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遵义医学院专利>正文

淫羊藿次苷Ⅱ在制备抗乙型肝炎病毒产品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28846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06:22
本发明专利技术申请公开了淫羊藿次苷Ⅱ在制备抗乙型肝炎病毒产品中的应用,通过体外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细胞模型实验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了所述的淫羊藿次苷Ⅱ能抑制乙肝病毒表面抗原、e抗原的表达,能抑制乙肝病毒DNA的复制;通过HBV感染小鼠模型从体内进行研究,显示所述的淫羊藿次苷Ⅱ能够降低HBV感染小鼠血清中HBsAg、HBeAg和HBV DNA水平。证明淫羊藿次苷Ⅱ有明显的抗乙肝病毒的作用,可用于制备抗乙肝病毒感染所致相关疾病的药物。

The application of Epimedium II in the preparation of anti HBV product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icariside II in the preparation of anti hepatitis B virus products,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hepatitis B virus in vitro infection cell model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icariside II can inhibit 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 e antigen expression, can inhibit the replication of the hepatitis B virus DNA; the mouse model of HBV infection was studied in vivo, icariside II showed the can reduce serum HBsAg, HBeAg and HBV DNA level HBV infection. It is proved that Epimedium II has an obvious anti HBV effect and can be used to prepare drugs related to HBV inf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淫羊藿次苷Ⅱ在制备抗乙型肝炎病毒产品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中药制药领域,涉及中草药淫羊藿中的特异单体淫羊藿次苷Ⅱ在制备药物组合物中的应用,尤其是淫羊藿次苷Ⅱ在制备抗乙型肝炎病毒产品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相关性疾病已成为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针对乙肝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有核苷类似物及干扰素。这些药物虽有一定疗效,但也存在不良反应,而且针对核苷类似物的耐药性也逐渐增加。因此,新型抗HBV药物的研究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中药淫羊藿(EpimediumbrevicornuMaxim)别名仙灵脾、千两金、放杖草等,为小檗科淫羊藿属植物,普遍分布于我国贵州、四川、辽宁、江西、陕西、湖南、湖北等地。淫羊藿最早记载见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其应用历史悠久,据记载,淫羊藿的主要功效有补肾壮阳、祛风除湿等。现代研究表明,淫羊藿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乳房肿块、高血压等疾病,还有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延缓衰老、防治神经性疾病等作用。现有技术如CN201510620180.8公开的一种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淫羊藿次苷Ⅱ在制备抗乙型肝炎病毒产品中的应用

【技术保护点】
淫羊藿次苷Ⅱ或它们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或治疗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疾病的产品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淫羊藿次苷Ⅱ或它们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或治疗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疾病的产品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欢肖冬焱刘正芸罗果龚其海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