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车架侧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3807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起重运输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行车架侧梁结构。其包括32#工字钢制成的横梁,所述横梁上连接若干由32#槽钢制成的立柱,所述立柱间距1000mm,所述立柱之间交错设置若干双棱形支撑架,相邻支撑架之间设置连接杆,所述立柱一侧设置交叉的加强筋,所述立柱底端设置底板,所述底板下设置移动用车轮,所述底板一端设置减速装置,所述减速装置包括2个15KW双电机,所述双电机连接减速器,所述减速器连接链轮,所述链轮连接所述车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立柱间设置若干双棱形支撑架、连接杆和加强筋,增加了立柱的承重能力,提高了行车运行的平稳性,能够保证大型行车的使用。

A side beam structure of a row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lifting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and in particular relates to a side beam structure of a row frame. It includes a beam made of 32# steel, the beam column connection number is made by 32# steel, the column spacing between 1000mm, the column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staggered double prismatic support frame, the connecting rod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adjacent supporting frame, one side of the reinforcing rib pillar is arranged cross, the column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end bottom plate, the bottom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moving wheel, and one end of the bottom plate speed reducer, the speed reducer comprises 2 15KW double double motor, the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a speed reducer, the speed reduc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sprocket, the sprocket whe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car.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double prism supporting frame, a connecting rod and a reinforcing rib in the column, the column increased load-bearing capacity, improves the smooth running, to ensure the use of large traff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车架侧梁结构
本技术属于起重运输装备
,具体涉及一种行车架侧梁结构。
技术介绍
行车梁架支撑着行车的重量,也影响了行车的运行平稳性能。传统的行车架由立柱构成,稳定性有限,运行不够平稳,不适用于大型行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性能优越的行车架侧梁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行车架侧梁结构,其包括32#工字钢制成的横梁,所述横梁上连接若干由32#槽钢制成的立柱,所述立柱间距1000mm,所述立柱之间交错设置若干双棱形支撑架,相邻支撑架之间设置连接杆,所述立柱一侧设置交叉的加强筋,所述立柱底端设置底板,所述底板下设置移动用车轮,所述底板一端设置减速装置,所述减速装置包括2个15KW双电机,所述双电机连接减速器,所述减速器连接链轮,所述链轮连接所述车轮。上述的一种行车架侧梁结构,其所述车轮为直径400mm的钢轮。上述的一种行车架侧梁结构,其所述立柱设置连接铰耳,所述连接铰耳由20mm钢板制成。上述的一种行车架侧梁结构,其所述双棱形支撑架包括两个由钢筋焊接制成的棱形框架,所述棱形框架相互焊接为一体。有益效果:本技术在立柱间设置若干双棱形支撑架、连接杆和加强筋,增加了立柱的承重能力,提高了行车运行的平稳性,能够保证大型行车的使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实施例参照图1,本技术包括32#工字钢制成的横梁1,所述横梁1上连接若干由32#槽钢制成的立柱2,所述立柱2间距1000mm,所述立柱2设置连接铰耳,所述连接铰耳由20mm钢板制成。所述立柱2之间通过连接铰耳交错设置若干双棱形支撑架3,所述双棱形支撑架3包括两个由钢筋焊接制成的棱形框架,所述棱形框架相互焊接为一体。相邻支撑架3之间设置连接杆4,所述立柱2一侧设置交叉的加强筋5,所述立柱2底端设置底板6,所述底板6下设置移动用车轮7,所述车轮7为直径400mm的钢轮。所述底板6一端设置减速装置,所述减速装置包括2个15KW双电机8,所述双电机连接减速器9,所述减速器9连接链轮10,所述链轮10连接所述车轮7。本技术在立柱间设置若干双棱形支撑架、连接杆和加强筋,增加了立柱的承重能力,提高了行车运行的平稳性,能够保证大型行车的使用。通过减速器和链轮减速,控制行走速度3m/min左右,在浇筑混凝土时利用楔铁将车轮固定。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行车架侧梁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行车架侧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32#工字钢制成的横梁,所述横梁上连接若干由32#槽钢制成的立柱,所述立柱间距1000mm,所述立柱之间交错设置若干双棱形支撑架,相邻支撑架之间设置连接杆,所述立柱一侧设置交叉的加强筋,所述立柱底端设置底板,所述底板下设置移动用车轮,所述底板一端设置减速装置,所述减速装置包括2个15KW双电机,所述双电机连接减速器,所述减速器连接链轮,所述链轮连接所述车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车架侧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32#工字钢制成的横梁,所述横梁上连接若干由32#槽钢制成的立柱,所述立柱间距1000mm,所述立柱之间交错设置若干双棱形支撑架,相邻支撑架之间设置连接杆,所述立柱一侧设置交叉的加强筋,所述立柱底端设置底板,所述底板下设置移动用车轮,所述底板一端设置减速装置,所述减速装置包括2个15KW双电机,所述双电机连接减速器,所述减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伟崔廷稳杨自乾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路港起重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