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板装配式综合管廊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18992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18:09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建筑施工领域领域,提供了一种预制板装配式综合管廊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设计拆分、制作预制构件、施工准备、构件吊装、构件固定、构件处理、管段连接、最终成型。该制作方法通过将综合管廊设计成若干管段,并将每一个管段拆分成若干预制板,然后再将制作的各个预制板运输至施工现场,对各个预制板以及管段进行连接处理和防水处理,从而形成质量稳定达标的综合管廊,不仅降低了施工难度,而且缩短了施工周期。

A method of making prefabricated plate assembly Gallery

The invention is applicable to the field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field, production method provides a prefabricated assembly type comprehensive pipe rack,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design, production split prefabricated components and construction preparation, component hoisting, component fixation, component processing, pipe connection, eventually forming. The production method of the comprehensive pipe gallery design into several sections, and each section is split into several panels, and then making each precast transporta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site, each precast slab and pipe connection and water treatment, so as to form a stable quality standards of comprehensive pipe gallery which not only reduces the difficulty of construction, but also shorten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板装配式综合管廊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板装配式综合管廊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综合管廊多为整节段预制装配式综合管廊或混合预制装配式浇筑综合管廊。整节段预制装配式综合管廊的制备过程是将管廊舱体进行分节段预制,每节段的长度为1~2米,在完成预制制备综合管廊节段之后再通过现场拼装连接将各预制管廊节段连接为整体综合管廊后使用。采用整节段预制装配式综合管廊的优点是:各个节段一次成型,整体性好,施工周期短,现场湿作业少。但是,采用整节段预制装配式综合管廊的缺点是:整节预制完成的管廊节段的体积较大、重量较重,针对各个管廊节段的制作、运输及安装都十分困难。混合预制装配式浇筑综合管廊的制备过程是将管廊舱体进行板块化、叠合板化,在完成预制制备综合管廊的各个板块预制板之后再通过现场拼装,将各个预制板件进行现浇为整体综合管廊后使用。采用混合预制装配式浇筑综合管廊的优点是便于制作、运输及安装。采用混合预制装配式浇筑综合管廊的缺点是施工现场工序繁杂,现场湿作业多,工作量大,而且施工需要分两次浇筑,只有在底板现场浇筑完成后并具备顶板施工条件时,才能进行顶板施工,施工周期长。综合对现有技术的综合管廊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可以知道,现有技术的综合管廊制备过程存在施工困难、施工周期长等问题有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预制板装配式综合管廊的制作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综合管廊制备过程存在施工困难、施工周期长等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预制板装配式综合管廊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设计拆分,将整个综合管廊设计成若干管段,并将每一个管段拆分为顶板、底板、两个侧板以及中间板;S200、制作预制构件,于工厂内按施工要求将所述顶板、底板、两个侧板以及中间板分别浇筑成合格的预制板,并运输至安装现场;S300、施工准备,按施工要求提前开挖基坑,并进行护壁处理以及基坑整平;S400、构件吊装,按照施工要求将底板吊装至所述基坑底部,并调节至水平状态,然后,依次吊装两侧的侧板以及中间板;S500、构件固定,按施工要求对两侧的侧板以及中间板进行固定,并调节至垂直状态,然后按施工要求吊装顶板;S600、构件处理,将相邻两个预制板进行连接处理和防水处理,形成密封防水的管段;S700、管段连接,将相邻的两个管段进行连接处理和防水处理,形成装配式综合管廊;S800、最终成型,对整个综合管廊进行最后一道防水处理,并填平基坑。进一步地,所述制作预制构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201、按要求进行钢筋下料,并完成钢筋笼绑扎;S202、在工厂的生产车间组装模具,将所述钢筋笼安装在所述模具内;S203、检测所述钢筋笼以及模具是否合格;S204、检测无误后,浇筑混凝土,并振捣、修面,养护预制的构件;S205、将所述预制构件养护至施工要求的强度,脱模,并运输至指定地点静置;S206、按要求将合格的预制构件装车,运输至安装现场。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01以及S202还可以替换为以下步骤:S201′、于工厂的生产车间内组装模具,S202′、在模具内按要求进行钢筋下料,并完成钢筋笼绑扎。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00还可以替换为以下步骤:S300′、施工准备,按施工要求提前开挖基坑,并进行基础处理以及基坑整平。进一步地,所述相邻两个预制板之间以及相邻两个管段之间均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处理。进一步地,所述相邻两个预制板之间以及相邻两个管段之间均通过密封防水件进行防水处理。进一步地,所述两侧的侧板以及中间板均通过斜撑进行固定。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预制板装配式综合管廊的制作方法,其通过将整个装配式综合管廊设计拆分成若干管段,并将每一个管段拆分成顶板、底板、两个侧板以及中间板的预制板形式,大大降低了制作难度以及运输难度;然后通过将各个预制板以及管段进行装配,最终形成装配式综合管廊。与现有的综合管廊制作方法相比,该方法只需进行管段和预制板的连接即可,安装工序简单,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同时,该方法所需要制作的预制板无需进行二次浇注,即无需等到底板浇注完成后才能进行顶板施工,现场湿作业少,且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制板装配式综合管廊的制作方法的制作流程图;图2是管段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制作预制板的钢筋笼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预制板制作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将钢筋笼安装到模具内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在安装有钢筋笼的模具内浇筑混凝土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去模后的预制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基坑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底板吊装至基坑内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侧板以及中间板吊装至基坑内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顶板吊装至基坑内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基坑填平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制板装配式综合管廊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设计拆分→制作预制构件→施工准备→构件吊装→构件固定→构件处理→管段连接→最终成型。本实施例通过将综合管廊设计成若干管段,并将每一个管段拆分成若干预制板,然后再将制作的各个预制板运输至施工现场,对各个预制板以及管段进行连接处理和防水处理,从而形成质量稳定达标的综合管廊,不仅降低了施工难度,而且缩短了施工周期。具体的,参照图2,首先将整个综合管廊设计成若干管段1,并将每一个管段1拆分为顶板11、底板12、两个侧板13以及中间板14。使得综合管廊的建筑过程转化为在生产车间中成型制备各个预制板(即顶板11、底板12、侧板13以及中间板14),然后再将各个预制板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安装施工。由于各个预制板制作简单且运输方便,因此,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构件重量与体积大,制作、堆放、运输以及安装困难等问题。参照图3至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制作预制构件的过程。如图3所示,按要求进行钢筋下料,并完成钢筋笼2的绑扎。参照图4和图5,在生产车间组装模具3,然后将绑扎完成的钢筋笼2安装在所述模具3内。该步骤还可替换为先在工厂的生产车间内组装模具3,然后在模具3内按要求进行钢筋下料,并完成钢筋笼2绑扎。当完成钢筋笼2的绑扎以及模具3的组装后,检测所述钢筋笼2以及模具3是否合格,如果钢筋笼2的绑扎或模具3的组装不合格,需要对其进行重新绑扎或组装,直至合格为止。参照图6,当钢筋笼2以及模具3检测无误后,浇筑混凝土,并振捣、修面,养护预制的构件(这里的构件即顶板11、底板12、侧板13以及中间板14)。参照图7,当养护的预制构件达到要求的强度后,去掉模具3,将预制构件静置在指定位置进行养护。养护合格的预制构件即可装车,然后运输至安装现场进行施工。施工前,需要进行施工准备,参照图8,按施工要求提前开挖基坑4,并进行护壁处理以及基坑整平。该步骤也可替换为:按施工要求提前开挖基坑4,并对基坑4进行基础处理以及基坑整平。在吊装构件前,需要对基坑4进行测量放线,使其满足施工要求。参照图9和图10,按照施工要求将浇筑完成的底板12吊装至所述基坑4的底部,并调节至水平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预制板装配式综合管廊的制作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制板装配式综合管廊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0、设计拆分,将整个综合管廊设计成若干管段,并将每一个管段拆分为顶板、底板、两个侧板以及中间板;S200、制作预制构件,于工厂内按施工要求将所述顶板、底板、两个侧板以及中间板分别浇筑成合格的预制板,并运输至安装现场;S300、施工准备,按施工要求提前开挖基坑,并进行护壁处理以及基坑整平;S400、构件吊装,按照施工要求将底板吊装至所述基坑底部,并调节至水平状态,然后,依次吊装两侧的侧板以及中间板;S500、构件固定,按施工要求对两侧的侧板以及中间板进行固定,并调节至垂直状态,然后按施工要求吊装顶板;S600、构件处理,将相邻两个预制板进行连接处理和防水处理,形成密封防水的管段;S700、管段连接,将相邻的两个管段进行连接处理和防水处理,形成装配式综合管廊;S800、最终成型,对整个综合管廊进行最后一道防水处理,并填平基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板装配式综合管廊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0、设计拆分,将整个综合管廊设计成若干管段,并将每一个管段拆分为顶板、底板、两个侧板以及中间板;S200、制作预制构件,于工厂内按施工要求将所述顶板、底板、两个侧板以及中间板分别浇筑成合格的预制板,并运输至安装现场;S300、施工准备,按施工要求提前开挖基坑,并进行护壁处理以及基坑整平;S400、构件吊装,按照施工要求将底板吊装至所述基坑底部,并调节至水平状态,然后,依次吊装两侧的侧板以及中间板;S500、构件固定,按施工要求对两侧的侧板以及中间板进行固定,并调节至垂直状态,然后按施工要求吊装顶板;S600、构件处理,将相邻两个预制板进行连接处理和防水处理,形成密封防水的管段;S700、管段连接,将相邻的两个管段进行连接处理和防水处理,形成装配式综合管廊;S800、最终成型,对整个综合管廊进行最后一道防水处理,并填平基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板装配式综合管廊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预制构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201、按要求进行钢筋下料,并完成钢筋笼绑扎;S202、在工厂的生产车间组装模具,将所述钢筋笼安装在所述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浩文樊则森孙占琦邱勇崔燕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