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持粘高剥离强度的丙烯酸酯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296422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0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持粘高剥离强度的丙烯酸酯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胶黏剂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通过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引发丙烯酸酯类共聚合,然后进一步共混交联聚合物得到高持粘高剥离强度的丙烯酸酯压敏胶。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得到的丙烯酸酯压敏胶耐寒抗冻,在‑10℃的低温下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其耐候性好,粘接强度高,持粘力久,剥离后不会留下残胶。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过程简单,成本低,无毒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持粘高剥离强度的丙烯酸酯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胶黏剂的制备,具体为一种高持粘高剥离强度的丙烯酸酯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胶黏剂

技术介绍
压敏胶是一类对压力敏感的胶黏剂,其是通过引发具有不饱和双键的单体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而制备成的丙烯酸酯树脂。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是市场主流产品,其应用广泛,耐温性较好,制成的各类压敏胶带,易于粘贴到薄膜上,比如各种不干胶带、双面胶带、医用透气胶带、不干胶商标等。但是丙烯酸酯压敏胶性能极易受到配方成分及比例的影响,这是因为对于丙烯酸酯类聚合物,烃基越多,其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越低,所制备的压敏胶的初粘性也就越好。虽然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其对应的流动性好,但会导致所制备的压敏胶的内聚力相应下降;此外,聚合单体烃基越多,成本越高。因此,综合考虑内聚力和初粘性及成本因素,调节配方中各组分的比例使两者综合性能达到平衡值。同时聚合物分子链越柔顺,其表面浸润能力越强,则其粘合力和初粘性就越好。但是其组分中刚性成分的减少势必会导致抗蠕变性能下降,为改善其性能,必然要增加交联剂的用量。随着交联剂用量的增加,压敏胶综合性能会下降,其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持粘高剥离强度的丙烯酸酯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持粘高剥离强度的丙烯酸酯压敏胶包含成分A和成分B,成分A包含丙烯酸酯类聚合物,成分B包含交联剂、增稠剂和助剂香精;成分A和成分B的质量比为100:3~10;所述的高持粘高剥离强度的丙烯酸酯压敏胶180剥离强度≥15/25N/mm,固胶量为40±2%,室温的持粘力≥85h,25℃的粘度为2000±500cp。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持粘高剥离强度的丙烯酸酯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持粘高剥离强度的丙烯酸酯压敏胶包含成分A和成分B,成分A包含丙烯酸酯类聚合物,成分B包含交联剂、增稠剂和助剂香精;成分A和成分B的质量比为100:3~10;所述的高持粘高剥离强度的丙烯酸酯压敏胶180剥离强度≥15/25N/mm,固胶量为40±2%,室温的持粘力≥85h,25℃的粘度为2000±500cp。2.一种高持粘高剥离强度的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包括成分A和成分B,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成分A的制备按丙烯酸2~4份、丙烯酸丁酯8~2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7~10份、丙烯酸酯异辛酯15~30份、丙烯酸羟丙酯6~10份、丙烯酰胺1~3份加入到带有搅拌装置的三口烧瓶中,然后将38~55份乙酸乙酯、5~10份无水乙醇和0.1~0.4份过氧化苯甲酰引发剂加入到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开始搅拌;加热至80℃时,在80~83℃保温反应2~4小时;接着将0.0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先泽翁普新黎云王罗新王桦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纺织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