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自愈式双玻璃介质阻挡放电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4995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1 0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极自愈式双玻璃介质阻挡放电管,包括两个底座,两个所述底座顶端外壁均焊接有支撑架,且两个支撑架相对一侧外壁均开有圆形卡口,且圆形卡口内壁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内壁焊接有不锈钢网,且不锈钢网为圆桶状结构,所述不锈钢网内壁插接有内支撑玻璃棒,且内支撑玻璃棒为中空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内支撑玻璃棒和不锈钢网配合组成内电极,将导电介质转移到玻璃棒外套的不锈钢网,同时增加不锈钢网密度,降低导电电阻,这样会大大减少设备重量及成本,在介质阻挡玻璃管破裂后,产生的瞬间大电流会熔断玻璃管外套的不锈钢网,使玻璃管破损区产生空洞,从而阻断内外电极的短路,产生保险的作用。

Electrode self healing double glass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极自愈式双玻璃介质阻挡放电管
本技术涉及放电管
,尤其涉及电极自愈式双玻璃介质阻挡放电管。
技术介绍
放电管是一种使用于设备输入端的高压保护元件。若其两端的电压高过其保护规格值时,其内部会出现短路现象,并吸收掉输入的过高压,现有放电管内电极为不锈钢棒或管材,外套不锈钢网,缺点是重量大,不设置保险的情况下,因内外不锈钢电极都比较厚,如果作为介质阻挡的玻璃管破损内外不锈钢电极在高压下会击穿产生持续的电火花,时间长了就会击穿外电极管,导致漏水,从而使臭氧发生器产生巨大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电极自愈式双玻璃介质阻挡放电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电极自愈式双玻璃介质阻挡放电管,包括两个底座,两个所述底座顶端外壁均焊接有支撑架,且两个支撑架相对一侧外壁均开有圆形卡口,且圆形卡口内壁设置有外壳,,且外壳的两端分别卡接在两个圆形卡口的内壁上,所述外壳为圆桶状结构,且外壳内壁焊接有不锈钢网,所述不锈钢网内壁插接有内支撑玻璃棒,且内支撑玻璃棒为中空结构,所述内支撑玻璃棒内壁插接有密导电网,且密导电网内壁插接有玻璃管,所述玻璃管、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极自愈式双玻璃介质阻挡放电管

【技术保护点】
电极自愈式双玻璃介质阻挡放电管,包括两个底座(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底座(1)顶端外壁均焊接有支撑架(13),且两个支撑架(13)相对一侧外壁均开有圆形卡口,且两个圆形卡口相对一侧设置有外壳(2),且外壳(2)的两端分别卡接在两个圆形卡口的内壁上,所述外壳(2)为圆桶状结构,且外壳(2)内壁焊接有不锈钢网(3),所述不锈钢网(3)内壁插接有内支撑玻璃棒(4),且内支撑玻璃棒(4)为中空结构,所述内支撑玻璃棒(4)内壁插接有密导电网(5),且密导电网(5)内壁插接有玻璃管(6),所述玻璃管(6)、不锈钢网(3)和密导电网(5)的两端均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撑架(13)的圆形卡口内,两个所述支撑架(...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极自愈式双玻璃介质阻挡放电管,包括两个底座(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底座(1)顶端外壁均焊接有支撑架(13),且两个支撑架(13)相对一侧外壁均开有圆形卡口,且两个圆形卡口相对一侧设置有外壳(2),且外壳(2)的两端分别卡接在两个圆形卡口的内壁上,所述外壳(2)为圆桶状结构,且外壳(2)内壁焊接有不锈钢网(3),所述不锈钢网(3)内壁插接有内支撑玻璃棒(4),且内支撑玻璃棒(4)为中空结构,所述内支撑玻璃棒(4)内壁插接有密导电网(5),且密导电网(5)内壁插接有玻璃管(6),所述玻璃管(6)、不锈钢网(3)和密导电网(5)的两端均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撑架(13)的圆形卡口内,两个所述支撑架(13)相背一侧的中轴线位置均开有通孔,且两个通孔内壁均卡接有密封块(10),两个所述密封块(10)相对一侧均开有卡口,且卡口内壁卡接有冷却水管(7),冷却水管(7)外壁插接在玻璃管(6)内,两个所述支撑架(13)相背一侧均通过螺纹连接有两个通电螺母(9),所述密封块(10)位于两个通电螺母(9)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斌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爱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