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桥梁用钢铸坯质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129743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05: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桥梁用钢铸坯质量的方法,包括冶炼,连铸,加热及冷却步骤,连铸步骤中,控制中包温度高于液相线15~20℃范围,控制拉速为0.8~0.9m/min;冷却步骤中,二冷段配水:足辊段冷却水量为80~230L/min,垂直段冷却水量为60~120L/min,弯曲段水量外弧为45~55L/min,弯曲段水量内弧为30~40L/min,矫直段冷却水量外弧为75~80L/min,矫直段冷却水量内弧45~50L/min。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连铸时,通过中间包流场优化,配合相应的二冷段冷却工艺从而保证铸坯表面及芯部质量,解决了连铸坯中心疏松、角部缺陷以及铸坯大型夹杂超标引起探伤不合格的问题,大幅降低了成本。

Method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steel billet for brid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高桥梁用钢铸坯质量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技术,具体地指一种提高桥梁用钢铸坯质量的方法。
技术介绍
桥梁用钢在追求高强度、高韧性的同时,将屈强比作为一项重要的性能指标。钢的屈强比低,意味着钢结构具有高的硬化指数和高均匀伸长率,一般都通过控制冷却工艺来实现,组织中软硬相兼顾,但是工艺窗口很窄,同时还要兼顾钢板Z向性能,因此,原始钢坯质量对下工序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铸坯内部夹杂物越少,偏析程度越低,气体含量越少,越有利于下工序控轧控冷后获得较低的屈强比、高的韧塑性以及厚度方向性能,同时提高钢板轧后探伤合格率。然而,目前的桥梁用钢生产工艺在获得高强度和高韧性的同时,难以兼顾低屈强比和钢板Z向性能,进而导致铸坯质量不高,连铸坯中心疏松、容易存在角部缺陷以及铸坯大型夹杂超标等问题,增加了生产成本。中国专利申请CN105506450A公开了一种抗震耐候桥梁钢及其制造工艺,该抗震耐候桥梁钢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C:0.04~0.08%,Si:0.15~0.30%,Mn:0.80~1.50%,P≤0.010%,S≤0.008%,Cu:0.20~0.45%,Cr:0.30~0.50%,Ni: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提高桥梁用钢铸坯质量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桥梁用钢铸坯质量的方法,包括冶炼,连铸,加热及冷却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铸步骤中,控制中包温度高于液相线15~20℃,控制拉速为0.8~0.9m/min;所述冷却步骤中,二冷段配水:足辊段冷却水量为80~230L/min,垂直段冷却水量为60~120L/min,弯曲段水量外弧为45~55L/min,弯曲段水量内弧为30~40L/min,矫直段冷却水量外弧为75~80L/min,矫直段冷却水量内弧45~50L/mi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桥梁用钢铸坯质量的方法,包括冶炼,连铸,加热及冷却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铸步骤中,控制中包温度高于液相线15~20℃,控制拉速为0.8~0.9m/min;所述冷却步骤中,二冷段配水:足辊段冷却水量为80~230L/min,垂直段冷却水量为60~120L/min,弯曲段水量外弧为45~55L/min,弯曲段水量内弧为30~40L/min,矫直段冷却水量外弧为75~80L/min,矫直段冷却水量内弧45~50L/min。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桥梁用钢铸坯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铸步骤中,对凝固末端采用液芯压下工艺并配以电磁搅拌连铸成板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提高桥梁用钢铸坯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铸步骤中,液芯压下5~10mm,电磁搅拌电流为440~460A,频率为5~8HZ。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提高桥梁用钢铸坯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中波邹德辉程吉浩童明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