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汽车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测试的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9744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测试的试验装置,包括第一汽车,第二汽车,设于第一汽车上的第一惯性导航模块和第一移动通讯模块,设于第二汽车上的第二惯性导航模块和第二移动通讯模块,计算机,与计算机连接的第三移动通讯模块和设有无线收发器的云服务器;第一汽车和第二汽车上均设有主动防撞系统,第一惯性导航模块和第一移动通讯模块电连接,第二惯性导航模块和第二移动通讯模块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高效检测汽车主动防撞系统的预测信息的准确性,为确保汽车主动防撞系统的防撞性能提供了可靠基础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汽车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测试的试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辅助驾驶系统测试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对汽车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预警效果和控制效果进行评估的用于汽车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测试的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传感器技术和主动安全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主动防撞系统等驾驶辅助系统日益成为车辆的主流技术选择方案。主动碰撞防撞系统可以对两个汽车之间的相对行驶距离和行驶速度进行检测,当发现有碰撞风险的可能性时提供声光振动对驾驶人员进行提醒,或者自行操作制动系统进行紧急制动。随着主动防撞系统的应用与普及,在开发的过程中如何去验证和测试一项关乎驾驶安全的重要控制系统的实施效果则成为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汽车主机厂的定型测试或者第三方认证性测试不能以厂商的数据为参考。而传统的汽车整车惯性导航动态状态测试是基于单车的状态跟踪,无法反馈出两个车辆的相对状态。如果需要反馈两个车辆的相对状态,则需要可以将两个车辆的动态惯性导航状态集成到一个系统上进行对比分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法对汽车的主动防撞系统的预警效果和控制效果进行评估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对汽车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预警效果和控制效果进行评估的用于汽车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测试的试验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汽车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测试的试验装置,包括第一汽车,第二汽车,设于第一汽车上的第一惯性导航模块和第一移动通讯模块电连接,设于第二汽车上的第二惯性导航模块和第二移动通讯模块,计算机,与计算机连接的第三移动通讯模块和设有无线收发器的云服务器;第一汽车和第二汽车上均设有主动防撞系统,第一惯性导航模块和第一移动通讯模块电连接,第二惯性导航模块和第二移动通讯模块电连接,第一汽车的主动防撞系统与第一移动通讯模块电连接,第二汽车的主动防撞系统与第二移动通讯模块电连接。本技术通过移动通讯技术结合惯性导航技术,解决了两个车辆的相对运动状态的监测问题,将两个车辆的惯性导航模块的运动状态传感器检测信号进行集成对比分析,形成相对速度、相对距离的检测与分析结果,与汽车主动防撞系统的相对距离报警信息预测、控制效果预期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与检测汽车主动防撞系统的产品效果。作为优选,所述主动防撞系统包括处理器、GPS定位仪、车速传感器和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处理器分别与GPS定位仪、车速传感器和超声波测距传感器电连接。处理器根据GPS定位仪、车速传感器和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检测的车辆位置、车速和车间距,对是否会撞车进行预测,并将预测信息发给云服务器。作为优选,还包括报警电路,报警电路包括蜂鸣器、限流电路、续流电感L和开关电路;蜂鸣器、限流电路、续流电感L和开关电路依次电连接,开关电路与云服务器电连接。作为优选,蜂鸣器的一端接地,蜂鸣器的另一端连接在限流电路的一端上,限流电路的另一端连接在续流电感L的一端上,续流电感L的另一端连接在开关电路的一端上,开关电路的另一端连接在电源上,开关电源的控制端连接在与非门电路的输出端上。作为优选,限流电路包括电阻R3、电阻R4、电阻R5和NPN型的三极管Q2;开关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和PNP型的三极管Q1;电阻R1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电阻R2的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VCC电源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续流电感L的一端连接,续流电感L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3的一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电阻R4的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蜂鸣器的正极连接,电阻R5的一端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蜂鸣器的正极连接,蜂鸣器的负极与GND接地端连接。作为优选,还包括报警灯,报警灯与云服务器电连接。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解决了两个车辆相对运动状态的监测问题,可高效检测汽车主动防撞系统的预测信息的准确性,为确保汽车主动防撞系统的防撞性能提供了可靠基础。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原理框图;图2是本技术的报警电路的一种电路图。图中:第一汽车1、第二汽车2、第一惯性导航模块3、第一移动通讯模块4、第二惯性导航模块5、第二移动通讯模块6、计算机7、第三移动通讯模块8、云服务器9、主动防撞系统10、报警电路11、报警灯12、蜂鸣器111、限流电路112、开关电路1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是一种用于汽车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测试的试验装置,包括第一汽车1,第二汽车2,设于第一汽车上的第一惯性导航模块3和第一移动通讯模块4,设于第二汽车上的第二惯性导航模块5和第二移动通讯模块6,计算机7,与计算机连接的第三移动通讯模块8和设有无线收发器的云服务器9;第一汽车和第二汽车上均设有主动防撞系统10,第一惯性导航模块和第一移动通讯模块电连接,第二惯性导航模块和第二移动通讯模块电连接,第一汽车的主动防撞系统与第一移动通讯模块电连接,第二汽车的主动防撞系统与第二移动通讯模块电连接。主动防撞系统包括处理器、GPS定位仪、车速传感器和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处理器分别与GPS定位仪、车速传感器和超声波测距传感器电连接。还包括报警电路11,报警电路包括蜂鸣器111、限流电路112、续流电感L和开关电路113;蜂鸣器、限流电路、续流电感L和开关电路依次电连接,开关电路与云服务器电连接。蜂鸣器的一端接地,蜂鸣器的另一端连接在限流电路的一端上,限流电路的另一端连接在续流电感L的一端上,续流电感L的另一端连接在开关电路的一端上,开关电路的另一端连接在电源上,开关电源的控制端连接在与非门电路的输出端上。限流电路包括电阻R3、电阻R4、电阻R5和NPN型的三极管Q2;开关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和PNP型的三极管Q1;电阻R1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电阻R2的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VCC电源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续流电感L的一端连接,续流电感L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3的一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电阻R4的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蜂鸣器的正极连接,电阻R5的一端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蜂鸣器的正极连接,蜂鸣器的负极与GND接地端连接。还包括报警灯12,报警灯与云服务器电连接。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第一惯性导航模块对第一汽车的运动状态进行检测,并通过第一移动通讯模块发送第一惯性导航模块检测的运动状态信息,云服务器接收信息;第二惯性导航模块对第二汽车的运动状态进行检测,并通过第二移动通讯模块发送第二惯性导航模块检测的运动状态信息,云服务器接收信息;第一汽车和第二汽车的主动防撞系统分别进行防撞预测,第一惯性导航模块和第二惯性导航模块分别发送第一汽车和第二汽车的碰撞预测信息;计算机通过第三移动通讯模块从云服务器获取第一汽车和第二汽车的运动状态信息,对第一汽车的运动状态和第二汽车的运动状态进行对比比较,分析两台车的速度、距离相对动态状态,从而与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汽车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测试的试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汽车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测试的试验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第一汽车(1),第二汽车(2),设于第一汽车上的第一惯性导航模块(3)和第一移动通讯模块(4),设于第二汽车上的第二惯性导航模块(5)和第二移动通讯模块(6),计算机(7),与计算机连接的第三移动通讯模块(8)和设有无线收发器的云服务器(9);第一汽车和第二汽车上均设有主动防撞系统(10),第一惯性导航模块和第一移动通讯模块电连接,第二惯性导航模块和第二移动通讯模块电连接,第一汽车的主动防撞系统与第一移动通讯模块电连接,第二汽车的主动防撞系统与第二移动通讯模块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测试的试验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第一汽车(1),第二汽车(2),设于第一汽车上的第一惯性导航模块(3)和第一移动通讯模块(4),设于第二汽车上的第二惯性导航模块(5)和第二移动通讯模块(6),计算机(7),与计算机连接的第三移动通讯模块(8)和设有无线收发器的云服务器(9);第一汽车和第二汽车上均设有主动防撞系统(10),第一惯性导航模块和第一移动通讯模块电连接,第二惯性导航模块和第二移动通讯模块电连接,第一汽车的主动防撞系统与第一移动通讯模块电连接,第二汽车的主动防撞系统与第二移动通讯模块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测试的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主动防撞系统包括处理器、GPS定位仪、车速传感器和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处理器分别与GPS定位仪、车速传感器和超声波测距传感器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测试的试验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报警电路(11),报警电路包括蜂鸣器(111)、限流电路(112)、续流电感L和开关电路(113);蜂鸣器、限流电路、续流电感L和开关电路依次电连接,开关电路与云服务器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汽车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测试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策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盖德朝日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