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功能性红曲菌快速固体培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23787 阅读:5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功能性红曲菌快速固体培养方法,其特征是建立一种变温、调湿及调控培养基料含水量的红曲菌菌丝体快速固体培养方法,在菌种培养袋或玻璃瓶装填培养基料中插入小通气管,通过调节培养室或塑膜温室送风量或敞开式通风系统,在菌丝体生长对数期加大对菌种袋或瓶的通气量,达到变温、调湿,调控培养基料含水量的变化,使培养基料保持疏松,加速菌丝体生长速率及功能性代谢产物MonacolinK的合成和积累。(*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红曲米是我国的传统发酵产品,分为库曲,轻曲和色曲三大类,长期用于食品着色或酿酒。红曲在古代称为丹曲,较早的记载可追溯至唐朝后期陶谷撰写的《清异录》“以红曲煮肉”;至元、明代以后,有关红曲制备及应用的记载日渐增多,《本草纲目》、《本草从新》认为,红曲“甘温无毒”,“性温、味甘,具有活血化瘀、健脾消食之功效,主治淤滞腹痛、食积饱胀、跌打损伤等症”。值得一提的是,历代对于红曲酒,则记载有“酿酒者,则辛热,有小毒”,如清代文献中,认为红曲酒“性热,不宜多饮”。至于红曲所酿成的酒性热,有小毒的说法,多年来一直是不解之谜。1979年,日本远藤章从红色红曲菌(Monascus ruber)的培养液中发现为人体胆固醇合成关键酶抑制剂的活性物质,命名为Monacolin K(莫纳可林 K,也作Lovastatin,Mevinolin);1981年香港Wang Hin-Chung等人发现粗萃取的红曲色素具有抗菌活性,当时将其命名为Monascidin A,但在1995年法国Blanc等人的研究发现其和Penicillium Citrinum所产生Citrinin(真菌毒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昕吴佳扬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吴佳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