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及其全向移动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3441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1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及其全向移动轮,该全向移动轮包括旋转构件以及多个安装于旋转构件上的滚轮,旋转构件包括多个安装座,各滚轮通过滚动轴承安装于相应的安装座,安装座设有安装通孔,安装通孔的中央穿设有中心支撑轴,滚动轴承的内圈与中心支撑轴固定套接,安装通孔的孔壁与所述滚动轴承的外圈固定套接,滚轮与所述中心支撑轴固定连接,且所述滚轮可绕所述中心支撑轴的中心轴线旋转,各中心支撑轴的中心轴线均设置在与车轴正交的平面内,且中心支撑轴的中心轴线与旋转构件的径向相交叉,使各滚轮的外轮廓配置在以车轴为中心的同一圆周上。该全向移动轮能够减小其滚轮与滚轮中心轴之间的磨损,且其滚轮不易发生松脱,结构可靠性较高。

Vehicle and its omnidirectional moving wheel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vehicle and omni-directional wheel, the wheel includes a rotating member and omnidirectional multiple roller mounted on a rotating member, rotary member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mounting seat, the roller by rolling bearings mounted on the mounting seat corresponding to the mounting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mounting hole, mounting hole central penetrates a central support shaft, rolling bearing inner ring and the central support shaft is fixedly sheathed with the hole wall of the mounting hole and the bearing outer ring is fixedly sheathed with the roller, the central support shaft is fixedly connected, and the roller can rotate around the center of the supporting shaft center axis, the center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supporting shaft are arranged in the plane orthogonal and axle, the central axis and the radial center supporting shaft and rotating components of the cross, the outer contour configuration of each roller in the same axle as the center On the circle. The omnidirectional moving wheel can reduce the wear between the roller and the center axis of the roller, and the roller is not easily loosened, an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structure is hi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及其全向移动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的轮子,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及其全向移动轮。
技术介绍
各类车辆(包括轮椅车等)通常都安装有轮子,轮子为车辆的一种圆形助动构件,其配上车轴给以推力可以按预定路线滚动前进。现有的轮子通常都只能沿车辆的直进方向行进,这使得车辆在其他各个方向上的移动较为不便,因而有必要设计一种更新颖的轮子来实现车辆的灵活移动。目前虽然也有部分轮子通过其周向边沿设置小滚轮来实现各方向上的移动,然而其滚轮通常都是直接套在滚轮的中心轴上,并通过螺栓从侧边来定位滚轮,这种结构方式导致滚轮与其中心轴之间容易发生磨损,且在使用久了之后,所述螺栓容易发生松动而造成滚轮松脱。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全向移动轮,该全向移动轮能够减小其滚轮与滚轮中心轴之间的磨损,且其滚轮不易发生松脱,结构可靠性较高。基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全向移动轮,包括能够绕车轴旋转的旋转构件以及多个安装于所述旋转构件上的滚轮,所述旋转构件包括多个安装座,各所述滚轮通过滚动轴承安装于相应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有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的中央穿设有中心支撑轴,所述滚动轴承的内圈与所述中心支撑轴固定套接,所述安装通孔的孔壁与所述滚动轴承的外圈固定套接,所述滚轮与所述中心支撑轴固定连接,且所述滚轮可围绕所述中心支撑轴的中心轴线自由旋转,各所述中心支撑轴的中心轴线均设置在与所述车轴正交的平面内,且所述中心支撑轴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旋转构件的径向相交叉,使各所述滚轮的外轮廓配置在以所述车轴为中心的同一圆周上。可选的,每一所述安装座均安装有两个所述滚动轴承,所述安装座的安装通孔内设有两个相背设置的安装凹位,两个所述滚动轴承分别安装于相应的安装凹位中,所述中心支撑轴穿过两个所述滚动轴承,且两个所述滚动轴承的内圈分别固定套接所述中心支撑轴,所述滚轮包括第一轮部和第二轮部,所述第一轮部和所述第二轮部分别设于所述安装座的两侧,且所述第一轮部和所述第二轮部分别固定连接所述中心支撑轴。可选的,所述中心支撑轴的中间设有环形凸部,两个所述滚动轴承的内圈分别固定套接所述环形凸部。可选的,所述滚轮的外轮廓的曲率与以所述车轴为中心的圆的曲率相一致。可选的,所述滚轮与所述中心支撑轴之间以螺纹连接方式实现固定连接。可选的,所述滚轮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旋转构件的径向相交叉并形成锐角;所述滚轮具有大径端和小径端,且所述滚轮的直径沿所述大径端至所述小径端逐渐减小,所述滚轮的大径端设有凹部,将两个相邻的所述滚轮分别记为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小径端的一部分伸入所述第二滚轮大径端的凹部内。可选的,所述滚轮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旋转构件的径向相交叉并相垂直;所述滚轮的直径沿所述滚轮中心轴线的中间向两侧逐渐缩小,且所述滚轮包括大径滚轮和小径滚轮,所述大径滚轮和所述小径滚轮相互交错布置,所述大径滚轮的端部设有凹部,所述小径滚轮的端部的一部分伸入所述大径滚轮的凹部内。可选的,所述旋转构件包括轮毂、弹性减震构件以及多个支承构件,各所述支承构件围绕所述轮毂的周向均匀设置,各所述滚轮分别安装于相应的支承构件上;所述支承构件包括支承基座,所述轮毂具有外圆周面,所述弹性减震构件夹设在所述支承构件的支承基座与所述轮毂的外圆周面之间。可选的,所述支承基座包括支承基板和连接孔座,且所述连接孔座从所述支承基板的底面凸出,所述弹性减震构件具有外环面和内环面,所述外环面上设有凹形槽,所述连接孔座卡设于所述凹形槽中,所述内环面贴紧所述轮毂的外圆周面。可选的,所述支承构件包括支撑条,所述安装座设于所述支撑条的端部,所述中心支撑轴与所述支撑条相垂直,所述支撑条沿所述轮毂的径向设置,或所述支撑条与所述轮毂的径向相交叉并形成锐角。可选的,所述旋转构件包括有第一侧向限制构件和第二侧向限制构件,所述支承构件夹设在所述第一侧向限制构件和所述第二侧向限制构件之间,且所述支承构件包括有连接孔座,各所述支承构件均通过其连接孔座与所述第一侧向限制构件和所述第二侧向限制构件固定连接。可选的,所述轮毂中间位置设置有中间限制构件,所述弹性减震构件设为两个,将两个所述弹性减震构件分别记为第一弹性减震构件和第二弹性减震构件,所述第一弹性减震构件夹设在所述中间限制构件和所述第一侧向限制构件之间,所述第二弹性减震构件夹设在所述中间限制构件和所述第二侧向限制构件之间。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上述的全向移动轮。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全向移动轮包括能够绕车轴旋转的旋转构件以及多个安装于所述旋转构件上的滚轮,各所述滚轮通过滚动轴承和中心支撑轴安装于旋转构件的安装座,由此,能够在滚动轴承的作用下实现滚轮的顺畅滚动,不易造成零部件之间的相互磨损,而且,由于中心支撑轴是通过滚动轴承的转动传递来实现转动,而滚轮固定连接在中心支撑轴上,因而,滚轮不易发生松脱,其结构可靠性较高。此外,本技术各所述滚轮的外轮廓配置在以所述车轴为中心的同一圆周上,从而,全向移动轮一方面能够使车辆沿其直进方向行进,另一方面通过所述滚轮的作用还能够使车辆沿与所述直进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进而能够实现全方位移动,使得车辆移动更为灵活,该全向移动轮的结构设计新颖巧妙。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全向移动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全向移动轮在卸掉第一侧向限制构件后的装配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全向移动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全向移动轮的第一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全向移动轮的第二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全向移动轮的支承构件、中心支撑轴以及滚动轴承之间的装配结构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滚轮与安装座组装体的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弹性减震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装配有另外一种弹性减震构件的全向移动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所示全向移动轮的弹性减震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9所示全向移动轮的支承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装配有弹性减震部件的全向移动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2所示的全向移动轮在卸掉第一侧向限制构件后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弹性减震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全向移动轮的一种变型结构的示意图。图16是图15所示的全向移动轮的剖视图。图17是图15所示全向移动轮的支承构件、中心支撑轴以及滚动轴承之间的装配结构图。图18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未装配弹性减震构件的全向移动轮的剖视图。图19是图18所示全向移动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0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采用链条来进行结构固定的全向移动轮的整体结构图。图21是图20所示全向移动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旋转构件,11、轮毂,111、外圆周面,112、中间限制构件,113、环形构件,12、弹性减震构件,121、减震孔,122、弹性支撑肋,123、凹形槽,124、弹性圈本体,1201、第一弹性减震构件,1202、第二弹性减震构件,12a、弹性减震部件,125、套筒,126、减震幅条,1261、第一幅条部,1262、第二幅条部,127、环套,1271、卡槽,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辆及其全向移动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向移动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绕车轴旋转的旋转构件以及多个安装于所述旋转构件上的滚轮,所述旋转构件包括多个安装座,各所述滚轮通过滚动轴承安装于相应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有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的中央穿设有中心支撑轴,所述滚动轴承的内圈与所述中心支撑轴固定套接,所述安装通孔的孔壁与所述滚动轴承的外圈固定套接,所述滚轮与所述中心支撑轴固定连接,且所述滚轮可围绕所述中心支撑轴的中心轴线自由旋转,各所述中心支撑轴的中心轴线均设置在与所述车轴正交的平面内,且所述中心支撑轴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旋转构件的径向相交叉,使各所述滚轮的外轮廓配置在以所述车轴为中心的同一圆周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向移动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绕车轴旋转的旋转构件以及多个安装于所述旋转构件上的滚轮,所述旋转构件包括多个安装座,各所述滚轮通过滚动轴承安装于相应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有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的中央穿设有中心支撑轴,所述滚动轴承的内圈与所述中心支撑轴固定套接,所述安装通孔的孔壁与所述滚动轴承的外圈固定套接,所述滚轮与所述中心支撑轴固定连接,且所述滚轮可围绕所述中心支撑轴的中心轴线自由旋转,各所述中心支撑轴的中心轴线均设置在与所述车轴正交的平面内,且所述中心支撑轴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旋转构件的径向相交叉,使各所述滚轮的外轮廓配置在以所述车轴为中心的同一圆周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向移动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安装座均安装有两个所述滚动轴承,所述安装座的安装通孔内设有两个相背设置的安装凹位,两个所述滚动轴承分别安装于相应的安装凹位中,所述中心支撑轴穿过两个所述滚动轴承,且两个所述滚动轴承的内圈分别固定套接所述中心支撑轴,所述滚轮包括第一轮部和第二轮部,所述第一轮部和所述第二轮部分别设于所述安装座的两侧,且所述第一轮部和所述第二轮部分别固定连接所述中心支撑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向移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支撑轴的中间设有环形凸部,两个所述滚动轴承的内圈分别固定套接所述环形凸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向移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的外轮廓的曲率与以所述车轴为中心的圆的曲率相一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向移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与所述中心支撑轴之间以螺纹连接方式实现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全向移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旋转构件的径向相交叉并形成锐角;所述滚轮具有大径端和小径端,且所述滚轮的直径沿所述大径端至所述小径端逐渐减小,所述滚轮的大径端设有凹部,将两个相邻的所述滚轮分别记为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小径端的一部分伸入所述第二滚轮大径端的凹部内。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全向移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吴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