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后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0217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4 0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后壳。其中,移动终端后壳包括壳体、隔断条和装饰层。壳体具有外表面和内表面,壳体上开设有缝隙,缝隙贯穿外表面和内表面;隔断条嵌设于缝隙内,且隔断条与壳体固定连接;装饰层覆盖于隔断条的靠近外表面的一侧,且装饰层与壳体固定连接;被装饰层覆盖的隔断条的颜色与外表面的颜色的色差值ΔE的范围为0~2.5,装饰层的厚度为7微米~45微米。上述移动终端后壳,通过在隔断条的靠近外表面的一侧设置装饰层,使得被装饰层覆盖的隔断条的颜色与壳体的外表面的颜色的色差值ΔE的范围为0~2.5,就能够使得移动终端后壳的外观近似一体成型,从而提升了移动终端后壳的整体性和美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后壳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后壳。
技术介绍
移动终端(手机、平板等)的后壳一般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为避免金属后壳对移动终端的信号发送或接收产生屏蔽,需要在后壳上开设缝隙。缝隙一般采用塑胶材料填充。后壳的金属部分一般可以通过表面处理工艺(例如阳极氧化处理)以提高后壳的使用性能和美观性,但缝隙内的塑胶部分不能直接作表面处理,由此造成后壳的金属部分和塑胶部分的颜色不一致,影响了后壳的外观的整体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移动终端的后壳的金属部分与塑料部分颜色不一致的问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后壳。一种移动终端后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材质为金属,所述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外表面和内表面,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缝隙,所述缝隙贯穿所述外表面和所述内表面;隔断条,所述隔断条的材质为绝缘材料,所述隔断条嵌设于所述缝隙内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及装饰层,覆盖于所述隔断条的靠近所述外表面的一侧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被所述装饰层覆盖的所述隔断条的颜色与所述外表面的颜色的色差值ΔE的范围为0~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缝隙包括靠近所述内表面的第一容置槽和靠近所述外表面的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与所述第二容置槽连通;所述隔断条位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所述装饰层位于所述第二容置槽内,所述装饰层的靠近所述外表面的表面与所述外表面齐平。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饰层还覆盖于所述壳体的所述外表面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断条的材质为塑胶;所述装饰层包括粘接层和色漆层,所述粘接层粘附于所述隔断条的靠近所述外表面的一侧,所述色漆层粘附于所述粘接层的靠近所述外表面的一侧,被所述色漆层覆盖的所述隔断条的颜色与所述外表面的颜色的色差值ΔE的范围为0~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饰层还包括强化层,所述强化层粘附于所述色漆层的靠近所述外表面一侧,所述强化层的材质为透明材料。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饰层的厚度为7微米~50微米。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饰层的厚度为8微米~45微米。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粘接层的厚度为3微米~9微米。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粘接层的厚度为7.5微米~8.5微米。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色漆层的厚度为3微米~9微米。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色漆层的厚度为7.5微米~8.5微米。一种移动终端后壳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膜载体上加工装饰层以制备贴膜;将所述贴膜粘附于隔断条的靠近所述移动终端后壳的外表面一侧,以使所述装饰层与壳体固定连接,被所述装饰层覆盖后的所述隔断条的颜色与所述的外表面的颜色的色差值ΔE的范围为0~2.5;以及撕离所述膜载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膜载体上涂覆装饰层以制备贴膜的步骤包括:在所述膜载体上涂覆色漆层,所述色漆层的厚度为3微米~9微米;以及在所述色漆层的背离所述膜载体的表面上涂覆粘接层,所述粘接层的厚度为3微米~9微米。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膜载体的表面上涂覆色漆层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在所述膜载体的表面上涂覆强化层,使所述强化层位于所述色漆层和所述膜载体之间,所述强化层的厚度为3微米~9微米。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后壳制造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外表面上开设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容置槽与所述移动终端后壳的第一容置槽连通,所述第二容置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容置槽的延伸方向相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饰层的宽度与所述第二容置槽的宽度相匹配,所述装饰层位于所述第二容置槽内,所述装饰层的靠近所述外表面的表面与所述外表面齐平。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贴膜的形状与所述外表面的形状相匹配,所述装饰层还覆盖于所述外表面上,且所述装饰层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屏幕组件和以上所述的移动终端后壳,所述移动终端后壳与所述屏幕组件固定连接。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屏幕组件和以上所述的移动终端后壳的制造方法制造的移动终端后壳,所述移动终端后壳与所述屏幕组件固定连接。上述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后壳,移动终端后壳的隔断条嵌设于缝隙内,通过在隔断条的靠近壳体的外表面的一侧设置装饰层,并使覆盖装饰层后的隔断条的表面的颜色与壳体的外表面的颜色的色差值ΔE的范围为0~2.5,就能够使得覆盖装饰层后的隔断条的颜色与壳体的外表面的颜色趋于一致。当隔断条为塑胶材料时,通过在塑胶部分上覆盖装饰层,就可以使得移动终端后壳的塑胶部分与金属部分不再有明显的色差,使得移动终端后壳的外观近似一体成型,从而提升了移动终端后壳的整体性和美观性。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后壳的主视图;图2为另一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后壳的主视图;图3为图1所示移动终端后壳沿A-A处的一种局部断面图;图4为图1所示移动终端后壳沿A-A处的另一种局部断面图;图5为一实施例中贴膜的断面图;图6为图1所示移动终端后壳的制造流程图;图7为图6所示步骤S100的流程图;图8为一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参考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后壳10为手机的后壳。同时参考图3,移动终端后壳10包括壳体100、隔断条200和装饰层300。壳体100的材质为金属,壳体100具有外表面110和第二表面(图未标)。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壳体100的材质为铝合金,外表面110可供用户握持,内表面与外表面110相对设置。在一实施例中,内表面的一侧可以设置屏幕组件,屏幕组件与移动终端后壳10固定连接,屏幕组件和移动终端后壳10均是移动终端的一部分。壳体100上开设有缝隙(图未标),缝隙贯穿壳体100的外表面110和内表面。在一实施例中,壳体100大致呈矩形状,壳体100的一端开设有安装孔120,安装孔120可用于摄像头组件的透光。缝隙位于壳体100的靠近安装孔120的一端,缝隙沿壳体100的宽度方向延伸,且缝隙贯穿壳体100的外表面110和内表面。在一实施例中,缝隙有两条,其中一条位于壳体100的靠近安装孔120的一端,另一条位于壳体100的另一端。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缝隙大致呈直线形,缝隙沿壳体100的宽度方向延伸。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缝隙大致呈C形,缝隙贴近壳体100的边缘,并沿壳体100的轮廓方向延伸。在一实施例中,两条缝隙大致呈双C形,缝隙位于壳体10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后壳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终端后壳,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材质的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外表面和内表面,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缝隙,所述缝隙贯穿所述外表面和所述内表面;绝缘材质的隔断条,所述隔断条嵌设于所述缝隙内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及装饰层,覆盖于所述隔断条的靠近所述外表面的一侧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被所述装饰层覆盖的所述隔断条的颜色与所述外表面的颜色的色差值ΔE的范围为0~2.5;所述装饰层的厚度为7微米~45微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后壳,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材质的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外表面和内表面,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缝隙,所述缝隙贯穿所述外表面和所述内表面;绝缘材质的隔断条,所述隔断条嵌设于所述缝隙内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及装饰层,覆盖于所述隔断条的靠近所述外表面的一侧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被所述装饰层覆盖的所述隔断条的颜色与所述外表面的颜色的色差值ΔE的范围为0~2.5;所述装饰层的厚度为7微米~45微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包括靠近所述内表面的第一容置槽和靠近所述外表面的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与所述第二容置槽连通;所述隔断条位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所述装饰层位于所述第二容置槽内,所述装饰层的靠近所述外表面的表面与所述外表面齐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还覆盖于所述壳体的所述外表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移动终端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条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斌刘孟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