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催化渗合金气缸套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7173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5 0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催化渗合金气缸套夹具,包括大端盖、连接盘、上端盖、压盘和拉杆,拉杆设置在大端盖上,连接盘、上端盖和压盘从下到上依次套设在拉杆上,大端盖、连接盘和上端盖相互间隔设置,压盘和上端盖相邻设置,上端盖与压盘的连接面上设置有小密封圈,上端盖的下部沿周向开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有大密封圈,连接盘的上部和下部均沿周向开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有大密封圈,大端盖的上部沿周向开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有大密封圈,大密封圈的直径与气缸套的内径相匹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使气缸套的内孔密封,且不与其他部位接触,保证气缸套的外圆、端面和内孔倒角能够进行渗合金处理,充分满足催化渗合金气缸套的性能要求。

A catalytic seepage alloy cylinder sleeve fix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atalytic permeability alloy cylinder sleeve fixture, including end cover and a connecting plate, an upper cover, a pressure plate and a pull rod, the pull rod is arranged in the end cover, a connecting disk, the upper cover and the pressure plate from bottom to top is sheathed on the pull rod, end cover and a connecting plate and the upper end cover arranged at intervals. The pressure plate and upper cover disposed adjacent the upper cover and the connecting surface of the pressure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part of the small ring, the upper end cover along the circumference is provided with sealing groove, sealing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large ring, upper and lower connecting plate are arranged along the circumferential sealing groove, sealing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large seal ring, upper end cover circumferentially provided with sealing groove, sealing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large sealing ring, sealing ring and large diameter cylinder diameter matching. The utility model can not only seal the inner hole of the cylinder sleeve, but also do not contact with other parts, so that the outer circle, the end face and the inner hole chamfering of the cylinder sleeve can be ensured to permeate the alloy to meet th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of the catalytic infiltrating alloy cylinder li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催化渗合金气缸套夹具
本技术涉及机械工装夹具
,尤其涉及一种催化渗合金气缸套夹具。
技术介绍
传统的康明斯气缸套采用化学镀技术对表面进行处理,如图1所示,其化学镀水道仅位于气缸套外圆的A区,因此处理时对所使用的工装夹具要求简单,只要保证气缸套内孔两端面密封,渡液不能进入气缸套内孔即可。然而,催化渗合金康明斯气缸套要求除内孔外,包括全部外圆和内孔倒角在内的所有部位都要进行渗合金处理,因此要求工装夹具不仅要使气缸套的内孔密封,而且不能与气缸套需要进行渗合金处理的部位接触,研制能够满足上述要求的工装夹具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催化渗合金气缸套夹具,不仅能使气缸套的内孔密封,而且不与其他部位接触,保证气缸套的外圆、端面和内孔倒角能够进行渗合金处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催化渗合金气缸套夹具,包括大端盖、连接盘、上端盖、压盘和拉杆,所述的拉杆设置在大端盖上,所述的连接盘、上端盖和压盘从下到上依次套设在拉杆上,所述的大端盖、连接盘和上端盖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的压盘和上端盖相邻设置,上端盖与压盘的连接面上设置有小密封圈,上端盖的下部沿周向开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有大密封圈,所述的连接盘的上部和下部均沿周向开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有大密封圈,所述的大端盖的上部沿周向开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有大密封圈,所述的大密封圈的直径与气缸套的内径相匹配。所述的大端盖从下到上依次包括支撑座、连接座和密封座,所述的支撑座、连接座和密封座为一体结构,支撑座、连接座和密封座的直径依次减小,支撑座的上部与连接座通过锥面过渡连接,连接座的上部与密封座通过锥面过渡连接,连接座上部的锥面角度大于气缸套内孔下端的倒角,密封座侧面沿周向开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有大密封圈,大密封圈的直径与气缸套的内径相匹配。所述的连接盘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上密封部、连接部和下密封部,所述的上密封部、连接部和下密封部为一体结构,上密封部和下密封部侧面均沿周向开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有大密封圈,大密封圈的直径与气缸套的内径相匹配,所述的连接部的直径大于气缸套的内径,连接部的上部和下部分别与上密封部和下密封部通过锥面过渡连接,连接部上部的锥面角度大于气缸套内孔上端的倒角,连接部下部的锥面角度大于气缸套内孔下端的倒角。所述的上端盖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按压部和密封部,所述的按压部和密封部为一体结构,密封部侧面沿周向开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有大密封圈,大密封圈的直径与气缸套的内径相匹配,所述的按压部的直径大于气缸套的内径,按压部的下部与密封部通过锥面过渡连接,按压部下部的锥面角度大于气缸套内孔上端的倒角,按压部与压盘通过小密封圈密封连接。所述的大端盖的中心开设有螺孔,拉杆的上端和下端均开设有螺纹,拉杆的下端与大端盖螺纹连接,拉杆的上端与压盘螺纹连接。所述的大端盖、连接盘和上端盖采用PP材料制成。所述的压盘从下到上依次包括压板、连杆和挂块,压板、连杆和挂块为一体结构,压板中心开设有螺孔,拉杆的上端与压板螺纹连接。所述的拉杆和连杆均为空心结构,拉杆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气孔,所述的挂块上开设有通孔,拉杆、连杆和挂块相互连通。本技术利用大端盖、连接盘和上端盖对气缸套进行固定和内孔密封,通过大密封圈与气缸套内孔适当的间隙配合达到了良好的密封效果,有效防止了气缸套内孔腐蚀;本技术不与气缸套内孔以外的部位接触,有利于实现催化渗合金气缸套外圆、端面和内孔倒角渗合金层均匀连续,渗层边缘平整光滑的要求;本技术结构合理,安装和拆卸方便,保证气缸套在进行外圆、端面和内倒角渗合金处理的过程中无损伤和变形,充分满足催化渗合金气缸套的性能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康明斯气缸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催化渗合金气缸套夹具,包括大端盖2、连接盘3、上端盖4、压盘5和拉杆6。拉杆6的下端固定在大端盖2上,连接盘3、上端盖4和压盘5从下到上依次套设在拉杆6上,大端盖2、连接盘3和上端盖4相互间隔设置,压盘5和上端盖4相邻设置。本技术的上端盖4与压盘5的连接面上设置有小密封圈7,上端盖4的下部沿周向开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有大密封圈8,连接盘3的上部和下部均沿周向开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有大密封圈8,大端盖2的上部沿周向开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有大密封圈8,大密封圈8的直径与气缸套1的内径相匹配。本技术在大端盖2和连接盘3以及连接盘3和上端盖4之间的拉杆6上套设待处理的气缸套1,使气缸套1的内孔两端被大密封圈8密封,通过压盘5压紧后将压盘5挂在吊具上并使气缸套1浸入含有金属的渗剂中。本技术利用大密封圈8防止液体从气缸套1的内孔两端进入气缸套1内部,利用小密封圈7防止液体从压盘5与上端盖4之间的间隙进入气缸套1内部,实现了对气缸套1内孔的完全密封,大大增强了密封效果。本技术的大端盖2从下到上依次包括支撑座21、连接座22和密封座23,支撑座21、连接座22和密封座23为一体结构,且支撑座21、连接座22和密封座23的直径依次减小。支撑座21的上部与连接座22通过锥面过渡连接,当对气缸套1表面的渗合金处理完成后,支撑座21的锥面结构能够尽量减少夹具带出的液体,避免材料浪费,同时减少环境污染。连接座22的上部与密封座23通过锥面过渡连接,密封座23侧面沿周向开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有大密封圈8,大密封圈8的直径与气缸套1的内径相匹配,能够对套设在连接盘3和大端盖2之间的气缸套1的内孔下端进行密封。其中,连接座22上部的锥面角度大于气缸套1内孔下端的倒角,即连接座22上部的锥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气缸套1内孔下端的锥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当气缸套1的内孔下端被大密封圈8密封时,连接座22上部的锥面与气缸套1内孔下端的倒角斜面之间有间隙。由于气缸套1内孔下端的倒角与外圆一样需要进行渗合金处理,连接座22上部的锥面既能避免大密封圈8过量进入气缸套1的内孔,又能使液体进入气缸套1内孔下端的倒角,充分保证气缸套1内倒角的渗合金层均匀连续。本技术的连接盘3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上密封部、连接部31和下密封部,上密封部、连接部31和下密封部为一体结构,上密封部和下密封部侧面均沿周向开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有大密封圈8,大密封圈8的直径与气缸套1的内径相匹配,上密封部的大密封圈8能够对套设在上端盖4和连接盘3之间的气缸套1的内孔下端进行密封,下密封部的大密封圈8能够对套设在连接盘3和大端盖2之间的气缸套1的内孔上端进行密封。连接部31的直径大于气缸套1的内径,连接部31的上部和下部分别与上密封部和下密封部通过锥面过渡连接,连接部31上部的锥面角度大于气缸套1内孔上端的倒角,连接部31下部的锥面角度大于气缸套1内孔下端的倒角。与大端盖2上连接座22和密封座23的原理相同,连接部31上部和下部的锥面既能避免大密封圈8过量进入气缸套1的内孔,又能使液体进入气缸套1内孔上端和下端的倒角,充分保证气缸套1内倒角的渗合金层均匀连续。本技术的上端盖4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按压部41和密封部,按压部41和密封部为一体结构,密封部侧面沿周向开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有大密封圈8,大密封圈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催化渗合金气缸套夹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催化渗合金气缸套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大端盖、连接盘、上端盖、压盘和拉杆,所述的拉杆设置在大端盖上,所述的连接盘、上端盖和压盘从下到上依次套设在拉杆上,所述的大端盖、连接盘和上端盖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的压盘和上端盖相邻设置,上端盖与压盘的连接面上设置有小密封圈,上端盖的下部沿周向开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有大密封圈,所述的连接盘的上部和下部均沿周向开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有大密封圈,所述的大端盖的上部沿周向开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有大密封圈,所述的大密封圈的直径与气缸套的内径相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催化渗合金气缸套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大端盖、连接盘、上端盖、压盘和拉杆,所述的拉杆设置在大端盖上,所述的连接盘、上端盖和压盘从下到上依次套设在拉杆上,所述的大端盖、连接盘和上端盖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的压盘和上端盖相邻设置,上端盖与压盘的连接面上设置有小密封圈,上端盖的下部沿周向开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有大密封圈,所述的连接盘的上部和下部均沿周向开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有大密封圈,所述的大端盖的上部沿周向开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有大密封圈,所述的大密封圈的直径与气缸套的内径相匹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渗合金气缸套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端盖从下到上依次包括支撑座、连接座和密封座,所述的支撑座、连接座和密封座为一体结构,支撑座、连接座和密封座的直径依次减小,支撑座的上部与连接座通过锥面过渡连接,连接座的上部与密封座通过锥面过渡连接,连接座上部的锥面角度大于气缸套内孔下端的倒角,密封座侧面沿周向开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有大密封圈,大密封圈的直径与气缸套的内径相匹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渗合金气缸套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盘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上密封部、连接部和下密封部,所述的上密封部、连接部和下密封部为一体结构,上密封部和下密封部侧面均沿周向开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有大密封圈,大密封圈的直径与气缸套的内径相匹配,所述的连接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竞甄文忠张书毓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中原华工激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