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模拟制动软管在悬架运动中包络的耐久试验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7827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5
本技术涉及软管耐久试验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模拟制动软管在悬架运动中包络的耐久试验台,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内侧设置竖向升降组件,竖向升降组件的移动端设置有基台,基台的上方设置有横向角度调节工装。该可模拟制动软管在悬架运动中包络的耐久试验台,可以通过布置角度调节,悬架跳动和转向运动二自由度模拟,逼近真实制动软管悬架运动模拟,包括通过调节两个空间布置角度模拟软管三维二自由度运动规律,通过驱动组件和升降组件模拟软管悬架运动中的转向和跳动,从而在达到通过简单的控制方式,准确模拟软管在悬架运动过程中制动开始和结束的工作状态,为软管的准确科学耐久测试提供试验平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软管耐久试验,具体为一种可模拟制动软管在悬架运动中包络的耐久试验台


技术介绍

1、制动软管,是车辆制动中重要的组成环节,负责将制动控制系统中的液压传递到车轮轮缸,让制动可靠稳定的建立,软管在车上的特征为,一端连接车身、一端连接悬架制动卡钳,会随着路面和驾驶转向的输入,随着悬架跳动和转向,因此单独模拟液压是无法准确模拟软管耐久工作状态,还需要能够模拟软管在悬架跳动和转向中的运动规律。

2、现有技术中通过传统的制动软管试验台或者简单的模拟软管工作液压,或者可以通过垂直轴向的跳动和转向简单模拟软管在悬架运动过程的包络,但是由于实车的软管在悬架运动的转向的法向和悬架跳动的方向并非平行的,这种传统模拟装置没办法准确模拟软件在悬架的运动包络,且现有技术中传统的软管试验台,为了更接近真实的悬架运动,需要通过更换复杂的模拟悬架运动机构的方式去模拟悬架运动,这种方式设计复杂成本较高,故而提出一种可模拟制动软管在悬架运动中包络的耐久试验台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传统的制动软管试验台或者简单的模拟软管工作液压,或者可以通过垂直轴向的跳动和转向简单模拟软管在悬架运动过程的包络,但是由于实车的软管在悬架运动的转向的法向和悬架跳动的方向并非平行的,这种传统模拟装置没办法准确模拟软件在悬架的运动包络,且现有技术中传统的软管试验台,为了更接近真实的悬架运动,需要通过更换复杂的模拟悬架运动机构的方式去模拟悬架运动,这种方式设计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可模拟制动软管在悬架运动中包络的耐久试验台。

3、(二)技术方案

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可模拟制动软管在悬架运动中包络的耐久试验台,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内侧设置竖向升降组件,竖向升降组件的移动端设置有基台,基台的上方设置有横向角度调节工装,横向角度调节工装的内侧铰接有连接件,连接件的外侧铰接有竖向角度调节工装,竖向角度调节工装的上方设置有平台,平台上设置有可沿着平台中心处旋转的立柱,平台的下方设置有用于传动立柱的驱动组件,立柱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软管端部固定组件和软管中部固定组件,所述框架上设置有第二软管端部固定组件,第二软管端部固定组件上可拆卸式连接有软管。

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7、优选地,所述横向角度调节工装与连接件之间通过第一螺栓连接。

8、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与竖向角度调节工装之间通过第二螺栓连接。

9、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旋转电机,所述平台的下方设置有旋转电机,平台的上方设置有减速机,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与减速机的输入端连接,减速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立柱。

10、优选地,所述第一软管端部固定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立柱靠近平台的一侧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一侧表面固安装有第一连接头,第一连接头与软管的另一端螺纹连接。

11、优选地,所述软管中部固定组件包括第二连接板,所述立柱的外部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一连接板上方的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套,软管位于连接套的内侧。

12、优选地,所述第二软管端部固定组件包括第三连接板,所述框架上固定安装有第三连接板,第三连接板上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头,第二连接头与软管的端部螺纹连接。

13、(三)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5、本技术通过设置有横向角度调节工装、连接件、竖向角度调节工装、平台、立柱、驱动组件、第一软管端部固定组件、软管中部固定组件和第二软管端部固定组件,可以通过布置角度调节,悬架跳动和转向运动二自由度模拟,逼近真实制动软管悬架运动模拟,包括通过调节两个空间布置角度模拟软管三维二自由度运动规律,通过驱动组件和升降组件模拟软管悬架运动中的转向和跳动,从而在达到通过简单的控制方式,准确模拟软管在悬架运动过程中制动开始和结束的工作状态,为软管的准确科学耐久测试提供试验平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模拟制动软管在悬架运动中包络的耐久试验台,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内侧设置竖向升降组件(13),竖向升降组件(13)的移动端设置有基台(2),基台(2)的上方设置有横向角度调节工装(3),横向角度调节工装(3)的内侧铰接有连接件(4),连接件(4)的外侧铰接有竖向角度调节工装(5),竖向角度调节工装(5)的上方设置有平台(6),平台(6)上设置有可沿着平台(6)中心处旋转的立柱(7),平台(6)的下方设置有用于传动立柱(7)的驱动组件(8),立柱(7)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软管端部固定组件(9)和软管中部固定组件(10),所述框架(1)上设置有第二软管端部固定组件(11),第二软管端部固定组件(11)上可拆卸式连接有软管(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模拟制动软管在悬架运动中包络的耐久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角度调节工装(3)与连接件(4)之间通过第一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模拟制动软管在悬架运动中包络的耐久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与竖向角度调节工装(5)之间通过第二螺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模拟制动软管在悬架运动中包络的耐久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8)包括旋转电机(81),所述平台(6)的下方设置有旋转电机(81),平台(6)的上方设置有减速机(82),旋转电机(81)的输出端与减速机(82)的输入端连接,减速机(82)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立柱(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模拟制动软管在悬架运动中包络的耐久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软管端部固定组件(9)包括第一连接板(91),所述立柱(7)靠近平台(6)的一侧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板(91),第一连接板(91)的一侧表面固安装有第一连接头(92),第一连接头(92)与软管(12)的另一端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模拟制动软管在悬架运动中包络的耐久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中部固定组件(10)包括第二连接板(101),所述立柱(7)的外部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一连接板(91)上方的第二连接板(101),第二连接板(10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套(102),软管(12)位于连接套(102)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模拟制动软管在悬架运动中包络的耐久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软管端部固定组件(11)包括第三连接板(111),所述框架(1)上固定安装有第三连接板(111),第三连接板(111)上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头(112),第二连接头(112)与软管(12)的端部螺纹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模拟制动软管在悬架运动中包络的耐久试验台,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内侧设置竖向升降组件(13),竖向升降组件(13)的移动端设置有基台(2),基台(2)的上方设置有横向角度调节工装(3),横向角度调节工装(3)的内侧铰接有连接件(4),连接件(4)的外侧铰接有竖向角度调节工装(5),竖向角度调节工装(5)的上方设置有平台(6),平台(6)上设置有可沿着平台(6)中心处旋转的立柱(7),平台(6)的下方设置有用于传动立柱(7)的驱动组件(8),立柱(7)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软管端部固定组件(9)和软管中部固定组件(10),所述框架(1)上设置有第二软管端部固定组件(11),第二软管端部固定组件(11)上可拆卸式连接有软管(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模拟制动软管在悬架运动中包络的耐久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角度调节工装(3)与连接件(4)之间通过第一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模拟制动软管在悬架运动中包络的耐久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与竖向角度调节工装(5)之间通过第二螺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模拟制动软管在悬架运动中包络的耐久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8)包括旋转电机(81),所述平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桃新房策史松源孙鹏飞周胤竹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盖德朝日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