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气供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27461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5 1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氮气供给系统,包括:膜制氮装置、氮气缓冲罐、液氮存储罐、液氮气化器和反馈控制装置;膜制氮装置包括入口空压机、空气缓冲罐和膜组,入口空压机、空气缓冲罐和膜组依次连通;液氮存储罐与液氮气化器连通,液氮气化器通过第一出口阀与氮气缓冲罐连通;膜组通过第二出口阀与氮气缓冲罐连通,氮气缓冲罐氮气输送管连通,氮气输送管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反馈控制装置连接,反馈控制装置与第二出口阀连接。反馈控制装置用于接收压力传感器的信号,根据压力传感器的信号开启或者关闭第二出口阀,使得氮气输送管的压力维持在预设范围内,避免氮气的泄压导致氮气流失浪费,以及优化膜制氮入口空压机的运行模式和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氮气供给系统
本技术涉及氮气供给
,特别是涉及氮气供给系统。
技术介绍
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用氮分为连续用氮和间歇用氮,目前常采用的一种供氮模式为,连续用氮由膜制氮等设备提供,需要进行管道吹扫等大量用氮的操作时投用液氮存储罐,液氮由液氮存储罐排出后通过气化器大量气化为常温氮气,以满足接收站间歇用氮的需求。此种氮气供应模式目前主要存在如下两个问题:1、膜制氮设备的工作模式为,入口空压机加载,将空气加压输送至膜组,膜组处理后的合格氮气送往下游;当空压机出口压力上升至设定的卸载压力时空压机自动卸载,直到压力下降至设定的加载压力后再自动加载。这种工作模式决定了膜制氮在运行时空压机会相对频繁地进行加载和卸载模式的切换,不仅增大了耗电量而且会加速设备的损耗。由于对进入膜组的空气压力有要求,压力降低会影响膜制氮的氮气产能,过低还会导致设备跳车,所以无法通过更改空压机的加卸载压力设定值来达到延长加卸载时间间隔的目的。2、在液氮存储罐长时间不投用时,罐内液氮自然气化会使液氮存储罐超压,此时需对其进行泄压。目前常用的泄压方式为就地放空,该方式易于操作且泄压速度快,缺点在于浪费氮气,以及低温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氮气供给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氮气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膜制氮装置、氮气缓冲罐、液氮存储罐、液氮气化器和反馈控制装置;所述膜制氮装置包括入口空压机、空气缓冲罐和膜组,所述入口空压机、所述空气缓冲罐和所述膜组依次连通;所述液氮存储罐与所述液氮气化器连通,所述液氮气化器通过第一出口阀与所述氮气缓冲罐连通;所述膜组通过第二出口阀与所述氮气缓冲罐连通,所述氮气缓冲罐氮气输送管连通,所述氮气输送管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反馈控制装置连接,所述反馈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二出口阀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氮气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膜制氮装置、氮气缓冲罐、液氮存储罐、液氮气化器和反馈控制装置;所述膜制氮装置包括入口空压机、空气缓冲罐和膜组,所述入口空压机、所述空气缓冲罐和所述膜组依次连通;所述液氮存储罐与所述液氮气化器连通,所述液氮气化器通过第一出口阀与所述氮气缓冲罐连通;所述膜组通过第二出口阀与所述氮气缓冲罐连通,所述氮气缓冲罐氮气输送管连通,所述氮气输送管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反馈控制装置连接,所述反馈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二出口阀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气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桓何庆岳航杨勇权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石油海南天然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