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上直升机甲板用活动扶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8834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7 2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上直升机甲板用活动扶手,包括双耳环形支撑座、支腿转轴、活动支腿、Z形支撑件、活动扶杆、扶杆转轴、固定支腿、倒鞍板,所述双耳环形支撑座焊接固定在直升机甲板和斜梯之间的边缘上,所述活动支腿的底部截面方向开设双孔并使用所述支腿转轴贯穿后固定于双耳环形支撑座上而形成旋转件,所述Z形支撑件焊接在所述活动支腿上,所述固定支腿焊接在斜梯低位的起点位置,所述倒鞍板插入所述固定支腿上部截面开设的凹槽中并进行焊接,所述活动扶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动支腿和固定支腿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维护、操作迅速且省力、安全性能高,并且在平台建造场地易于取材和制作。

An active armrest for marine helicopter deck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arine helicopter deck with movable armrest, including supporting seat, legs ears ring shaft and movable support legs, Z support member and a movable rails, supporting rod shaft, fixed legs, inverted saddle plate, the supporting seat is fixed on the ears ring welding between the helicopter deck and inclined ladder on the edge of the bottom section of the direction of the movable leg opening holes and use the legs through the shaft is fixed to the supporting seat and the formation of binaural ring rotation, the Z shaped supporting piece is welded on the movable supporting legs, the inclined ladder low starting point position of the fixed leg welding the groove, the inverted saddle plate is inserted into the fixed leg opening in the upper section and welding, the two ends of the movable handrail rod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movable supporting legs and fixed leg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easy maintenance, quick operation, labor saving and high safety performance, and is easy to be made and made in the construction site of the plat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上直升机甲板用活动扶手
本技术涉及海洋平台直升机甲板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海上直升机甲板用活动扶手。
技术介绍
根据《海上固定平台安全规则》以及《SY/T0312-96滩海石油工程舾装技术规范》相关规定,直升机甲板至转台的斜梯两侧应设有安全扶手。根据海油安字[2013]67号附件《Q/HS4023-2011海洋石油直升机甲板起降安全规范》的描述,直升机进近和起飞210°无障碍物扇面内,障碍物高度不得超过250mm,故斜梯必须做可伸缩、折叠或拆卸的扶手。根据《CAP437StandardsforOffshoreHelicopterLandingAreas》和《Q/HS4023-2011海洋石油直升机甲板起降安全规范》相关规定,直升机到达前15分钟需放下扶手,并且折叠或拆除的扶手不得妨碍人员通行;直升机着陆后需在出口斜梯装上扶手以供使用;待乘客下机或登机完毕、直升机起飞前,需再次放下扶手。目前,海洋平台的直升机甲板至转台之间一般采用插拔套管式扶手或向内折叠式扶手,以满足上述规范要求。但由于海洋平台的直升机倒班飞行计划比较紧凑,尤其是大修和改造期间,每天都有几班飞行计划,若使用插拔套管式扶手,则接送机人员的操作频繁,工作量非常大,且操作人员也存在坠落风险,倘若直升机甲板与转台的高差较大,斜梯长度较长,那么插拔套杆的长度也随之加长,重量增大,同样会给操作带来不便;若使用折叠式扶手,受安全网的影响,扶手只能向内折叠,折叠后会挡在钢梯上,假如直升机起降遭遇紧急情况将不利于人员疏散,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综上述内容可知,直升机起降时,扶手的拆装操作频繁、时间紧张,同时考虑直升机甲板晚上会有人散步、做操,扶手应长期处于使用状态才较为安全,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能够快速升降且不会阻碍逃生的扶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海上直升机甲板常用扶手形式的问题,排除坠落风险和逃生受阻的安全隐患,提供一套结构简单、易于维护、操作迅速且省力、安全性能高的活动扶手。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海上直升机甲板用活动扶手,包括双耳环形支撑座、支腿转轴、活动支腿、Z形支撑件、活动扶杆、扶杆转轴、固定支腿、倒鞍板,所述双耳环形支撑座焊接固定在直升机甲板和斜梯之间的边缘上,所述活动支腿的底部截面方向开设双孔并使用所述支腿转轴贯穿后固定于双耳环形支撑座上而形成旋转件,所述Z形支撑件焊接在所述活动支腿上,所述扶杆转轴焊接在所述活动支腿的顶部侧面,所述活动扶杆呈T字形,横向的短杆部分中空并套接在所述扶杆转轴上,纵向的长杆部位的末端使用挡板封住,所述挡板上焊接有手环,所述手环上通过软链连接有插销,所述固定支腿焊接在斜梯低位的起点位置,所述倒鞍板插入所述固定支腿上部截面开设的凹槽中并进行焊接,所述倒鞍板上开设有倒n形卡槽并设置有与所述插销相匹配的双销孔。还包括固定挡杆和锁链,所述固定挡杆一端焊接在所述固定支腿的中点,另一端焊接在斜梯顶部的末端,所述锁链一端固定在所述活动支腿的中点,一端固定在所述活动扶杆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综合最基本的转轴、卡槽、插销原理制作;易于维护,通过表面喷漆、转轴处涂抹润滑油,即可解决防腐问题,后期维护很方便;操作迅速且省力,由于利用双转轴原理,扶手的伸缩都非常省力,卡槽和插销固定让扶手的拆装迅速,整个过程仅需要数秒即可完成,大大减轻了平台接送机人员的工作量,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并降低坠落风险和逃生障碍隐患;安全性能高,通过转轴、Z形支撑、挡板、插销限制活动扶手在各个方向的自由度,将固定挡杆、锁链和活动扶杆相结合,确保扶手的技术要求,安全可靠;易于取材制作,活动扶手使用的所有材料均为平台建造现场常用材料,无需另外采办特殊件;适用性广,可采取固定扶手与活动扶手组合使用的方式,应用于斜梯较长的情况。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展开时的构造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折叠后的构造示意图。图3是图1的A-A剖面图。图4是双耳环形支撑座的侧视图。图5是图1的B-B剖面图。图6是活动扶杆的构造示意图。图7是图1的C-C剖面图。图8是图1的D-D剖面图。图9是倒鞍板的侧视图。图10是活动扶手与固定扶手组合使用示意图。图中各部件名称:1、双耳环形支撑座;2、支腿转轴;3、活动支腿;4、Z形支撑件;5、活动扶杆;6、扶杆转轴;7、固定支腿;8、倒鞍板;9、固定挡杆;10、锁链;11、挡板;12、手环;13、插销;14、软链;15、销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至9所示,一种海上直升机甲板用活动扶手,主要包括双耳环形支撑座1、支腿转轴2、活动支腿3、Z形支撑件4、活动扶杆5、扶杆转轴6、固定支腿7、倒鞍板8。双耳环形支撑座1焊接固定在直升机甲板和斜梯之间的边缘上,活动支腿3的底部截面方向开设双孔,并使用支腿转轴2贯穿后固定于双耳环形支撑座1上而形成旋转件。Z形支撑件4焊接在活动支腿3上,当活动支腿3垂直甲板面时,Z形支撑件4底部与直升机甲板平行接触,限制其向边缘倾倒。扶杆转轴6焊接在活动支腿3的顶部侧面,活动扶杆5呈T字形,横向的短杆部分中空并套接在扶杆转轴6上,直径略大于扶杆转轴6,以保证各个方向转动无阻;纵向的长杆部分末端使用挡板11封住,挡板11上焊接有手环12,手环12上通过软链14连接有插销13。固定支腿7焊接在斜梯低位的起点位置,上部截面开凹槽,倒鞍板8插入凹槽并焊接,倒鞍板8上开设有倒n形卡槽,用于放置活动扶杆5,并设置有与插销13相匹配的双销孔15,待活动扶杆5置于倒鞍板8上时,挡板11的底端被倒鞍板8卡住,防止扶杆5回缩,将插销13插入两个销孔15中,以防止活动扶杆5向上仰。为防止人员滑倒时从活动扶杆5和斜梯的间隙坠落,还设置有固定挡杆9和锁链10,固定挡杆9一端焊接在固定支腿7的中点,另一端焊接在斜梯顶部的末端,锁链10一端固定在活动支腿3的中点,另一端固定在活动扶杆5上,活动扶杆5撑开后,锁链10与直升机甲板平行。如图10所示,当斜梯长度超过2米时,斜梯底端起始部位可设置一段固定扶手,与斜梯末端的活动扶手组合使用,将活动扶杆的长度控制在2.4米以内,避免扶杆过长引起操作不便。本技术提供的海上直升机甲板用活动扶手可在陆地预制,制作完成后将其折叠。在平台装船、运输和海上安装期间,需要对其进行绑扎临时固定,以防止安装过程中产生转动或碰撞磨损。平台安装完毕后,可将临时固定构件拆除。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当扶手需要撑开使用时,通过支腿转轴2、扶杆转轴6、Z形支撑件4、挡板11及插销13限制活动支腿3和活动扶杆5在各个方向的自由度,使得受力平衡,从而使得扶杆稳固;当扶手需要折叠时,拔掉插销13,抬起活动扶杆5,顺着收缩方向放下活动扶杆5即可。活动扶杆5折叠后贴合直升机甲板,满足规范对于无障碍物扇面内的高度要求。上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海上直升机甲板用活动扶手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上直升机甲板用活动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双耳环形支撑座、支腿转轴、活动支腿、Z形支撑件、活动扶杆、扶杆转轴、固定支腿、倒鞍板,所述双耳环形支撑座焊接固定在直升机甲板和斜梯之间的边缘上,所述活动支腿的底部截面方向开设双孔并使用所述支腿转轴贯穿后固定于所述双耳环形支撑座上而形成旋转件,所述Z形支撑件焊接在所述活动支腿上,所述扶杆转轴焊接在所述活动支腿的顶部侧面,所述活动扶杆呈T字形,横向的短杆部分中空并套接在所述扶杆转轴上,纵向的长杆部位的末端使用挡板封住,所述挡板上焊接有手环,所述手环上通过软链连接有插销,所述固定支腿焊接在斜梯低位的起点位置,所述倒鞍板插入所述固定支腿上部截面开设的凹槽中并进行焊接,所述倒鞍板上开设有倒n形卡槽并设置有与所述插销相匹配的双销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上直升机甲板用活动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双耳环形支撑座、支腿转轴、活动支腿、Z形支撑件、活动扶杆、扶杆转轴、固定支腿、倒鞍板,所述双耳环形支撑座焊接固定在直升机甲板和斜梯之间的边缘上,所述活动支腿的底部截面方向开设双孔并使用所述支腿转轴贯穿后固定于所述双耳环形支撑座上而形成旋转件,所述Z形支撑件焊接在所述活动支腿上,所述扶杆转轴焊接在所述活动支腿的顶部侧面,所述活动扶杆呈T字形,横向的短杆部分中空并套接在所述扶杆转轴上,纵向的长杆部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燕李雪梅黄莲英劳景水陈实钟创新刘功艳万攀庞日彪周丝丝樊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湛江南海西部石油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