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伸缩的传动总成装置及升降立柱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8998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0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伸缩的传动总成装置,属于传动装置领域,解决了现有的电动升降立柱传动不稳定的技术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外壁上设有外螺纹中空心轴,位于中空心轴内的传动螺杆,设有第一传动螺母的第一套管以及套装于第一套管外部的第二套管,该传动螺杆可带动中空心轴同步旋转且传动螺杆与中空心轴可沿轴向相对伸缩,中空心轴上的外螺纹与第一传动螺母螺纹配合,传动螺杆与第二传动螺母螺纹配合,中空心轴以可旋转的方式与第二传动螺母在轴向上定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该传动总成装置的升降立柱,该升降立柱的升降过程更加稳定,噪音更低,并且寿命更高。

A telescopic drive assembly and lifting colum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elescopic transmission assembly device, belonging to the field of transmission device,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existing electric drive lifting column instability, the technical proposal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cluding the outer wall is provided with external thread hollow mandrel, the driving screw in a hollow shaft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transmission, second the first sleeve sheathed on the nut and the first external casing, the drive screw can be relatively stretched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in the hollow shaft driven synchronous rotation and drive screw and hollow shaft, the external thread of the first drive nut is matched with the hollow spindle, drive screw and second thread with the driving nut, hollow mandrel rotatably with the second driving nut in the axial position, the utility model also discloses a transmission assembly with the lifting device of the lifting column. The lifting process of the column is more stable, lower noise, and more lifesp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伸缩的传动总成装置及升降立柱
本技术属于传动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伸缩的传动总成装置及升降立柱。
技术介绍
电动升降立柱被广泛应用于家居、医疗等领域,现有的电动升降立柱的管体一般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套装的内管、中管、外管、与内管上端固定连接的底壳、设置于底壳中的驱动装置以及与驱动装置传动配个的传动总成装置,为了使电动升降立柱的行程尽可能的大,其中的传动总成装置通常设置成套装在一起的传动螺杆和中空螺杆,并且通过在内管和中管上分别设置传动螺母,使之与传动螺杆和中空螺杆进行配合,从而实现内管、中管和外管的相对伸缩。这种传动总成装置会将力传导至内管和中管上,在电动升降立柱受力不均匀的情况下,造成内管、中管和外管之间产生挤压,造成电动升降立柱的传动不稳定,更严重的是会缩短电动升降立柱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升降立柱,解决现有的电动升降立柱传动不稳定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伸缩的传动总成装置,包括:中空心轴,其外壁上设有外螺纹;传动螺杆,其位于中空心轴内,该传动螺杆可带动中空心轴同步旋转且传动螺杆与中空心轴可沿轴向相对伸缩;第一套管,其设有第一传动螺母,所述中空心轴上的外螺纹与第一传动螺母螺纹配合;第二套管,其套装于第一套管外部,该第二套管设有第二传动螺母,所述传动螺杆与第二传动螺母螺纹配合,所述中空心轴以可旋转的方式与第二传动螺母在轴向上定位。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螺杆具有驱动端,所述驱动端为非圆柱结构,所述中空心轴具有非圆内孔,非圆柱结构与非圆内孔适配以使传动螺杆传递驱动力至中空心轴。进一步的,所述中空心轴的上端固定套装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被固定安装于第二传动螺母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均为非圆管,所述第一传动螺母卡接于第一套管的上端,所述第二传动螺母卡接于第二套管的上端。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升降立柱,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套装的内管、中管、外管、与内管上端固定连接的底壳、设置于底壳中的驱动装置以及与驱动装置传动配合的传动总成装置,所述传动总成装置为上述任意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传动总成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传动螺杆传动配合,所述外管下端设有底板,所述第一套管的下端抵持于底板,所述第二套管带动中管升降。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套管的下端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具有沿径向延伸的凸沿,该凸沿位于中管管壁的正下方。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马达、连接于马达输出轴上的蜗杆、固定于马达外壳上的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中的蜗轮,所述蜗杆伸入壳体与蜗轮传动配合,所述蜗轮上设有上异型孔,所述传动螺杆具有输入端,所述输入端被构造成异型杆体,该异型杆体依次穿过底壳和壳体后与异型孔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中装配有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所述蜗轮的上下两个端面均设有凸出的轴承位,所述第二轴承装配在一个轴承位上,所述第三轴承装配在另一个轴承位上,所述异型孔被构造成贯穿两个轴承位。进一步的,所述底壳中设有固定板以及橡胶垫,所述固定板位于壳体的下方,所述橡胶垫位于固定板的下方或者固定板和壳体之间以及固定板的下方均设有橡胶垫,所述壳体、固定板及橡胶垫通过螺栓锁紧于底壳。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螺杆套装有第四轴承,所述第四轴承位于输入端的下方,所述固定板的上端设有容置第四轴承的凹槽。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螺杆套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位于固定板的下方,所述安装座上套装有扭簧,所述扭簧具有引脚,所述引脚与固定板卡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管的下端设有端盖,所述端盖卡接于第一套管的下端,所述端盖与底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的传动总成装置中,传动螺杆在转动时,能带动第二传动螺母与传动螺杆发生相对位移,第二传动螺母是与第二套管固定,故传动螺杆转动时带动第二套管做线性运动,第二套管相对于传动螺杆发生的相对位移暂定为L1;与此同时,传动螺杆转动时会带动中空心轴同步转动,中空心轴转动时,会带动第一传动螺母与中空心轴发生相对位移,由于第一传动螺母是与第一套管连接,相当于中空心轴与第一套管发生相对位移,中空心轴与第一套管发生的相对位移暂定为L2;由于中空心轴与第一传动螺母是可旋转的方式轴向定位,可旋转的方式轴向定位指的是中空心轴与第二传动螺母之间只发生转动,但是不能发生轴向移动,故意思是中空心轴与第二套管的在轴向方向上位置相对固定,所以从整体上看,传动螺杆在转动时,第一套管与传动螺杆之间发生的相对位移是L1+L2,这样的结构设计,相对于传统的单个传动螺母而言,同样是传动螺杆转动一圈的前提下,本技术中的第一套管发生的位移量更大,其故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单位时间内,第一套管的升降更快;另外,传动螺杆和中空心轴所产生驱动力被施加于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上,在传动总成装置装配于升降立柱中后,升降立柱的内管、中管和外管能够仅受到轴向的驱动力,因此,升降立柱的内管、中管和外管不会产生径向的挤压力,这样就可以使升降立柱的升降变得非常稳定,显著降低升降过程中的噪音,升降立柱可以获得更高的寿命;2.中空心轴通过将套装在其上部的第一轴承安装于第二传动螺母上,以此实现中空心轴与第二传动螺母在轴向上的定位,这样实现了中空心轴与第二套管同步升降,并且由于第二传动螺母的支撑作用可以保证中空心轴旋转更加稳定,第一轴承和第二传动螺母的安装结构也更加紧凑;3.由于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均为非圆管,可有效平衡传动螺杆和中空心轴在传动过程中施加至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上的旋转力,使传动总成装置的驱动过程更加稳定可靠,而第一传动螺母和第一套管以及第二传动螺母和第二套管均通过卡接安装,相对螺丝安装的方式,可以极大的提高结构强度、可靠性和生产组装效率,另外,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若采用圆管结构,第一传动螺母和第二传动螺母通常以螺纹连接的形式进行固定安装,这种安装方式容易在传动螺杆和中空心轴的旋转过程中,导致第一传动螺母和第二传动螺母发生松脱,而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采用非圆管结构,则可以避免这种影响,保证第一传动螺母和第二传动螺母的安装更加可靠稳定;4.本技术的升降立柱采用了上述优点的传动总成装置,通过在第二套管下部的外壁上设置固定块,并以固定块上的凸沿来带动中管,以第二套管下部推动外管的底板来实现内管的提升,结构非常紧凑,并且均在轴向上进行力传导,使得传动的可靠性大幅提升,因此,升降立柱在伸缩过程中,内管、中管和外管仅承受轴向力,而不会产生径向力,内管、中管和外管不存在相互挤压的问题;5.本技术的升降立柱所采用的驱动装置可将马达、壳体和蜗轮提前装配完成后,再装入底壳中,极大的提升了升降立柱的生产效率,并且通过蜗轮上设置的异型孔与传动螺杆上设置的异型杆体实现动力传递,最大程度简化了驱动连接的部件,动力传递的可靠性显著提升;6.驱动装置中的蜗轮在上部和下部分别由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固定,能够获得更高的传动效率,驱动性能更稳定;7.通过在固定板与底壳之间设置橡胶垫,使驱动装置的壳体与底壳之间的连接为软连接,因此,驱动装置的壳体允许产生轻微的角度调整,可有效平衡驱动装置与底壳装配的同心度误差、配装误差、以及传动螺杆本身的直线度误差,避免了应力集中,极大的提高了升降立柱传动的可靠性,同时还有效的降低了驱动装置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伸缩的传动总成装置及升降立柱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伸缩的传动总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心轴,其外壁上设有外螺纹;传动螺杆,其位于中空心轴内,该传动螺杆可带动中空心轴同步旋转且传动螺杆与中空心轴可沿轴向相对伸缩;第一套管,其设有第一传动螺母,所述中空心轴上的外螺纹与第一传动螺母螺纹配合;第二套管,其套装于第一套管外部,该第二套管设有第二传动螺母,所述传动螺杆与第二传动螺母螺纹配合,所述中空心轴以可旋转的方式与第二传动螺母在轴向上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1.10 CN 20172002598141.一种可伸缩的传动总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心轴,其外壁上设有外螺纹;传动螺杆,其位于中空心轴内,该传动螺杆可带动中空心轴同步旋转且传动螺杆与中空心轴可沿轴向相对伸缩;第一套管,其设有第一传动螺母,所述中空心轴上的外螺纹与第一传动螺母螺纹配合;第二套管,其套装于第一套管外部,该第二套管设有第二传动螺母,所述传动螺杆与第二传动螺母螺纹配合,所述中空心轴以可旋转的方式与第二传动螺母在轴向上定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伸缩的传动总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螺杆具有驱动端,所述驱动端为非圆柱结构,所述中空心轴具有非圆内孔,非圆柱结构与非圆内孔适配以使传动螺杆传递驱动力至中空心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伸缩的传动总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心轴的上端固定套装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被固定安装于第二传动螺母上。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可伸缩的传动总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均为非圆管,所述第一传动螺母卡接于第一套管的上端,所述第二传动螺母卡接于第二套管的上端。5.一种升降立柱,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套装的内管、中管、外管、与内管上端固定连接的底壳、设置于底壳中的驱动装置以及与驱动装置传动配合的传动总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总成装置为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传动总成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传动螺杆传动配合,所述外管下端设有底板,所述第一套管的下端抵持于底板,所述第二套管带动中管升降。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仁昌陆小健黄占辉张东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