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低压缩比轧制的连铸坯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23224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1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是钢铁冶炼技术领域的一种用于低压缩比轧制的连铸坯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一定过热度的钢水通过浸入式水口注入到结晶器内,在结晶器外壁冷却水的热交换作用下使结晶器内钢水结晶,形成外壁凝固,内部未凝固的连铸坯;然后将该连铸坯按一定拉速从结晶器内拉出,然后送入二冷区和空冷区进行冷却;最后在凝固末端采用重压下技术进行轧制,压下辊设置5~8个,其中最后1~2个为渐变形凸形辊,其余为平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合理的钢水过热度、连铸拉速,以及调整重压下压下辊的压下量及压下分配,实现了对铸坯中心质量的有效控制,所生产的连铸坯,在压缩比为3~5时,探伤合格率可达到95%以上。

A production method for continuous casting billet used in low compression ratio rol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低压缩比轧制的连铸坯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冶炼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低压缩比轧制的连铸坯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材料安全要求越来越高,钢铁产品探伤的比例也越来越高。生产中,通常要求轧制后的钢材压缩比大于5以上,以保证轧制后钢材探伤合格。而对于低压缩比生产钢材,往往铸坯中心部位由于疏松、缩孔导致探伤不合格。因此,需要研发低压缩比的钢铁产品生产技术。低压缩比情况下,铸坯中心疏松、缩孔很难通过轧制焊合。对于本专利技术涉及到的连铸坯断面为360mm×450mm的铸坯,一般缺陷直径≥3mm,采用φ2.0mm平底孔探伤,探伤合格率低于80%。现有技术中有一些弥补该缺陷的方法,比如CN106001476A,该专利具体涉及一种连铸坯两阶段连续动态重压下的方法,但是未考虑到连铸过程拉速的控制。采用重压下技术的重要条件就是匹配合理的拉速,确保凝固终点处于合理的控制区域,保证各压下辊能有效发挥压下功能,弥补铸坯中心疏松和中心缩孔。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新的生产方法来提高低压缩比轧制的连铸坯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低压缩比生产钢材容易导致铸坯中心疏松、缩孔等问题,以及现有重压下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低压缩比轧制的连铸坯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a、将过热度为15~40℃的钢水通过浸入式水口注入到结晶器内,在结晶器外壁冷却水的热交换作用下使结晶器内钢水结晶,形成外壁凝固,内部未凝固的连铸坯;b、将该连铸坯按0.40~0.60m/min的拉速从结晶器内拉出,然后送入二冷区和空冷区进行冷却;c、在凝固末端采用重压下技术进行轧制,压下辊设置5~8个,其中最后1~2个为渐变形凸形辊,其余为平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低压缩比轧制的连铸坯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a、将过热度为15~40℃的钢水通过浸入式水口注入到结晶器内,在结晶器外壁冷却水的热交换作用下使结晶器内钢水结晶,形成外壁凝固,内部未凝固的连铸坯;b、将该连铸坯按0.40~0.60m/min的拉速从结晶器内拉出,然后送入二冷区和空冷区进行冷却;c、在凝固末端采用重压下技术进行轧制,压下辊设置5~8个,其中最后1~2个为渐变形凸形辊,其余为平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低压缩比轧制的连铸坯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步骤a中钢水过热度控制在20~3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低压缩比轧制的连铸坯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步骤b中连铸拉速控制在0.45~0.55m/min。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亮陈天明黎建全杨文中李红光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