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lithium iron manganese phosphate three-dimensional carbon skeleton composite anode material and its preparing method, build in lithium iron manganese phosphate particles in a three-dimensional carbon skeleton material, through the pre added carbon skeleton material after spray drying process in the preparation of lithium iron manganese phosphate particles, the skeleton carbon materials added evenly distributed in advance the form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carbon skeleton structure in lithium iron manganese phosphate particles, provide a good conductive net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磷酸锰铁锂-三维碳骨架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磷酸锰铁锂-三维碳骨架复合而成的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制约磷酸锰铁锂(含磷酸锰锂)大规模应用在电池材料上的主要原因是其比磷酸铁锂更差的电子电导率(<10-10S·cm-1)和锂离子扩散速率,导致充放电容量极低,电池倍率性能差。为了提高锂离子传输效率和电子传导效率,必须将磷酸锰锂颗粒的尺寸减小至纳米尺度。同时,为了使这些纳米尺度的颗粒在电池中具有良好的电接触,往往必须对这些材料表面进行碳包覆,过去已有一系列碳包覆的专利技术,绝大多数都是采用葡萄糖、蔗糖、聚乙二醇、聚乙烯醇、淀粉、酚醛树脂等含碳原料在惰性气氛下高温碳化形成的碳膜对磷酸锰铁锂材料进行包碳,如专利:CN201310067317.2《多孔磷酸锰铁锂-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CN201410175848.8《磷酸锰锂及磷酸锰锂/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CN201410092279.0《一种磷酸锰锂/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上这些方法采用含碳前驱体在惰性气氛热解下对磷酸锰铁锂材料进行碳包覆,或者采用溶剂热方法进行包覆,这些包覆方式来源于传统的磷酸铁锂包碳的技术路线,但是由于磷酸锰铁锂材料的颗粒直径(<80nm)比磷酸铁锂颗粒(100~200nm)还小,因此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因此用传统的包碳技术难以对更小尺寸的磷酸锰铁锂材料实现均匀有效的碳包覆。现有技术中也有对磷酸锰铁锂材料中直接添加碳材料,如碳纳米管、石墨烯、乙炔黑等材料,是一种有效提高磷酸锰铁锂材料导电 ...
【技术保护点】
磷酸锰铁锂‑三维碳骨架复合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包含磷酸锰铁锂材料和占总质量比例为1wt%‑10wt%的碳元素,所述酸锰铁锂材料的外表面具有碳包覆,形成导电碳层,所述磷酸锰铁锂材料的通式为LiMnxM1‑xPO4,其中M为Fe、Co、Ni、V、B、Al、Ti等一种或几种元素,0.5≤x≤1;所述复合正极材料为粒径在10~50μm的二次颗粒,比表面积为20~50m
【技术特征摘要】
1.磷酸锰铁锂-三维碳骨架复合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包含磷酸锰铁锂材料和占总质量比例为1wt%-10wt%的碳元素,所述酸锰铁锂材料的外表面具有碳包覆,形成导电碳层,所述磷酸锰铁锂材料的通式为LiMnxM1-xPO4,其中M为Fe、Co、Ni、V、B、Al、Ti等一种或几种元素,0.5≤x≤1;所述复合正极材料为粒径在10~50μm的二次颗粒,比表面积为20~50m2/g;所述碳元素中部分碳以无定型碳的形式包覆在磷酸锰铁锂颗粒表面,形成所述导电碳层;剩余的碳元素由碳骨架原料提供,所述碳骨架原料形成多孔三维碳骨架结构,所述复合正极材料由所述磷酸锰铁锂材料与由所述多孔三维碳骨架结构混合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锰铁锂-三维碳骨架复合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骨架原料包括碳纳米管、乙炔黑、科琴黑、导电炭黑、石墨烯量子点的一维或零维导电碳材料,占总质量比例为0.01wt%~5wt%。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磷酸锰铁锂-三维碳骨架复合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包括多壁碳纳米管、双壁碳纳米管和单壁碳纳米管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锰铁锂-三维碳骨架复合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锰铁锂一次颗粒粒径<80nm,所述复合正极材料包括团聚的磷酸锰铁锂二次颗粒。5.磷酸锰铁锂-三维碳骨架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前驱体球体的制备步骤,S11,选取占总质量的0.01wt%~5wt%的碳骨架原料,所述碳骨架原料包括碳纳米管、乙炔黑、科琴黑、导电炭黑、石墨烯量子点的一维或零维导电碳材料的一种或多种,S12,选取有机醇与水的混合溶液,所述有机醇包括乙醇、丙醇、丁醇、异丁醇、戊醇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有机醇与水的质量比介于1:1~1:9之间;S13,将所述碳骨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威,李伟红,陈朝阳,卞果,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知能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