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玻璃及抗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8701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7 2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玻璃及安装该抗菌玻璃的抗菌装置,抗菌玻璃其包括玻璃基片、过渡膜层、抗菌膜层及印刷装饰层,所述玻璃基片包括相对的外表面和内表面,所述过渡膜层和抗菌膜层依次设置于所述玻璃基片的外表面,所述印刷装饰层设置于所述玻璃基片的内表面,所述过渡膜层为二氧化硅‑二氧化钛复合膜层,所述抗菌膜层包括银‑二氧化硅‑二氧化钛复合膜层、银‑二氧化硅复合膜层或银‑二氧化钛复合膜层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镀层将抗菌膜层镀于玻璃基片朝外的一面,使抗菌膜层的微结构对细菌产生更好的抵抗性,减少细菌传染、繁殖与交叉感染的几率,提高了人体的健康,提高了包括冰箱在内的抗菌装置的环保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菌玻璃及抗菌装置
本技术属于玻璃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抗菌玻璃及安装该抗菌玻璃的抗菌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逐步提高,人们对环境卫生、人体接触面的洁净度日益重视。例如冰箱,其经常处于潮湿环境,且经常与食品接触,与黏沾食品的物具和手接触,门体上很容易滋生微生物和细菌。随着人们对环境美化和不同装饰色彩的需求不断提高,以往用作冰箱门体外立面的塑料板、不锈钢板、喷塑钢板等材料,逐渐被印刷装饰玻璃取代,这种冰箱门体立面装饰玻璃上滋生的微生物和细菌,通过食品和人体传播,就会产生病毒感染、细菌传播,给人们健康带来问题。另外,在需要抗菌的抗菌装置,例如茶几工作台面、餐桌工作台面、厨房工作台面和安装于电子秤上的电子秤盖板上,也需要达到抗菌要求,目前在这些装置上均是使用普通的玻璃,没有抗菌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包括冰箱在内的家用装置上使用的玻璃容易滋生细菌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抗菌玻璃及安装该抗菌玻璃的抗菌装置,可起到保护人体健康的作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菌玻璃,其包括玻璃基片、过渡膜层、抗菌膜层及印刷装饰层,所述玻璃基片包括相对的外表面和内表面,所述过渡膜层和抗菌膜层依次设置于所述玻璃基片的外表面,所述印刷装饰层设置于所述玻璃基片的内表面,所述过渡膜层为二氧化硅-二氧化钛复合膜层,所述抗菌膜层包括银-二氧化硅-二氧化钛复合膜层、银-二氧化硅复合膜层或银-二氧化钛复合膜层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复合。作为优选,所述印刷装饰层的表面还设置有封底油墨层。作为优选,所述抗菌膜层的厚度为50纳米~2000纳米。作为优选,所述抗菌膜层的厚度为150纳米~600纳米。作为优选,所述抗菌膜层的厚度为550纳米~650纳米。作为优选,所述玻璃基片为浮法玻璃基片。一种抗菌装置,所述抗菌装置上安装有如上所述的抗菌玻璃。作为优选,所述抗菌装置包括安装于冰箱上的冰箱门、茶几工作台面、餐桌工作台面、厨房工作台面和安装于电子秤上的电子秤盖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镀层将抗菌膜层镀于玻璃基片朝外的一面,使抗菌膜层的微结构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黄曲霉菌和黑曲霉菌产生更好的抵抗性,减少细菌传染、繁殖与交叉感染的几率,提高了人体的健康,提高了包括冰箱在内的抗菌装置的环保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的抗菌玻璃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抗菌装置的实施例五的抗菌玻璃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玻璃基片;2-抗菌膜层;3-印刷装饰层;4-过渡膜层;5-称量数据显示区域。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玻璃,包括玻璃基片1、过渡膜层4和抗菌膜层2,印刷装饰层3、封底油墨层5。玻璃基片1包括相对的外表面和内表面,过渡膜层4和抗菌膜层2依次设置于玻璃基片1的外表面。印刷装饰层3设置于玻璃基片1的内表面。印刷装饰层3的表面设置封底油墨层5。印刷装饰层3和封底油墨层5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丝网印刷、热/UV转印或喷绘/打印所形成。过渡膜层4为二氧化硅-二氧化钛复合膜层。抗菌膜层2包括银-二氧化硅-二氧化钛复合膜层、银-二氧化硅复合膜层或银-二氧化钛复合膜层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复合。抗菌膜层2与外界接触,使抗菌膜层2的微结构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黄曲霉菌和黑曲霉菌产生更好的抵抗性,减少细菌传染、繁殖与交叉感染的几率,提高了人体的健康。本技术中的抗菌玻璃根据抗菌膜层2的结构有如下三种实施例。实施例1抗菌膜层2为银-二氧化硅-二氧化钛复合膜层,得到玻璃基片/银-二氧化硅膜-二氧化钛复合膜层结构的抗菌玻璃;在未有抗菌膜层的玻璃另一面设置印刷装饰层3,则得到的抗菌玻璃的结构为:印刷装饰层/玻璃基片/银-二氧化硅膜-二氧化钛复合膜层。实施例2抗菌膜层2为银-二氧化硅复合膜层,得到玻璃基片/银-二氧化硅复合膜层结构的抗菌玻璃;在未有抗菌膜层的玻璃另一面设置印刷装饰层3,则得到的抗菌玻璃的结构为:设置印刷装饰层3/玻璃基片/银-二氧化硅复合膜层。实施例3抗菌膜层2为银-二氧化钛复合膜层,得到玻璃基片/银-二氧化钛复合膜层结构的抗菌玻璃;在未有抗菌膜层的玻璃另一面设置印刷装饰层3,则得到的抗菌玻璃的结构为:印刷装饰层/玻璃基片/银-二氧化钛复合膜层。表1是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中的抗菌玻璃的抗菌效果对比表,按照标准在抗菌玻璃上培养细菌,同时用未镀抗菌膜层的玻璃对比抗菌率,抗菌率都大于97%,结果见表1。表1镀膜抗菌钢化玻璃抗菌率/%细菌种类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大肠杆菌97.6699.3399.93金黄色葡萄球菌97.8699.1499.46黄曲霉菌98.2799.5699.27另外,抗菌膜层2还可以包括银-二氧化硅-二氧化钛复合膜层、银-二氧化硅复合膜层和银-二氧化钛复合膜层中的任意两者或三者的组合复合膜层。以上的实施例中,抗菌膜层2的厚度为50纳米~2000纳米,可以优选厚度为150纳米~600纳米的抗菌膜层2或厚度为550纳米~650纳米的抗菌膜层2。另外,玻璃基片1为浮法玻璃基片,玻璃浮法基片的厚度根据需要而定,利于抗菌膜层2镀于玻璃基片1上,通过在洁净的浮法玻璃基片上采取辊涂、印刷或喷涂工艺镀膜,使抗菌膜层2的固化与玻璃基片1的物理钢化一次完成。以浮法玻璃基片为例,本技术中的抗菌玻璃的工艺流程如下:1.抗菌膜层:在洁净浮法玻璃基片1上采取辊涂、印刷或喷涂工艺形成过渡膜层4和抗菌膜层2,抗菌膜层2的固化与玻璃基片1的物理钢化一次完成,镀膜以后的玻璃基片1的钢化温度为560~690℃,钢化时间为1~20分钟。2.在未镀膜的玻璃另一面形成印刷装饰层3,印刷的工艺是丝网印刷、或热/UV转印、或喷绘/打印;其中热固化油墨图案的固化温度为140℃~260℃、热固化时间5~15分钟;紫外固化油墨在辐射波长280nm至385nm范围,照射3-15分钟固化。3.在固化的图案上印刷一层保护封底油墨层,热固化油墨在140℃~260℃,热处理5~15分钟固化;紫外固化保护油墨在辐射波长280nm至385nm范围照射3-15分钟固化。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抗菌装置,可参见如下实施例:实施例4抗菌装置包括安装于冰箱上的冰箱门,冰箱门上安装有上述的抗菌玻璃,其中浮法玻璃的厚度为3~4mm,印刷装饰层3朝向冰箱内部,并覆盖住保温层。实施例5抗菌装置包括安装有上述抗菌玻璃的茶几工作台面、餐桌工作台面和厨房工作台面,其中浮法玻璃的厚度为5~8mm。实施例6抗菌装置包括安装于电子秤上的电子秤盖板上,具体可参见图2,电子秤应用于家居、医务和公共场合等,其中浮法玻璃的厚度为4mm,印刷装饰层3的一面设有称量数据显示区域5。可以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的抗菌玻璃并不局限于仅安装在冰箱门、茶几工作台面、餐桌工作台面和厨房工作台面及电子秤盖板,只要是会用到玻璃的领域都可以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抗菌玻璃。以上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技术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抗菌玻璃及抗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菌玻璃,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玻璃基片、过渡膜层、抗菌膜层及印刷装饰层,所述玻璃基片包括相对的外表面和内表面,所述过渡膜层和抗菌膜层依次设置于所述玻璃基片的外表面,所述印刷装饰层设置于所述玻璃基片的内表面,所述过渡膜层为二氧化硅‑二氧化钛复合膜层,所述抗菌膜层包括银‑二氧化硅‑二氧化钛复合膜层、银‑二氧化硅复合膜层或银‑二氧化钛复合膜层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玻璃,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玻璃基片、过渡膜层、抗菌膜层及印刷装饰层,所述玻璃基片包括相对的外表面和内表面,所述过渡膜层和抗菌膜层依次设置于所述玻璃基片的外表面,所述印刷装饰层设置于所述玻璃基片的内表面,所述过渡膜层为二氧化硅-二氧化钛复合膜层,所述抗菌膜层包括银-二氧化硅-二氧化钛复合膜层、银-二氧化硅复合膜层或银-二氧化钛复合膜层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装饰层的表面还设置有封底油墨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菌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膜层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青南董玉红赵杰刘翔李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秀强玻璃工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