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戴铭泽专利>正文

一种浮动式限高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72207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5 0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浮动式限高架,包括横跨在道路两侧的两个立架、限高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限高梁浮动式安装在两个立架之间,所述立架包括左立柱和右立柱,安装在左立柱和右立柱上端部的上端梁;安装在左立柱和右立柱下端部的底梁,在左立柱和右立柱的下端部设有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通过地锚螺栓与地基固定连接;所述左立柱和右立柱的上端部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部固定连接限高梁的下端部;在限高梁的两侧对称设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限高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限高架无法吸收碰撞时所产生的碰撞力的问题,降低事故所造成的损坏,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维护方便等优点。

A floating limit viaduc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floating limit overhead, including across the road on both sides of the two stand, the limit of sorghum,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limit of sorghum floating installation between two vertical frame, the vertical frame including Zuo Lizhu and the right column, Zuo Lizhu and the right column is installed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upper part of the beam Zuo Lizhu and the right column; installed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bottom beam, the installation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lower end part of the Zuo Lizhu and the right column, the installation base is fixedly connected by bolts and ground anchor; the upper end of Zuo Lizhu and the right column is fix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spring; spring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limit of sorghum the curved plate is arranged symmetrically on both sides; in the limit of sorghum, the arc plate by a fastene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limit of sorghum.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of the collision force generated by the traditional overhead rack, and reduces the damage caused by the accident. Beside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reasonable design,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and maintenance, et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动式限高架
本技术属于限高架
,特别是涉及一种浮动式限高架。
技术介绍
在交通运输领域,为了保护道路上的桥梁、隧道不超高的车辆行驶撞坏,或者对一些特殊路段交通管制等,因而设置了门式限高架来实现对车辆进行高度检测,这样一来就可以提示超高车辆不要通过此路段,现有技术中各种各类的限高门架结构,目前的限高架一般都是固定式结构和回转式结构两种,对于回转式结构的限高架,在特殊需要时可以通过旋转完全打开限高约束,这一般遇到特殊情况或者交通管制的情况下使用。众所周知,由于超高频繁发生的交通事故,不仅造成人员、财产的损坏而且还影响交通的通行,但与目前的限高架而言都是刚性结构,一旦发生碰撞和来行车辆将发生较大的冲击,这也是车损较大,同时限高架也会受到较大的冲击力;为此设计一种浮动式限高架,不仅起到了还可以吸收碰撞时碰撞力,起到了缓冲的作用,降低事故所造成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解决了传统限高架无法吸收碰撞时所产生的碰撞力的问题,降低事故所造成的损坏的浮动式限高架。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浮动式限高架,包括横跨在道路两侧的两个立架、限高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限高梁浮动式安装在两个立架之间,所述立架包括左立柱和右立柱,安装在左立柱和右立柱上端部的上端梁;安装在左立柱和右立柱下端部的底梁,在左立柱和右立柱的下端部设有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通过地锚螺栓与地基固定连接;所述左立柱和右立柱的上端部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部固定连接限高梁的下端部;在限高梁的两侧对称设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限高梁。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弧形板的内侧面与限高梁之间设有减震垫。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传统限高架无法吸收碰撞时所产生的碰撞力的问题,降低事故所造成的损坏,另外,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维护方便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立架;1-1、左立柱;1-2、右立柱;1-3、上端梁;1-4、底梁;1-5、安装底座;1-6、地锚螺栓;2、限高梁;3、弹簧;4、弧形板;5、减震垫。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一种浮动式限高架,包括横跨在道路两侧的两个立架1、限高梁2,所述限高梁浮动式安装在两个立架之间,所述立架1包括左立柱1-1和右立柱1-2,安装在左立柱和右立柱上端部的上端梁1-3;安装在左立柱和右立柱下端部的底梁1-4,在左立柱和右立柱的下端部设有安装底座1-5,所述安装底座通过地锚螺栓1-6与地基固定连接;所述左立柱和右立柱的上端部固定安装有弹簧3;所述弹簧3的上端部固定连接限高梁的下端部;为了减少机动车和限高架碰撞时所产生的碰撞力,在限高梁的两侧对称设有弧形板4,所述弧形板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限高梁,这样在碰撞过程中限高梁在弧形板的。为了进一步减少机动车和限高架产生的碰撞力,在所述弧形板的内侧面与限高梁之间设有减震垫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传统限高架无法吸收碰撞时所产生的碰撞力的问题,降低事故所造成的损坏,另外,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维护方便等优点。以上所述仅是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浮动式限高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浮动式限高架,包括横跨在道路两侧的两个立架、限高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限高梁浮动式安装在两个立架之间,所述立架包括左立柱和右立柱,安装在左立柱和右立柱上端部的上端梁;安装在左立柱和右立柱下端部的底梁,在左立柱和右立柱的下端部设有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通过地锚螺栓与地基固定连接;所述左立柱和右立柱的上端部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部固定连接限高梁的下端部;在限高梁的两侧对称设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限高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动式限高架,包括横跨在道路两侧的两个立架、限高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限高梁浮动式安装在两个立架之间,所述立架包括左立柱和右立柱,安装在左立柱和右立柱上端部的上端梁;安装在左立柱和右立柱下端部的底梁,在左立柱和右立柱的下端部设有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通过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铭泽
申请(专利权)人:戴铭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