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植生型混凝土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生型混凝土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混凝土护岸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区扩大,湖泊、河涌河道日益出现安全、生态与环境问题:①自然边坡常出现的安全问题。修建湖泊、河涌、河道时,改变了原始地貌和植被,形成裸露的边坡。在植被自然恢复前,边坡表层土壤易受雨水侵蚀而流失。即使有自然植被的河岸边坡,其土壤也不一定能够抵抗暴雨和水力冲刷,植被生长难以持久。边坡在汛期一旦坍塌,将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②铺设混凝土面层的边坡常出现的生态与环境问题。为了确保边坡安全,常铺设混凝土面层,然而生态与环境问题随之出现。混凝土面层将河流水体与土壤隔离,形成水体封闭的河道,切断了各生态要素间的物质、信息流动,使生物多样性下降,河道自净能力降低,污染物一旦流入即造成污染。尤其降暴雨时,径流携污染物快速进入下游水体,影响人民身体健康。由此可知,湖泊、河涌河道工程出现了以“安全”和“生态”为焦点的两难矛盾,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安全、生态与环境问题,因此,对既可护岸、又可改善环境、净化水质和供小型植物生长、小动物栖息的植生型混凝土的需求迫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备植生型混凝土构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以质量百分比计的以下组分:9‑20%的水泥、3‑10%的混合材、60‑75%的粗骨料、1‑5%的细骨料、5‑7%的水和以固含量计为0.02‑0.06%的高效减水剂,并将它们按加入到混凝土搅拌机中搅拌均匀,以及2)采用表面加压和振动相结合的工艺将步骤1)所产生的混合物成型为球状砌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植生型混凝土构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以质量百分比计的以下组分:9-20%的水泥、3-10%的混合材、60-75%的粗骨料、1-5%的细骨料、5-7%的水和以固含量计为0.02-0.06%的高效减水剂,并将它们按加入到混凝土搅拌机中搅拌均匀,以及2)采用表面加压和振动相结合的工艺将步骤1)所产生的混合物成型为球状砌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球状砌块的直径为20-50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步骤2)中的成型时间控制在15分钟之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水泥选自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及其组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粗骨料为单粒级配、片状骨料含量低于25%、含泥量不高于2%、粒径为5-15mm的瓜米石、山皮石、或石英岩碎石。6.根据权利要求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