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气收集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6267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4 0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尾气收集处理装置,包括转接管、第一支撑座以及尾气处理单元,所述转接管通过第一支撑座支撑于地面上,所述转接管的首端用于与汽车排气管连通,所述转接管的尾端与尾气处理单元的进气口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转接管以及尾气处理单元,实现了将整车排放尾气集中收集处理并安全排放,结构简单,操作简单便捷。

A kind of tail gas collection and treatme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尾气收集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车辆试验装置
,特别是一种尾气收集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在整车试验过程中,由于试验需求需要启动整车,导致尾气排到室内,对室内环境造成污染,且影响试验人员的身体健康。因此需配备一套尾气收集装置,能够将整车排放尾气集中收集处理并安全排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尾气收集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可以实现各种汽车于室内作业的尾气的收集及处理。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尾气收集处理装置,包括转接管、第一支撑座以及尾气处理单元,所述转接管通过第一支撑座支撑于地面上,所述转接管的首端用于与汽车排气管连通,所述转接管的尾端与尾气处理单元的进气口连通。如上所述的尾气收集处理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支撑座包括第一底座、第一支撑架和用于固定所述转接管管体的抱箍,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一横梁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横梁两端的第一纵梁,所述第一纵梁底部固定于所述第一底座上,两个所述第一纵梁上均套装有固定块,所述抱箍的两侧均与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如上所述的尾气收集处理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固定块可滑移的固定于所述第一纵梁上,所述固定块于背离所述抱箍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接有拧紧螺栓。如上所述的尾气收集处理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转接管为“Y”形件,包括主管以及形成于所述主管首端的两个分叉管。如上所述的尾气收集处理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尾气收集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包括第二底座以及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竖立于所述第二底座上的四根第二纵梁和连接相邻所述第二纵梁的第二横梁。如上所述的尾气收集处理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支撑座上还设有可调节支撑件,所述可调节支撑件包括滑轨、滑杆以及支撑块,所述滑轨设有两组,相互平行的设置于所述第二纵梁上,所述支撑块固定于所述滑杆的一端,所述滑杆的另一端可滑移的连接于所述滑轨上。如上所述的尾气收集处理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横梁上设有把手。如上所述的尾气收集处理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底部均设有万向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设置转接管以及尾气处理单元,实现了将整车排放尾气集中收集处理并安全排放,结构简单,操作简单便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图2是第一支撑座的轴测图;图3是第一支撑座的侧视图;图4是第二支撑座的轴测图;图5是第二支撑座的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转接管,2-第一支撑座,3-尾气处理单元,4-尾气收集管,5-第一底座,6-第一支撑架,7-抱箍,8-第一横梁,9-第一纵梁,10-拧紧螺栓,11-主管,12-分叉管,13-第二支撑座,14-第二底座,15-第二支撑架,16-第二纵梁,17-第二横梁,18-滑轨,19-滑杆,20-支撑块,21-把手,22-万向轮,23-固定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尾气收集处理装置,包括转接管1、第一支撑座2以及内置有尾气收集管4的尾气处理单元3,所述转接管1通过第一支撑座2支撑于地面上,所述转接管1的首端用于与汽车排气管连通,所述转接管1的尾端与尾气处理单元3的进气口连通,其中尾气处理单元3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尾气处理设备,用于净化尾气,在此不做赘述,尾气收集管4连通向外部,以将废气排出。上述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为:①将转接管1与汽车排气管相连接;②调节第一支撑座2,确保转接管1支撑位置正常;③开启尾气处理单元3;④发动汽车,进行试验操作;⑤尾气处理单元3开始工作。参见图2至图3,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撑座2包括第一底座5、第一支撑架6和用于固定所述转接管1管体的抱箍7,所述第一支撑架6包括第一横梁8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横梁8两端的第一纵梁9,第一横梁8和两根所述第二纵梁16组成门框式结构,所述第一纵梁9底部固定于所述第一底座5上,两个所述第一纵梁9上均套装有固定块23,所述抱箍7的两侧均与所述固定块23固定连接。装配时,先将抱箍7打开,再将转接管1套入抱箍7内,锁紧抱箍7,即可将转接管1约束于第一支撑座2上。为了便于确保转接管1支撑位置正常,抱箍7的上下位置需要经常调节,具体地,所述固定块23可滑移的固定于所述第一纵梁9上,所述固定块23于背离所述抱箍7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接有拧紧螺栓10。松开拧紧螺栓10,即可上下调节固定块23位置,也就能调整抱箍7位置,再旋紧拧紧螺栓10,即可固定抱箍7位置。在整车试验中,会经常遇到双排气车辆,作为本技术方案的另一实施例,所述转接管1为“Y”形件,所述转接管1包括主管11以及形成于所述主管11首端的两个分叉管12。分叉管12与双排气车辆的排气管连接,所述主管11与尾气处理单元3连通,其中两个分叉管12分别被第一支撑座2所支撑。参见图4至图5,为了支撑较长长度的转接管1,所述尾气收集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支撑座13,所述第二支撑座13包括第二底座14以及第二支撑架15,所述第二支撑架15包括竖立于所述第二底座14上的四根第二纵梁16和连接相邻所述第二纵梁16的第二横梁17,其中主管11的靠近分叉处的管体支撑于第二横梁17上,这样即使转接管1长度很长,由于中间段有了第二支撑座13支撑,也不会发生转接管1落地现象。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支撑座13上还设可调节支撑件,所述可调节支撑件包括滑轨18、滑杆19以及支撑块20,所述滑轨18设有两组,相互平行的设置于所述第二纵梁16上,所述滑轨18朝向所述转接管1的分叉处延伸,所述支撑块20为“T”形件,其固定于所述滑杆19的一端,所述滑杆19的另一端可滑移的连接于所述滑轨18上。通过滑动调节滑杆19位置,使得支撑块20正好位于分叉管12的靠近分叉处的管体上,起到辅助支撑作用。为了便于第一支撑座2的拿取,所述第一横梁8上设有把手21。为了便于第一支撑座2和第二支撑座13的移动,所述第一底座5和第二底座14底部均设有万向轮22。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技术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本技术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技术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尾气收集处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尾气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接管(1)、第一支撑座(2)以及尾气处理单元(3),所述转接管(1)通过第一支撑座(2)支撑于地面上,所述转接管(1)的首端用于与汽车排气管连通,所述转接管(1)的尾端与尾气处理单元(3)的进气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气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接管(1)、第一支撑座(2)以及尾气处理单元(3),所述转接管(1)通过第一支撑座(2)支撑于地面上,所述转接管(1)的首端用于与汽车排气管连通,所述转接管(1)的尾端与尾气处理单元(3)的进气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座(2)包括第一底座(5)、第一支撑架(6)和用于固定所述转接管(1)管体的抱箍(7),所述第一支撑架(6)包括第一横梁(8)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横梁(8)的两端的第一纵梁(9),所述第一纵梁(9)底部固定于所述第一底座(5)上,两个所述第一纵梁(9)上均套装有固定块(23),所述抱箍(7)的两侧均与所述固定块(23)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气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23)可滑移的固定于所述第一纵梁(9)上,所述固定块(23)于背离所述抱箍(7)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接有拧紧螺栓(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尾气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管(1)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雪段琪桐李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