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明慧专利>正文

鞋底和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271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鞋底和鞋。该鞋底包括至少一根金属导体,所述金属导体包括主体部分和悬空部分,所述主体部分设置于所述鞋底的内部。该鞋包括上述鞋底。通过金属导体的悬空部分,可以将鞋底与地面摩擦产生的静电场中的电荷导入到周围空气中,从而消除鞋底周围的静电场。通过在鞋底设置该金属导体,可以消除该静电场,降低人在行走时,该静电场带来的阻力,最终达到省力的效果;并且,通过该金属导体的导热性能,能够将鞋底上因摩擦产生的热量导出,从而使鞋获得更好的穿着舒适度,达到足部保健的效果。(*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鞋底和鞋,特别是涉及一种能达到省力效果的鞋底 和鞋。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日常生活中人们的鞋底一般使用软体橡胶或者塑料制成,带 有这种鞋底的鞋穿起来十分舒适、柔软,但是,人在长时间行走后就会感觉 到疲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有技术从物理角度出发,将鞋底设计成符合人们 足部生理特征的形状,以通过给人们带来更加舒适的感觉,来避免人们长时 间行走所产生的疲劳感。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在于,人们行走时,鞋底与地面摩擦产生的静电场 会带来阻力,无论将鞋底设计成什么样的形状,也消除不了这种阻力,而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鞋底和鞋,以解决行走时鞋底与地面摩 擦产生的静电场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鞋底,该鞋底包括至少一根金 属导体,该金属导体包括主体部分和悬空部分,该主体部分设置于鞋底的内 部。本方案通过在鞋底上设置金属导体,使得金属导体的悬空部分与地面之 间的空气形成一个大电容,这样,当人行走时,鞋底与地面磨擦产生静电场 中的电荷通过给大电容充电,将鞋底中的电荷导入到周围空气中,^v而消除鞋底周围的静电场。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鞋,该种鞋包括上述方案中的 鞋底,本方案通过在鞋上设置该鞋底,消除了鞋与地面摩擦产生的静电场,从而解决了人在行走时静电场带来的阻力问题,最终达到了省力的效果;同 时,由于该鞋底上的金属导体还具有导热性能,能够将鞋与地面摩擦产生的 热量导出,使鞋获得更好的穿着舒适度,达到足部保健的效果。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la为本技术鞋底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lb为本技术鞋底实施例一的金属导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鞋底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鞋底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4a为本技术鞋底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图4b为本技术鞋底实施例四的后跟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鞋底实施例一如图la所示为本技术鞋底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la为一个鞋底l,在鞋底1上放置一根金属导体2,图lb为图la中 的金属导体2的结构示意图,该金属导体2包括主体部分21和悬空部分22, 该主体部分21设置于该鞋底1的内部。该金属导体2的主体部分21为折线 形状,该折线形状的折线幅度依次递减。具体地,在图la的鞋底1的上面放置一个如图lb所示的金属导体2,该 金属导体2包括主体部分21和悬空部分22。主体部分21呈折线形状。而 且靠近鞋底1内侧的主体部分21的折线幅度较大,靠近悬空部分22的导体 主体21的折线幅度较小。主体部分21被放置在鞋底内部,悬空部分22是向鞋底的侧面延伸出来并悬空放置的。由此,悬空部分22与地面之间的空气就 形成一个大电容,当人行走时,鞋底与地面磨擦产生静电场,该静电场中的 电荷就能够给该大电容进行充电,进而将静电场中的电荷导入到周围空气中, 从而消除了鞋底周围的静电场。同时,该金属导体2还具有导热性能,能够 将鞋底1上因摩擦产生的热量导出,增加了鞋底1的耐用度。主体部分21的 幅度从鞋底1的内侧到悬空部分22依次递减,通过这种结构能够使静电荷的 导出速度随着主体部分21的幅度递减而逐渐增大,从而达到更高的电荷导出 效率。同样的,也能达到更好的导热效果。通过在鞋底l上设置如图lb所示 的金属导体2,达到了消除因鞋底与地面摩擦产生的静电场的效果,同时, 也达到了消除鞋底与地面之间摩擦产生的热量的效果。 本技术鞋底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也为一个鞋底l,与实施例一中图la相比所不同的是,在 本实施例的鞋底1上面放置有两个如图lb所示的金属导体,即为如图2所示 的金属导体2和金属导体3。金属导体2和金属导体3是相互分离放置的, 而且金属导体2的悬空部分和金属导体3的悬空部分分别位于鞋底外侧的两 侧。本实施例中的金属导体的工作原理与图lb中所示的金属导体的工作原理 相同。但是,由于放置了两个金属导体,使得在鞋底与大地之间形成更大的 电容,因此充电效果更好,消除静电场的效率也更高,同时导出鞋底上热量 的效果也更好。本技术鞋底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仍然为一个鞋底1,与实施例二的图2相比,相同的是鞋 底1上也放置有两个如图lb所示的金属导体,即为金属导体2和金属导体3。 不同的是,金属导体2的主体部分和金属导体3的主体部分是连接在一起的, 金属导体2的悬空部分和金属导体3的悬空部分分别向鞋底的两侧延伸出去。 实施例三中图3所示的金属导体放置形式与实施例二中图2所示的金属导体 的放置形式的工作原理相同,这里不再赘述。但是,图3所示的金属导体放置形式在去除静电场时更集中,效果更好。需要说明的是,金属导体的放置方式和放置数量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所给出的方式和数量,无论怎样放置,金属导体的工作原理都是相同的;放置 的金属导体的数量越多,消除电荷的效率越高,导出热量的效果也越好。 本技术鞋底实施例四如图4a所示为一个鞋底1的结构示意图,鞋底1上包括鞋底前部11和 后跟部12,鞋底前部11和后跟部12之间形成了一个空间13。后跟部12设 置有一个金属导体2。如图4b所示为该鞋底1的后跟部12的结构剖面图,在该鞋底1的后跟 部12上放置一个如图lb所示的金属导体2,该金属导体2包括主体部分 21和悬空部分22。主体部分21呈折线形状。主体部分21被放置在后跟部 12的内部,悬空部分22位于该后跟部12与鞋底前部ll所构成的空间13内 侧。而且靠近后跟部12内部的主体部分21的折线幅度较大,靠近悬空部分 22的主体部分21的折线幅度较小。具体的,如图4b所示,该金属导体2工作的原理和所起的作用与实施例 一中图lb所示的金属导体的工作原理和作用是相同的,但是本实施例四采用 的鞋底结构与上述实施例采用的鞋底结构是有区别的,如图4a所示,该区别 主要体现在鞋底的后跟部12和鞋底前部11之间形成的空间13,当人行走时, 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产生的静电场在该空间13中是较为集中的,因此消除 该空间13中的静电场也是很有意义的。通过在鞋底的后跟部12内放置了金 属导体2,则金属导体2的悬空端22与地面之间的空气形成了大电容,从而 破坏了该空间13中的静电场。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只给出了金属导体位 于后跟部的方案,而事实上,在后跟部也可以放置更多的金属导体,而且也 可以在鞋底前部11上如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案放置更多的金属导体,这些金属 导体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不再赘述。但是,金属导体的数量越多,其消除 静电场的效率也越高,导热效果也越好。而且在鞋底前部11和后跟部12处都放置金属导体的方法能够达到对鞋底周围的静电场和鞋底上的热量消除得 更加彻底的效果。一种带有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鞋底的鞋,通过金属导体消除人们行走时鞋 底与地面摩擦所产生的静电场,解决了静电场给人们行走时带来的阻力问题,从而达到了省力的效果,大大减轻了人们行走时的疲劳感;通过金属导体的 导热性能,能够去消除鞋和地面摩擦产生的热量,提高了人们行走时的舒适 度,达到足部保健的效果。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 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鞋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根金属导体,所述金属导体包括主体部分和悬空部分,所述主体部分设置于所述鞋底的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鞋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根金属导体,所述金属导体包括主体部分和悬空部分,所述主体部分设置于所述鞋底的内部。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分为折线形状, 所述折线形状的折线幅度依次递减。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导体设置于 所述鞋底的前部。4、 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征庆
申请(专利权)人:赵明慧毕征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