控制装置,螺杆压缩机内具有A润滑油路、B润滑油路、C润滑油路(图中未示出),供油分配控制装置包括座体1、至少三个设置于座体1内用以控制各油路中润滑油通过量的油量控制组件,座体1内开设有第一油路11、呈“[”字型的第二油路12、呈“]”字型的第三油路13、第四油路14、第五油路15、第六油路16,其中,第一油路11作为主油路且一端穿透座体1形成主进油口24而另一端连通第二油路12,第三油路13的两端进油口分别与第二油路12的两端出油口相连通,第四油路14的一端穿透座体1形成用以连接A润滑油路的第一油路出口21而另一端连通第二油路12的其中一个出油口,第五回路的一端穿透座体1形成用以连接B润滑油路的第二油路出口22而另一端连通第二油路12的另一个出油口,第六回路的一端穿透座体1形成用以连接C润滑油路的第三油路出口23而另一端连通第三油路13;第一油路11的流通路径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油量控制组件,第二油路12与第三油路13、第四油路14相接处设置有一个油量控制组件,第二油路12与第三油路13、第五油路15相接处设置有一个油量控制组件。其中,A润滑油路的润滑油走向为进入压缩机腔的油先进入轴封面和低压端轴承腔再进入螺杆转子工作腔,B润滑油路的润滑油走向为进入压缩机腔的油先进入高压端轴承腔再进入螺杆转子工作腔,C润滑油路的润滑油走向为进入压缩机腔的油直接进入螺杆转子工作腔,其为常规螺杆压缩机内的常见润滑油路结构,故这里省略赘述。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杆压缩机上加装供油分配控制装置,设置了最大进油量和最小进油量,确保螺杆压缩机供油一直在可控范围内,保证供油安全可控。在保证进油量后,再考虑压缩机供油的分配问题,进入A路的压缩机油过小会造成轴封过热或低压端轴承异常发热;进入C路的油量过小会造成转子异常发热,进入B路的油量过小会造成高压端的轴承异常发热;在供油分配过程中,某一路油量过大必然会造成另一路供油量偏小,所以,我们只要控制每一路的最小供油量即可。因此通过供油分配控制装置的座体1内设置多个油路和设置在各油路上的多个油量控制组件能够将进入螺杆压缩机的润滑油进行有效控制并对进入压缩机腔各部位的润滑油进行合理分配,以保证的螺杆压缩机供油合理,且油量控制组件能够调整控制每一油路的最低通过油量,从而保证螺杆压缩机的最低供油量和压缩机腔各部位的最低供油量。且应用简单,安装方便,占用空间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螺杆压缩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杆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内部集成有一供油分配控制装置,所述螺杆压缩机内具有A润滑油路、B润滑油路、C润滑油路,所述供油分配控制装置包括座体(1)、至少三个设置于所述座体(1)内用以控制各油路中润滑油通过量的油量控制组件,所述座体(1)内开设有第一油路(11)、呈“[”字型的第二油路(12)、呈“]”字型的第三油路(13)、第四油路(14)、第五油路(15)、第六油路(16),其中,所述第一油路(11)作为主油路且一端穿透所述座体(1)形成主进油口(24)而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油路(12),所述第三油路(13)的两端进油口分别与所述第二油路(12)的两端出油口相连通,所述第四油路(14)的一端穿透所述座体(1)形成用以连接所述A润滑油路的第一油路出口(21)而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油路(12)的其中一个出油口,所述第五回路的一端穿透所述座体(1)形成用以连接所述B润滑油路的第二油路出口(22)而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油路(12)的另一个出油口,所述第六回路的一端穿透所述座体(1)形成用以连接所述C润滑油路的第三油路出口(23)而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三油路(13);所述第一油路(11)的流通路径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油量控制组件,所述第二油路(12)与所述第三油路(13)、第四油路(14)相接处设置有一个所述油量控制组件,所述第二油路(12)与所述第三油路(13)、第五油路(15)相接处设置有一个所述油量控制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杆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内部集成有一供油分配控制装置,所述螺杆压缩机内具有A润滑油路、B润滑油路、C润滑油路,所述供油分配控制装置包括座体(1)、至少三个设置于所述座体(1)内用以控制各油路中润滑油通过量的油量控制组件,所述座体(1)内开设有第一油路(11)、呈“[”字型的第二油路(12)、呈“]”字型的第三油路(13)、第四油路(14)、第五油路(15)、第六油路(16),其中,所述第一油路(11)作为主油路且一端穿透所述座体(1)形成主进油口(24)而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油路(12),所述第三油路(13)的两端进油口分别与所述第二油路(12)的两端出油口相连通,所述第四油路(14)的一端穿透所述座体(1)形成用以连接所述A润滑油路的第一油路出口(21)而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油路(12)的其中一个出油口,所述第五回路的一端穿透所述座体(1)形成用以连接所述B润滑油路的第二油路出口(22)而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油路(12)的另一个出油口,所述第六回路的一端穿透所述座体(1)形成用以连接所述C润滑油路的第三油路出口(23)而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三油路(13);所述第一油路(11)的流通路径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油量控制组件,所述第二油路(12)与所述第三油路(13)、第四油路(14)相接处设置有一个所述油量控制组件,所述第二油路(12)与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涵睿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红海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