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控制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0217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4 0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式控制箱,属于电气设备领域。它解决了如何收纳连接线缆并使其使用更方便寿命更长的问题。本移动式控制箱包括控制箱本体、外接线缆和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控制箱本体上的线缆容纳箱,所述线缆容纳箱包括箱体、转轴、手柄,所述箱体上开有两个供所述外接线缆通过的通孔,所述转轴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箱体的两侧壁上,所述转轴的一端伸出所述箱体外并与所述手柄固定连接,所述手柄可以控制所述转轴转动使所述外接线缆缠绕在所述转轴上。另外,箱体的内壁上还设有供外接线缆进出的导向管,所述导向管内设有毛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起到防尘的效果,提高外接线缆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控制箱
本技术属于电气设备领域,涉及一种移动式控制箱,特别是一种移动式控制箱的电线收纳机构。
技术介绍
增压泵站是水利系统主要设施之一,在给水工程中普遍使用。随着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将变频技术和工业以太网引入增压泵站控制后,大多数增压泵站都实现了自动控制。增压泵站大多安装在室外,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突发故障,如自动控制系统遭遇雷击等。由于自动控制系统维修排出故障时间的不确定性,一旦增压泵站自动控制系统故障,增压泵就不能正常工作。为了在自动控制系统维修期间不影响泵站的正常工作,就需要接入备用控制系统。由于控制系统成本较高,还占用空间,不可能在每一个泵站都配备备用控制系统,而是在维修部配备移动式控制箱,这样当控制系统需要维修时,只需要将移动式控制箱携带过去与设备连接即可。由于增压泵控制系统涉及动力、数据采集、信号控制和数据通信等,移动式控制箱上设置的连接线缆会较多,而且为了适用不同环境,连接线缆往往会余留较长的长度。这样,连接线缆在使用时往往用不到全部长度,造成线缆散乱地散落在地面上,使人行走不方便,视觉上也给人一种杂乱的感觉,由于线缆使用时会与地面接触,沾染灰尘,使用完后还需要清理,而且线缆在不使用时直接外挂在控制箱外,存放使用都很不方便,也容易造成其相互缠绕,还容易与其他物体发生刮擦等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移动式控制箱,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收纳外接线缆,使其使用更方便寿命更长。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移动式控制箱,包括装有控制设备的控制箱本体,所述控制箱本体连接有外接线缆,还包括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控制箱本体上的线缆容纳箱,所述线缆容纳箱包括箱体、转轴、手柄,所述箱体上开有两个供所述外接线缆通过的通孔,所述转轴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箱体的两侧壁上,所述转轴的一端伸出所述箱体外并与所述手柄固定连接,所述手柄可以控制所述转轴转动使所述外接线缆缠绕在所述转轴上。本技术设置线缆容纳箱,外接线缆缠绕在箱体内的转轴上,直接将线缆容纳箱固定到控制箱本体上即可,使外接线缆不与外界接触,能够起到保护外接线缆的作用,延长外接线缆的使用寿命。使用时,我们只需要取下线缆容纳箱,再拉出外接线缆即可,还可以按照实际所需控制拉出的外接线缆长度,使线路更整洁,而且用完后,只需转动手柄就可以将外接线缆收回线缆容纳箱,以备下次使用,简单方便。在上述的移动式控制箱中,所述箱体内还设有两个导向管,每个所述导向管分别与一个所述通孔连通,所述导向管内壁上设有毛刷。通过导向管,外接线缆能够更顺畅地进出线缆容纳箱,既使外接线缆连接控制箱本体和外接设备的两端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它们相互纠缠。导向管内设置毛刷,使外接线缆进出时都能够与毛刷接触,能够清洁外接线缆外表上的灰尘等污染物,防止外接线缆外表的绝缘体被腐蚀,延长了外接线缆的使用寿命。而且毛刷的设置还起到了封闭导向管的效果,避免了灰尘杂质等物体进入线缆容纳箱内,使箱体内更整洁。在上述的移动式控制箱中,所述导向管上具有弧形段,所述弧形段通过所述导向管弯折而成。弧形段的设计,既增加导向管的长度,又使外接导线通过时与毛刷接触的压力更大,毛刷对其的清洁效果更强,而且弧形段的设计也使其封闭导向管的效果更好,灰尘更难进入箱体内,对外接线缆的保护也就更好。在上述的移动式控制箱中,所述转轴上还设有线缆固定卡扣,所述线缆固定卡扣上具有与所述外接线缆配合的弧形卡口。线缆固定卡扣可以将外接线缆的中段固定到转轴上,使转轴转动回收外接线缆时避免与其发生相对较滑动,回收效率更高,更稳定。在上述的移动式控制箱中,所述转轴上还套设有卷簧,所述卷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转轴和所述箱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一端还设有棘轮,所述箱体上设有与所述棘轮配合的棘爪,所述棘轮和棘爪能够卡住所述转轴,防止所述卷簧复位。在转轴上设置卷簧,能够减少回收外接线缆时的操作,只需要松开棘轮上的棘爪,即可通过卷簧自身的弹力,驱动转轴转动,将外接线缆收回到箱体内。棘轮棘爪的设计,在外接线缆使用时还能够起到锁定转轴的作用,防止卷簧驱动转轴回转,将外接线缆拉回箱体内。在上述的移动式控制箱中,所述主轴位于箱体内的两端分别设有挡板。主轴上设置的挡板能够有效地将外接线缆与箱体的侧壁分隔开来,避免转轴转动时外接线缆与箱体侧壁发生滑动摩擦,保护了外接线缆不会受到磨损,延长了外接线缆的使用寿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采用线缆容纳箱来放置外接线缆,使用和存储都更方便,存储时能使其与外界隔绝,避免外力的损坏和防止灰尘污染,延长使用寿命。2、本技术导向管的设计,使外接线缆进出箱体时都能够自动对其进行清洁,使外接线缆更干净整洁,延长了使用寿命。3、本技术操作简单,通过卷簧和棘轮的设计,回收整理外接线缆更简单,使用更方便,效率更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一中导向管的剖视图;图4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A部的放大图。图中,1、控制箱本体;2、外接线缆;3、线缆容纳箱;4、箱体;5、转轴;51、挡板;52、线缆固定卡扣;6、导向管;61、毛刷;62、弧形段;7、手柄;8、卷簧;9、棘轮;91棘爪。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控制箱本体1、外接线缆2和线缆容纳箱3,控制箱本体1内装有控制设备并与外接线缆2连接。如图2所示,转轴5通过轴承转动地安装于线缆容纳箱3箱体4的两侧壁上,转轴5的一端穿过侧壁伸出箱体4外并与手柄7固定连接,两个盘状的挡板51分别固定于箱体4内转轴5上的两端并与距离最近的侧壁保持5-20mm的距离。箱体4的内壁上设有两个连通箱体4内外的导向管6,导向管6内设有环绕管壁的毛刷61,毛刷61能够与通过导向管6的外接线缆2紧密接触。位于转轴5中段外表面上的线缆固定卡扣52通过其弧形卡口可以将外接线缆2固定到转轴5上,再通过手柄7转动转轴5将外接线缆2缠绕到转轴5上。另外箱体4的外表上还具有挂钩或卡扣,这样在保存外接线缆2时可以将线缆容纳箱3固定到控制箱本体1上。作为优选方案,如图3所示,导向管6可以弯折形成弧形段62,这样既增加了导向管6的长度,增加了毛刷61与外接线缆2的接触面积,使外接线缆2的表面清洁效果更好,而且进出导向管6时,外接线缆2会施加给弧形段62侧壁一定的压力,使毛刷61对其的清洁效果更好。而且弧形的设计使空气更难在导向管6内流通,避免更多的灰尘进入箱体4内。实施例二如图4、5所示,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基本相同,其区别之处在于,转轴5上挡板51与相邻的侧壁之间还套设有卷簧8,卷簧8的两端分别与转轴5和箱体4的侧壁固定连接,转轴5的端部还固设有棘轮9,箱体4的侧壁上设有与其相配合的棘爪91。这样,将外接线缆2拉出线缆容纳箱3后棘爪91会卡住棘轮9,避免卷簧8驱动转轴5回动,而且当需要收纳外接线缆2时,只需要拨开棘爪91,卷簧8就能够驱动转轴5回转,将外接线缆2拉回箱体4内,简单方便。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移动式控制箱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式控制箱,包括装有控制设备的控制箱本体(1),所述控制箱本体(1)连接有外接线缆(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控制箱本体(1)上的线缆容纳箱(3),所述线缆容纳箱(3)包括箱体(4)、转轴(5)、手柄(7),所述箱体(4)上开有两个供所述外接线缆(2)通过的通孔,所述转轴(5)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箱体(4)的两侧壁上,所述转轴(5)的一端伸出所述箱体(4)外并与所述手柄(7)固定连接,所述手柄(7)可以控制所述转轴(5)转动使所述外接线缆(2)缠绕在所述转轴(5)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控制箱,包括装有控制设备的控制箱本体(1),所述控制箱本体(1)连接有外接线缆(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控制箱本体(1)上的线缆容纳箱(3),所述线缆容纳箱(3)包括箱体(4)、转轴(5)、手柄(7),所述箱体(4)上开有两个供所述外接线缆(2)通过的通孔,所述转轴(5)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箱体(4)的两侧壁上,所述转轴(5)的一端伸出所述箱体(4)外并与所述手柄(7)固定连接,所述手柄(7)可以控制所述转轴(5)转动使所述外接线缆(2)缠绕在所述转轴(5)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4)内还设有两个导向管(6),每个所述导向管(6)分别与一个所述通孔连通,所述导向管(6)内壁上设有毛刷(6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控制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龙边疆陈苏秧周海丹吴圣良韩非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