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振降噪型管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9451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06: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振降噪型管件,包括至少两个交叉连通的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流道中,至少其中一个流道的轴心线在交叉连通段呈连续曲线状,所述连续曲线状从所在流道轴心线的直线段末尾沿轴向延续,直到到达到交叉连通段后该流道轴心线的后方直线段起点。可根据介质流动的方向进行引流,减少介质流动时的阻力;通过平衡进出口流道截面积总和,使介质能平稳在管件内流动,从而达到减振降噪的效果,适合用于对流阻、振动及噪音有较高要求场合的管道连接。

A type of vibration reducing and noise reduction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振降噪型管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件产品,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引流结构,能实现减振降噪效果的管件产品,属于机械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各种管路系统中大多采用管件对管路进行连接,而管件大多采用机加工、焊接、铸造等工艺方法进行生产。受限于这些工艺方法,管件的流道轴心线一般呈直线(详见图1),流道相交的地方,轴心线则直线相交呈某一角度。因为流动惯性,当介质流动到流道相交的地方时,介质会对相交流道一侧管壁进行冲击后再沿相交流道流动,使局部管阻增大。故在流道相交处存在明显的局部高压和局部高速的情况(如图2和图3),从而引起管道振动和噪声。详见图3,常规管件的流体由S1口进入,直接撞击到管壁上,形成回流。后续流体流入管件后,与该回流碰撞,导致管壁处的流体滞流,产生局部高压,。由于管件内产生一个滞流区,造成了管件流通截面积的突减,使流体在经过这个滞流区向两侧流动时流速突然增大,并在后端的管道内产生紊流,再加上滞流区附近流体不断的相互撞击,从而使管道产生振动及噪声。此外,对于变径的管件(也即交叉管的管径不一样),其流道截面的突变会引起介质压力和流速的突变,也会引起管道振动和噪音。最后,大多数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减振降噪型管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振降噪型管件,包括至少两个交叉连通的流道,所述至少两个流道均为支流道,支流道交叉相通后在相汇合的一端形成一个主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流道中,至少其中一个流道的轴心线在交叉连通段呈连续曲线状,所述连续曲线状从所在流道轴心线的直线段末尾沿轴向延续,直到到达到交叉连通段后该流道轴心线的后方直线段起点;该主流道与各支流道均以管径平滑过渡方式连接,渐变过渡至支流道;所述主流道的流道截面积等于轴心线呈连续曲线状的两个支流道截面积之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振降噪型管件,包括至少两个交叉连通的流道,所述至少两个流道均为支流道,支流道交叉相通后在相汇合的一端形成一个主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流道中,至少其中一个流道的轴心线在交叉连通段呈连续曲线状,所述连续曲线状从所在流道轴心线的直线段末尾沿轴向延续,直到到达到交叉连通段后该流道轴心线的后方直线段起点;该主流道与各支流道均以管径平滑过渡方式连接,渐变过渡至支流道;所述主流道的流道截面积等于轴心线呈连续曲线状的两个支流道截面积之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降噪型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的轴心线连续曲线状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浩梁俊虎彭文波戚俊松郑文成袁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海博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