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晓冬专利>正文

非那西丁在制备检测肝癌高危人群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6601 阅读:3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用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非那西丁(phenacetin)的一种新用途,即非那西丁在制备检测肝癌高危人群药物中的应用。目前,还没有一种用于检测肝癌高危人群的药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非那西丁在制备检测肝癌高危人群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非那西丁为口服制剂或注射剂,所述的肝癌高危人群是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的慢性肝病病人,或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本发明专利技术经实验证明,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的慢性肝病病人或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中,非那西丁氧位去乙基代谢为高活性者,如果其代谢非那西丁代谢产物醋氨酚的硫酸结合Ⅱ相反应也呈高活性,为肝癌高危人群。而非肝癌高危的慢性肝病病人,其非那西丁氧位去乙基代谢为低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药物
,具体涉及非那西丁 (phenacetin)的一 种新用途,即非那西丁在制备检测肝癌高危人群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世界上肝脏疾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仅乙型肝炎病毒携带 者就高达一亿多人,占我国总人口的10%以上。每年有100万新生儿由于母婴垂直传播,可能会感染乙肝病毒。最近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是全球肿瘤发病的第五位,每年新发病人数大约56.4万人。而 在我国,每年新发病的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病人就有30万人左右,占全球肝 细胞肝癌发病率的半数以上,已成为癌症死亡原因的第一位。大量的研究 资料显示,慢性乙型肝炎导致的肝硬化和肝纤维化是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 癌前期病变。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的慢性肝病病人中,转变成肝细胞肝癌的年 危险率为3%左右。80%以上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虽然各项肝脏功能都 正常,临床上也没有肝脏功能损害的表现,但其患肝癌的危险比非乙型肝 炎病毒携带者高20倍以上(Ichiro Shimizu et al.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7; 13(32): 4295-4305)。这说明,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非那西丁在制备检测肝癌高危人群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非那西丁为口服制剂或注射剂,所述的肝癌高危人群是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的慢性肝病病人或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平李晓冬
申请(专利权)人:李晓冬贺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