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和电熔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3895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极和电熔窑,该电极包括电极本体和设置在电极本体的端部的接头组件,接头组件包括冷却水套、位于冷却水套和电极本体端面之间的触板以及紧固件,电极本体的端面设有沿电极本体的轴向延伸的连接孔,触板和冷却水套均包括与连接孔相对应的对接孔,紧固件穿过触板和冷却水套对齐的所述对接孔并连接于连接孔中,以将触板和冷却水套依次紧压固定在电极本体的端面上。通过设置触板用于大电流的输送;同时设置冷却水套以进行降温散热。并且通过紧固件以牢固地将触板和冷却水套依次紧压固定在电极本体的端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极连接牢固,方便拆卸、更换和安装,有效降低了电极接头烧蚀,避免了电极接头加热效率低、漏电损失大的问题。

Electrode and electric melting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极和电熔窑
本技术涉及液晶玻璃基板加工制造
,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极和电熔窑。
技术介绍
电熔窑是玻璃熔窑的一种,当人们发现高温玻璃能导电后,电能可作热源来熔化玻璃,即用电熔窑来熔化玻璃。电熔窑主要原理是以电能为热源。一般在窑膛侧壁安装电阻发热体,进行间接电阻辐射加热。由于TFT液晶玻璃溶解热高,熔化温度高。与其他种类玻璃液相比,TFT液晶玻璃液所需的功率和电流较高。如果采用传统的电熔窑电极的接头方式,比如线状插入式接头,接头处电流密度大,将会导致电极接头处很快发热烧损,从而造成停电维修更换,影响玻璃液连续性生产。传统面结合式接头,结构简单。虽然有冷却装置,但是漏电损失大,加热效率低,只是适用于功率较低的电缆接头,也无法平稳的维持大功率、高电流的电熔窑生产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极和电熔窑,该电极连接牢固,并且有效降低了由于电流密度大而引起的电极接头烧蚀,避免了电极接头加热效率低、漏电损失大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极,该电极包括电极本体和设置在所述电极本体的端部的接头组件,所述接头组件包括冷却水套、位于所述冷却水套和所述电极本体端面之间的触板以及紧固件,所述电极本体的端面设有沿所述电极本体的轴向延伸的连接孔,所述触板和所述冷却水套均包括与所述连接孔相对应的对接孔,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触板和所述冷却水套对齐的所述对接孔并连接于所述连接孔中,以将所述触板和所述冷却水套依次紧压固定在所述电极本体的端面上。优选地,所述电极本体还包括与所述连接孔交叉相通的第一限位通孔,所述紧固件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通孔对齐的第二限位通孔,所述接头组件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贯穿所述第一限位通孔和所述第二限位通孔。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通孔和所述连接孔相互垂直交叉相通。优选地,所述限位件为圆柱销。优选地,所述紧固件为带有紧固螺母的螺栓,所述紧固螺母贴合于所述冷却水套的外端面设置。优选地,所述紧固螺母与所述冷却水套的外端面之间设有弹簧垫圈。优选地,所述冷却水套的外端面上设有用于连接电缆的电缆鼻子。优选地,所述冷却水套内部空腔内的循环冷却通道设置有隔板。优选地,所述触板和所述冷却水套整体为导电件。此外,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熔窑,该电熔窑包括窑壁和由窑壁形成的窑腔,所述电熔窑还包括上述本技术提供的电极,所述电极本体穿过所述窑壁并伸入所述窑腔中,所述接头组件外置于所述窑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在电极本体的端部与电缆之间设置触板,采用面接触的方式,用于大电流的输送;同时为了降低电极本体的端部与电缆之间接触面的电流发热发生烧蚀,在触板与电缆之间设置了冷却水套,以进行降温散热。并且通过紧固件贯穿连接孔和对接孔,以牢固地将触板和冷却水套依次紧压固定在电极本体的端面上。本技术的电极连接牢固,并且有效降低了由于电流密度大而引起的电极接头烧蚀,避免了电极接头加热效率低、漏电损失大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电极的侧视剖面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电极的俯视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电极2接头组件3电缆21触板22冷却水套23限位件24螺栓25紧固螺母221电缆鼻子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内、外”相对于腔室来说,腔室内部为“内”,腔室外部为“外”。参见图1和图2,显示了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中的一种电极。其中,该电极包括电极本体1和设置在电极本体1的端部的接头组件2,接头组件2包括冷却水套22、位于冷却水套22和电极本体1端面之间的触板21以及紧固件,电极本体1的端面设有沿电极本体1的轴向延伸的连接孔,触板21和冷却水套22均包括与连接孔相对应的对接孔,紧固件穿过触板21和冷却水套22对齐的对接孔并连接于连接孔中,以将触板21和冷却水套22依次紧压固定在电极本体1的端面上。本技术通过在电极本体1的端部与电缆3之间设置触板21,采用面接触的方式,用于大电流的输送;同时为了降低电极本体1的端部与电缆3之间接触面的电流发热发生烧蚀,在触板21与电缆3之间设置了冷却水套22,以进行降温散热。并且通过紧固件贯穿连接孔和对接孔,以牢固地将触板21和冷却水套22依次紧压固定在电极本体1的端面上。本技术的电极连接牢固,方便拆卸、更换和安装,有效保证了电极使用的可靠性,并且有效降低了由于电流密度大而引起的电极接头烧蚀,避免了电极接头加热效率低、漏电损失大的问题,保证了电极的安全性。为确保在高温下接头组件的导电率,同时具备抗氧化、耐高温、发热量低的性能,特别地,触板21可以为由特殊合金材料制成的专用触板。此合金材料可以为:为了提高导电率,此合金材料以电阻率低的金属银、铜为基础材料。为了适应耐高温、抗氧化能力,合金材料中可以添加金属钨。为了使得材料容易成型,合金材料中再添加微量的镍、铁等元素。在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触板21的材料成分如下:银+铜含量97~98%;钨含量1%~1.5%;镍+铁含量0.20~0.25%;余量为杂质和其他添加剂。触板21的物理性能如下:电导率50~65%IACS;硬度HV45~60;厚度0.20mm~0.50mm;密度9.5~10.3g/cm3。触板21的外观要求如下:表面光洁度为Ra0.2~0.8um,以降低电接触面的电阻。依据负载特性和最大电流密度,确定触板21的厚度。特别地,触板21的厚度为0.2~0.5mm,即可满足电压在AC1300V以下、电流100~200A的电极负载特性。优选地,冷却水套22的材料选用导电性能好、抗氧化、不宜生锈的镍基材料或者含镍合金材料,比如镍板N8或SUS304等板材,并通过焊接成型。特别优选地,与触板21的接触面,作抛光处理,其光洁度达到Ra0.2~0.8um。冷却水套22制作完毕,需要作打压试验,防止投入生产后泄漏,造成生产事故。试验压力一般为工作压力的1.5倍。为了降低因为循环水接地产生的漏电损失。在冷却水套22内,采用2-10MΩ·CM纯水作为冷却水,进行循环降温。优选地,进水温度小于40℃,进水回水温度差值2-3℃,保证散热平稳。水压和流量依照电极加热功率确定。优选地,紧固件采用SUS304等镍质棒材加工制成。其中,将触板21和冷却水套22依次紧压固定在电极本体1的端面上的紧固件的形式有多种。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沿电极本体1的轴向延伸的连接孔为螺纹孔,紧固件为带有螺帽的螺栓24,通过螺栓24伸入螺纹孔中,并与螺纹孔的螺纹连接,直到旋入螺栓24的螺帽贴合于冷却水套22的外端面即可。其中连接孔可以为通孔。优选地,连接孔为盲孔。在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电极本体1还包括与连接孔交叉相通的第一限位通孔,紧固件设有与第一限位通孔对齐的第二限位通孔,接头组件2还包括限位件23,限位件23贯穿第一限位通孔和第二限位通孔。优选地,连接孔为内部光滑的盲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极和电熔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极,该电极包括电极本体(1)和设置在所述电极本体(1)的端部的接头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组件(2)包括冷却水套(22)、位于所述冷却水套(22)和所述电极本体(1)端面之间的触板(21)以及紧固件,所述电极本体(1)的端面设有沿所述电极本体(1)的轴向延伸的连接孔,所述触板(21)和所述冷却水套(22)均包括与所述连接孔相对应的对接孔,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触板(21)和所述冷却水套(22)对齐的所述对接孔并连接于所述连接孔中,以将所述触板(21)和所述冷却水套(22)依次紧压固定在所述电极本体(1)的端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该电极包括电极本体(1)和设置在所述电极本体(1)的端部的接头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组件(2)包括冷却水套(22)、位于所述冷却水套(22)和所述电极本体(1)端面之间的触板(21)以及紧固件,所述电极本体(1)的端面设有沿所述电极本体(1)的轴向延伸的连接孔,所述触板(21)和所述冷却水套(22)均包括与所述连接孔相对应的对接孔,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触板(21)和所述冷却水套(22)对齐的所述对接孔并连接于所述连接孔中,以将所述触板(21)和所述冷却水套(22)依次紧压固定在所述电极本体(1)的端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本体(1)还包括与所述连接孔交叉相通的第一限位通孔,所述紧固件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通孔对齐的第二限位通孔,所述接头组件(2)还包括限位件(23),所述限位件(23)贯穿所述第一限位通孔和所述第二限位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通孔和所述连接孔相互垂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龙严永海
申请(专利权)人: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东旭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