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化天然气站用往复式液化天然气调温控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7461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5 10:24
本新型涉及一种液化天然气站用往复式液化天然气调温控温装置,包括承载底座、调温罐、换热导管、燃气进气管、燃气排气管、空气涡流管及增压风机,调温罐通过承载架安装在承载底座上表面,调温罐为密闭腔体结构,其内部设至少两条隔板,并通过隔板将调温罐分割为至少三个换热腔,换热导管至少三条,且每个换热腔内均设至少一条换热导管,燃气进气管、燃气排气管均位于调温罐外并通过承载架安装在承载底座上表面,空气涡流管和增压风机均安装在承载底座上表面。本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温度调节能力强,温度调节范围广,资源综合利用率高,且换热效率和余热回收能力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化天然气站用往复式液化天然气调温控温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调温控温装置结构,确切地说是一种液化天然气站用往复式液化天然气调温控温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燃气输送和利用过程中,燃气往往处于低温液态进行保存,因此在进行利用时需要对燃气进行升温气化,并对气化后的燃气进行初步预热或对气化后的燃气进行降温存储,因此需要频繁对燃气进行调温作业,且要求调温作业的调温精度高和调温范围广,为了满足这一需要,当前所使用的调温装置均为传统的换热器调温结构,虽然可以一定程度的满足燃气调温作业的需要,但调温精度差,调温范围窄,调温作业的工作效率低下,运行能耗相对较高,同时还存在调温过程中的余热回收利用率相对较低,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天然气调温装置结构,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液化天然气站用往复式液化天然气调温控温装置,该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温度调节能力强,温度调节范围广,资源综合利用率高,且换热效率和余热回收能力强,一方面可有效的提高了天然气调温控温作业的灵活性和精度,另一方面极大的降低了天然气调温工作的运行能耗和提高调温过程中余热回收利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液化天然气站用往复式液化天然气调温控温装置,包括承载底座、调温罐、换热导管、燃气进气管、燃气排气管、空气涡流管及增压风机,调温罐通过承载架安装在承载底座上表面,调温罐为密闭腔体结构,其内部设至少两条隔板,并通过隔板将调温罐分割为至少三个换热腔,隔板上至少一个导气孔,导气孔上设控制阀,相邻的两个换热腔间通过导气孔相互连通,换热导管至少三条,且每个换热腔内均设至少一条换热导管,相邻两个换热腔内的换热导管间通过控制阀相互连通,其中调温罐前端和末端均设导气口,并通过导气口与燃气进气管相互连通,调温罐侧表面均布若干排气口和换气口,且每个换热腔对应的调温罐侧壁均设至少一个排气口和两个换气口,排气口分别与换热导管和燃气排气管相互连通,燃气进气管、燃气排气管均位于调温罐外并通过承载架安装在承载底座上表面,空气涡流管和增压风机均安装在承载底座上表面,空气涡流管进气端通过增压风机与外部空气相互连通,空气涡流管高温出气口与调温罐前端换热腔对应的换气口连通,空气涡流管低温出气口与调温罐末端换热腔对应的换气口连通,位于调温罐中间位置的各换热腔所对应的换气口与增压风机进气口相互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底座下表面设行走机构。进一步的,所述的调温罐轴线与水平面呈0°夹角或90°夹角。进一步的,所述的调温罐为圆柱体结构或胶囊体结构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的,所述的调温罐内表面均布若干辐照加热装置和半导体制冷装置,各辐照加热装置和半导体制冷装置均环绕调温罐轴线均布,且每个换热腔内均设至少一个辐照加热装置和半导体制冷装置。进一步的,所述的各换热腔内的换热导管均为螺旋状结构分布,且换热导管外表面设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本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温度调节能力强,温度调节范围广,资源综合利用率高,且换热效率和余热回收能力强,一方面可有效的提高了天然气调温控温作业的灵活性和精度,另一方面极大的降低了天然气调温工作的运行能耗和提高调温过程中余热回收利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所述的一种液化天然气站用往复式液化天然气调温控温装置,包括承载底座1、调温罐2、换热导管3、燃气进气管4、燃气排气管5、空气涡流管6及增压风机7,调温罐2通过承载架8安装在承载底座1上表面,调温罐2为密闭腔体结构,其内部设至少两条隔板9,并通过隔板9将调温罐分割为至少三个换热腔10,隔板9上至少一个导气孔11,导气孔11上设控制阀12,相邻的两个换热腔10间通过导气孔11相互连通,换热导管3至少三条,且每个换热腔10内均设至少一条换热导管3,相邻两个换热腔10内的换热导管3间通过控制阀12相互连通,其中调温罐2前端和末端均设导气口13,并通过导气口13与燃气进气管4相互连通,调温罐2侧表面均布若干排气口14和换气口15,且每个换热腔10对应的调温罐2侧壁均设至少一个排气口14和两个换气口15,排气口14分别与换热导管3和燃气排气管5相互连通,燃气进气管4、燃气排气管5均位于调温罐2外并通过承载架8安装在承载底座1上表面,空气涡流管6和增压风机7均安装在承载底座1上表面,空气涡流管6进气端通过增压风机7与外部空气相互连通,空气涡流管2高温出气口与调温罐2前端换热腔10对应的换气口15连通,空气涡流管2低温出气口与调温罐2末端换热腔10对应的换气口15连通,位于调温罐2中间位置的各换热腔10所对应的换气口15与增压风机7进气口相互连通。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承载底座1下表面设行走机构16。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调温罐2轴线与水平面呈0°夹角或90°夹角。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调温罐2为圆柱体结构或胶囊体结构中的任意一种。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调温罐2内表面均布若干辐照加热装置17和半导体制冷装置18,各辐照加热装置17和半导体制冷装置18均环绕调温罐2轴线均布,且每个换热腔10内均设至少一个辐照加热装置17和半导体制冷装置18。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各换热腔10内的换热导管3均为螺旋状结构分布,且换热导管3外表面设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19。本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将液态天然气通过燃气进气管输送到调温罐内的换热导管内,液态天然气在通过换热导管内流动时,与调温罐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进行调温,然后将调温后的天然气从换热腔的排气口中排出即可。在调温罐与换热导管内的天然气进行换热时,由空气涡流管将外部的空气通过增压风机后进行处理,制备得到高温空气和低温空气,然后将制备得到的高温空气和低温空气分别从调温罐内的空气进行流通交换,并与换热导管进行热交换实现对天然气进行调温作业的目的,将经过热交换后的空气通过换热罐中部位置的换气口排出并输送到增压风机处,对空气中的余热进行循环利用。本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温度调节能力强,温度调节范围广,资源综合利用率高,且换热效率和余热回收能力强,一方面可有效的提高了天然气调温控温作业的灵活性和精度,另一方面极大的降低了天然气调温工作的运行能耗和提高调温过程中余热回收利用。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液化天然气站用往复式液化天然气调温控温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化天然气站用往复式液化天然气调温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化天然气站用往复式液化天然气调温控温装置包括承载底座、调温罐、换热导管、燃气进气管、燃气排气管、空气涡流管及增压风机,所述的调温罐通过承载架安装在承载底座上表面,所述的调温罐为密闭腔体结构,其内部设至少两条隔板,并通过隔板将调温罐分割为至少三个换热腔,所述的隔板上至少一个导气孔,所述的导气孔上设控制阀,相邻的两个换热腔间通过导气孔相互连通,所述的换热导管至少三条,且每个换热腔内均设至少一条换热导管,相邻两个换热腔内的换热导管间通过控制阀相互连通,其中调温罐前端和末端均设导气口,并通过导气口与燃气进气管相互连通,所述的调温罐侧表面均布若干排气口和换气口,且每个换热腔对应的调温罐侧壁均设至少一个排气口和两个换气口,所述的排气口分别与换热导管和燃气排气管相互连通,所述的燃气进气管、燃气排气管均位于调温罐外并通过承载架安装在承载底座上表面,所述的空气涡流管和增压风机均安装在承载底座上表面,所述的空气涡流管进气端通过增压风机与外部空气相互连通,空气涡流管高温出气口与调温罐前端换热腔对应的换气口连通,空气涡流管低温出气口与调温罐末端换热腔对应的换气口连通,位于调温罐中间位置的各换热腔所对应的换气口与增压风机进气口相互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化天然气站用往复式液化天然气调温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化天然气站用往复式液化天然气调温控温装置包括承载底座、调温罐、换热导管、燃气进气管、燃气排气管、空气涡流管及增压风机,所述的调温罐通过承载架安装在承载底座上表面,所述的调温罐为密闭腔体结构,其内部设至少两条隔板,并通过隔板将调温罐分割为至少三个换热腔,所述的隔板上至少一个导气孔,所述的导气孔上设控制阀,相邻的两个换热腔间通过导气孔相互连通,所述的换热导管至少三条,且每个换热腔内均设至少一条换热导管,相邻两个换热腔内的换热导管间通过控制阀相互连通,其中调温罐前端和末端均设导气口,并通过导气口与燃气进气管相互连通,所述的调温罐侧表面均布若干排气口和换气口,且每个换热腔对应的调温罐侧壁均设至少一个排气口和两个换气口,所述的排气口分别与换热导管和燃气排气管相互连通,所述的燃气进气管、燃气排气管均位于调温罐外并通过承载架安装在承载底座上表面,所述的空气涡流管和增压风机均安装在承载底座上表面,所述的空气涡流管进气端通过增压风机与外部空气相互连通,空气涡流管高温出气口与调温罐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常青王波李智勇赵强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凯德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