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插接式三极管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5002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1 0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插接式三极管固定装置,其底板的左侧成型有固定通孔,底板的左侧端的上部和下部均成型有卡置凸起部,竖直板的中部右侧壁上成型有插接槽,插接槽的左端的上部和下部成型有延伸凹槽,底板的左端插套在插接槽中,卡置凸起部插套并卡置在对应的延伸凹槽中,竖直板的上部和下部均成型有连接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三极管插入插接凹槽中通过限位块自动限位固定,其固定更加牢固,抗震性好,其更换方便,无需将底板一起整个更换,同时,其具有的固定通孔和连接通孔可以根据需要将底板固定在不同的位置,满足安装需要。

An improved insert type triode fix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ipe fixing device for improved plug pole, a fixing through hole forming the floor of the left side, the upper and lower floor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forming clamping protrusions with inserting groove at the middle part of the right side wall vertical plate is formed on the molding part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left end of the inserting groove the extension of groove bottom is inserted in the inserting groove, the clamping bulge is inserted and clamped in the grooves extending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vertical plates are formed with a connecting hol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the transistor is inserted into the inserted groove through the limit block automatic limit fixed, fixed firmly, good shock resistance, the replacement is convenient, no need to replace the floor together,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the fixed hole and a connecting hole can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the bottom plate is fixed in different positions to meet the needs of instal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插接式三极管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梯设备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改进型插接式三极管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三极管是一种电流控制电流的半导体器件,现在的方式一般是将其注塑封装在连接板上,通过螺栓将连接板固定在电路板或其他电器部件中,由于三极管与连接板在实际应用中整装整取,产生了浪费,而且更换麻烦,需要将连接板卸下。因此专利号为201420599514.9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三极管的固定装置中,通过采用夹持固定的方式将三极管固定,方便装卸,而且更换只需要将三级管更换,无需整装整取,节约成本,然而其夹持效果有限,当连接处强烈抖动时,容易滑落,抗震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型插接式三极管固定装置,它通过将三极管插入插接凹槽中通过限位块自动限位固定,其固定更加牢固,抗震性好,其更换方便,无需将底板一起整个更换,同时,其具有的固定通孔和连接通孔可以根据需要将底板固定在不同的位置,满足安装需要。本技术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一种改进型插接式三极管固定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左侧成型有固定通孔,底板的左侧端的上部和下部均成型有卡置凸起部,竖直板的中部右侧壁上成型有插接槽,插接槽的左端的上部和下部成型有延伸凹槽,底板的左端插套在插接槽中,卡置凸起部插套并卡置在对应的延伸凹槽中,竖直板的上部和下部均成型有连接通孔;所述底板的中部顶面固定有上连接块,上连接块的底面中部成型有插接凹槽,插接凹槽的右端处于上连接块的右端面处,上连接块的底面固定在底板的顶面上,插接凹槽的顶面和所有内侧壁面上均固定有弹性片,插接凹槽的正下方的底板的顶面固定有下弹性片;所述插接凹槽的顶面处的弹性片的右端和下弹性片的右侧均具有上下对应的插槽,限位块部分插套在插槽中,三极管插套在插接凹槽中,三极管的左端面压靠在对应的弹性片上,三极管的顶面和底面压靠在对应的弹性片和下弹性片上,限位块处于插接凹槽处的部分压靠在三极管的右端面上,三级管的引脚伸出插接凹槽;所述下弹性片处的限位块的底面螺接有连接杆,连接杆插套在下弹性片的插槽和底板上具有的主插孔中,连接杆处于插槽中的部分插套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的上端固定在下弹性片处的限位块的底面,缓冲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底板的顶面上;所述插接凹槽的顶面处的弹性片处的限位块的顶面螺接有上连接杆,上连接杆插套在插接凹槽的顶面处的弹性片的插槽和插接凹槽的顶面上具有的上插孔中,上连接杆处于插接凹槽的顶面处的弹性片的插槽的部分插套有弹簧,弹簧的上端固定在插接凹槽的顶面上,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插接凹槽的顶面处的弹性片处的限位块的顶面上。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处于底板的底面具有的安装凹槽中,连接杆的下端成型有调节头部。所述上连接杆的上端处于上连接块的顶面具有的上安装凹槽中,上连接块的上端成型有上调节头部。所述三级管的顶面和底面均固定有弹性层。所述限位块的左侧壁上固定有侧弹性层,侧弹性层压靠在三级管的右端面上。本技术的突出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它通过将三极管插入插接凹槽中通过限位块自动限位固定,其固定更加牢固,抗震性好,其更换方便,无需将底板一起整个更换,同时,其具有的固定通孔和连接通孔可以根据需要将底板固定在不同的位置,满足安装需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俯视图;图3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见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改进型插接式三极管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0,所述底板10的左侧成型有固定通孔101,底板10的左侧端的上部和下部均成型有卡置凸起部102,竖直板20的中部右侧壁上成型有插接槽21,插接槽21的左端的上部和下部成型有延伸凹槽22,底板10的左端插套在插接槽21中,卡置凸起部102插套并卡置在对应的延伸凹槽22中,竖直板20的上部和下部均成型有连接通孔23;所述底板10的中部顶面固定有上连接块30,上连接块30的底面中部成型有插接凹槽31,插接凹槽31的右端处于上连接块30的右端面处,上连接块30的底面固定在底板10的顶面上,插接凹槽31的顶面和所有内侧壁面上均固定有弹性片32,插接凹槽31的正下方的底板10的顶面固定有下弹性片33;所述插接凹槽31的顶面处的弹性片32的右端和下弹性片33的右侧均具有上下对应的插槽4,限位块5部分插套在插槽4中,三极管100插套在插接凹槽31中,三极管100的左端面压靠在对应的弹性片32上,三极管100的顶面和底面压靠在对应的弹性片32和下弹性片33上,限位块5处于插接凹槽31处的部分压靠在三极管100的右端面上,三级管100的引脚伸出插接凹槽31;所述下弹性片33处的限位块5的底面螺接有连接杆51,连接杆51插套在下弹性片33的插槽4和底板10上具有的主插孔11中,连接杆51处于插槽4中的部分插套有缓冲弹簧41,缓冲弹簧41的上端固定在下弹性片33处的限位块5的底面,缓冲弹簧41的下端固定在底板10的顶面上;所述插接凹槽31的顶面处的弹性片32处的限位块5的顶面螺接有上连接杆52,上连接杆52插套在插接凹槽31的顶面处的弹性片32的插槽4和插接凹槽31的顶面上具有的上插孔34中,上连接杆52处于插接凹槽31的顶面处的弹性片32的插槽4的部分插套有弹簧42,弹簧42的上端固定在插接凹槽31的顶面上,弹簧42的下端固定在插接凹槽31的顶面处的弹性片32处的限位块5的顶面上。进一步的说,所述连接杆51的下端处于底板10的底面具有的安装凹槽12中,连接杆51的下端成型有调节头部511。进一步的说,所述上连接杆52的上端处于上连接块30的顶面具有的上安装凹槽35中,上连接块52的上端成型有上调节头部521。进一步的说,所述三级管100的顶面和底面均固定有弹性层1。进一步的说,所述限位块5的左侧壁上固定有侧弹性层54,侧弹性层54压靠在三级管100的右端面上。本实施例通过将三级管100插入插接凹槽31中,通过限位块5限位固定,其限位固定效果好,效率高,而通过拉动上调节头部521和调节头部511,即可将限位块5伸入插槽4中,将三级管100取出,非常方便。同时,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螺栓穿过固定通孔101和连接通孔23将底板10固定在不同的位置,其中,当采用固定通孔101连接时,可以将竖直板20拆卸,非常方便。最后,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有关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技术的范畴,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改进型插接式三极管固定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型插接式三极管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的左侧成型有固定通孔(101),底板(10)的左侧端的上部和下部均成型有卡置凸起部(102),竖直板(20)的中部右侧壁上成型有插接槽(21),插接槽(21)的左端的上部和下部成型有延伸凹槽(22),底板(10)的左端插套在插接槽(21)中,卡置凸起部(102)插套并卡置在对应的延伸凹槽(22)中,竖直板(20)的上部和下部均成型有连接通孔(23);所述底板(10)的中部顶面固定有上连接块(30),上连接块(30)的底面中部成型有插接凹槽(31),插接凹槽(31)的右端处于上连接块(30)的右端面处,上连接块(30)的底面固定在底板(10)的顶面上,插接凹槽(31)的顶面和所有内侧壁面上均固定有弹性片(32),插接凹槽(31)的正下方的底板(10)的顶面固定有下弹性片(33);所述插接凹槽(31)的顶面处的弹性片(32)的右端和下弹性片(33)的右侧均具有上下对应的插槽(4),限位块(5)部分插套在插槽(4)中,三极管(100)插套在插接凹槽(31)中,三极管(100)的左端面压靠在对应的弹性片(32)上,三极管(100)的顶面和底面压靠在对应的弹性片(32)和下弹性片(33)上,限位块(5)处于插接凹槽(31)处的部分压靠在三极管(100)的右端面上,三极管(100)的引脚伸出插接凹槽(31);所述下弹性片(33)处的限位块(5)的底面螺接有连接杆(51),连接杆(51)插套在下弹性片(33)的插槽(4)和底板(10)上具有的主插孔(11)中,连接杆(51)处于插槽(4)中的部分插套有缓冲弹簧(41),缓冲弹簧(41)的上端固定在下弹性片(33)处的限位块(5)的底面,缓冲弹簧(41)的下端固定在底板(10)的顶面上;所述插接凹槽(31)的顶面处的弹性片(32)处的限位块(5)的顶面螺接有上连接杆(52),上连接杆(52)插套在插接凹槽(31)的顶面处的弹性片(32)的插槽(4)和插接凹槽(31)的顶面上具有的上插孔(34)中,上连接杆(52)处于插接凹槽(31)的顶面处的弹性片(32)的插槽(4)的部分插套有弹簧(42),弹簧(42)的上端固定在插接凹槽(31)的顶面上,弹簧(42)的下端固定在插接凹槽(31)的顶面处的弹性片(32)处的限位块(5)的顶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插接式三极管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的左侧成型有固定通孔(101),底板(10)的左侧端的上部和下部均成型有卡置凸起部(102),竖直板(20)的中部右侧壁上成型有插接槽(21),插接槽(21)的左端的上部和下部成型有延伸凹槽(22),底板(10)的左端插套在插接槽(21)中,卡置凸起部(102)插套并卡置在对应的延伸凹槽(22)中,竖直板(20)的上部和下部均成型有连接通孔(23);所述底板(10)的中部顶面固定有上连接块(30),上连接块(30)的底面中部成型有插接凹槽(31),插接凹槽(31)的右端处于上连接块(30)的右端面处,上连接块(30)的底面固定在底板(10)的顶面上,插接凹槽(31)的顶面和所有内侧壁面上均固定有弹性片(32),插接凹槽(31)的正下方的底板(10)的顶面固定有下弹性片(33);所述插接凹槽(31)的顶面处的弹性片(32)的右端和下弹性片(33)的右侧均具有上下对应的插槽(4),限位块(5)部分插套在插槽(4)中,三极管(100)插套在插接凹槽(31)中,三极管(100)的左端面压靠在对应的弹性片(32)上,三极管(100)的顶面和底面压靠在对应的弹性片(32)和下弹性片(33)上,限位块(5)处于插接凹槽(31)处的部分压靠在三极管(100)的右端面上,三极管(100)的引脚伸出插接凹槽(31);所述下弹性片(33)处的限位块(5)的底面螺接有连接杆(51),连接杆(51)插套在下弹性片(33)的插槽(4)和底板(10)上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亚维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联洲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