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材料悬臂支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8517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14:42
本文公布了一种复合材料悬臂支撑,包括顶板、侧板和底板,所述顶板水平设置在悬臂支撑的顶端,所述顶板的上表面为步道板的安装面;所述底板倾斜设置在所述悬臂支撑的底端;所述侧板设置在所述悬臂支撑的一侧,所述侧板的底端连接所述底板的另一端,所述侧板的顶端连接所述顶板对应的端部;本申请可应用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应用本申请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实现悬臂支撑的结构优化,能够有效提高其结构强度。

A kind of composite cantilever support

This paper discloses a composite cantilever support comprises a top plate, side plate and the bottom plate, the top plate is horizontally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cantilever support,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roof is a mounting surface trail plate; the bottom plate is obliquely arranged on the cantilever support at the bottom; the side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 support the cantilever, the side of the bottom end of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plate, the top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end of the corresponding roof; this application can be used in the field of rail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existing problem in the structure optimization, to achieve the cantilever suppor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tructural streng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材料悬臂支撑
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轨道交通
,尤其是一种复合材料悬臂支撑。
技术介绍
目前,地铁疏散平台已经成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疏散平台由最初的钢结构、水泥基平台演变成复合材料平台。由于复合材料疏散平台重量轻,安装效率高等优点,使其逐渐被市场接受,并占据了主要市场份额。然而,随着近几年的使用,早期复合材料疏散平台支架安装繁琐、结构稳定性差的缺点也渐渐暴露。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近几年又出现了以水泥基支架为支撑,上面铺设复合材料面板的平台形式;但是,该方式仍然无法解决水泥基支架笨重、安装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复合材料悬臂支撑,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实现悬臂支撑的结构优化,能够有效提高其结构强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悬臂支撑,包括顶板、侧板和底板,所述顶板水平设置在悬臂支撑的顶端,所述顶板的上表面为步道板的安装面;所述底板倾斜设置在所述悬臂支撑的底端;所述侧板设置在所述悬臂支撑的一侧,所述侧板的底端连接所述底板的端部,所述侧板的顶端连接所述顶板对应的端部。上述复合材料悬臂支撑,还可具有如下特点,所述底板连接墙壁基础的端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用于连接件贯穿将底板固定在墙壁基础上。上述复合材料悬臂支撑,还可具有如下特点,所述侧板连接墙壁基础的端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用于连接件贯穿将侧板固定在墙壁基础上。上述复合材料悬臂支撑,还可具有如下特点,所述顶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连接件贯穿将步道板固定在顶板上。上述复合材料悬臂支撑,还可具有如下特点,所述顶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底板的对应位置设置有缺口,所述通孔与所述缺口用于连接件贯穿将步道板固定在顶板上。上述复合材料悬臂支撑,还可具有如下特点,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台阶面,所述台阶面设置为平面,所述台阶面用于连接件缠绕将步道板固定在顶板上。上述复合材料悬臂支撑,还可具有如下特点,所述底板设置为弧形板,所述顶板、侧板和底板之间通过支撑筋板相互连接。上述复合材料悬臂支撑,还可具有如下特点,所述支撑筋板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通槽。上述复合材料悬臂支撑,还可具有如下特点,所述顶板、侧板和底板的连接结构为三角支撑结构。上述复合材料悬臂支撑,还可具有如下特点,所述悬臂支撑为模压成型构件,所述顶板、侧板、底板和支撑筋板为一体成型。本申请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上述复合材料悬臂支撑,不仅具备了复合材料支架重量轻的有益技术效果,还同时具备了水泥基支架结构稳定的有益特点。进一步的,本申请可通过上述顶板的设置,能够提供给步道板安装所需的平台,能够实现步道板的便捷安装操作;可通过上述底板或侧板的设置,能够实现悬臂支撑与墙壁基础之间的连接操作;可通过上述侧板、底板以及顶板之间的连接,形成较为稳定的连接结构。进一步的,本申请还可通过上述三角支撑结构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悬臂支撑整体的结构稳定性,能够使悬臂支撑具有较高的支撑强度,进而能够有效保证步道板安装后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进一步的,本申请还可通过上述模压成型构件的设置,顶板、侧板、底板和支撑筋板为一体成型;上述支撑筋板连接顶板、侧板和底板后,能够使得悬臂支撑整体具有较高的结构稳定性。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实施例而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应用示意图;附图标记:1-顶板,2-侧板,3-底板,31-台阶面,4-支撑筋板。具体实施方式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实施例一:结合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悬臂支撑,包括顶板1、侧板2和底板3;其中,顶板1水平设置在悬臂支撑的顶端,顶板1的上表面为步道板的安装面;底板3倾斜设置在悬臂支撑的底端;侧板2设置在悬臂支撑的一侧,侧板2的底端连接底板3的端部,侧板2的顶端连接顶板1对应的端部。本实施例中,上述底板3可用于连接墙壁基础;具体操作中,可通过上述顶板1的设置,能够提供给步道板安装所需的平台,能够实现步道板的便捷安装操作;可通过上述底板3的设置,能够实现悬臂支撑与墙壁基础之间的连接操作;可通过上述侧板2、底板3以及顶板1之间的连接,形成较为稳定的连接结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复合材料可以为常见的复合材料,如可以选用玻璃纤维、碳纤维等作为骨架材料,结合环氧树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装入模具,并通过相应设备制备成型;上述复合材料悬臂支撑能够替代现有技术中的水泥支撑,能够实现质量轻、结构强度高等有益特点。优选地,为了能够有效保证底板3与墙壁基础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本实施例中,上述底板3连接墙壁基础的端部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用于连接件贯穿将底板3固定在墙壁基础上。具体操作中,可将预埋在墙壁基础的螺栓贯穿上述连接孔,并通过拧紧螺母,以实现彼此之间较为稳定便捷的连接操作;当需要安装时,直接拧紧螺母即可;当需要拆除时,可将悬臂支撑整体拆卸后,能够实现多次重复利用的有益技术效果。优选地,为了能够有效保证顶板1与步道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本实施例中,上述顶板1上开设有通孔,底板3的对应位置设置有缺口,通孔与缺口用于连接件贯穿将步道板固定在顶板1上。具体操作中,首先可将步道板设置在顶板1上,进而可通过金属带,或者类似的结构从步道板的栅格空隙中穿过,并经顶板1一侧的通孔、底板3一侧的缺口,缠绕至底板3的底部后,再从另一侧穿回至步道板;再将金属带的两个端部进行相应的紧固连接;此时,金属带呈完整环形,能够实现步道板与悬臂支撑之间实现较为紧固的连接;当需要拆除步道板时,直接将上述金属带的连接端部解开即可,具有便捷的操作特性。优选地,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复合材料悬臂支撑整体的结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上述顶板1、侧板2和底板3的连接结构为三角支撑结构。具体操作中,上述三角支撑结构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悬臂支撑整体的结构稳定性,能够使悬臂支撑具有较高的支撑强度,进而能够有效保证步道板安装后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进一步的,上述顶板1与侧板2之间的夹角为a,a<90°;上述顶板1与侧板2之间的夹角设置为锐角,能够有效保证顶板1的支撑强度;其中,上述顶板1与侧板2之间的夹角大小,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满足不同情况的支撑需求。优选地,上述底板3设置为弧形板,上述弧形板具体可设置为弧形下弯板,上述弧形板的设置,能够有效保证悬臂支撑的结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上述顶板1、侧板2和底板3之间通过支撑筋板4相互连接。具体操作中,上述支撑筋板4上开设有一个或者多个通槽,以降低悬臂支撑整体的重量;进一步的,上述悬臂支撑优选为模压成型构件,顶板1、侧板2、底板3和支撑筋板为一体成型;上述支撑筋板4连接顶板1、侧板2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复合材料悬臂支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材料悬臂支撑,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侧板和底板,所述顶板水平设置在悬臂支撑的顶端,所述顶板的上表面为步道板的安装面;所述底板倾斜设置在所述悬臂支撑的底端;所述侧板设置在所述悬臂支撑的一侧,所述侧板的底端连接所述底板的端部,所述侧板的顶端连接所述顶板对应的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材料悬臂支撑,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侧板和底板,所述顶板水平设置在悬臂支撑的顶端,所述顶板的上表面为步道板的安装面;所述底板倾斜设置在所述悬臂支撑的底端;所述侧板设置在所述悬臂支撑的一侧,所述侧板的底端连接所述底板的端部,所述侧板的顶端连接所述顶板对应的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悬臂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连接墙壁基础的端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用于连接件贯穿将底板固定在墙壁基础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悬臂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连接墙壁基础的端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用于连接件贯穿将侧板固定在墙壁基础上。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材料悬臂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连接件贯穿将步道板固定在顶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迪侯学杰刘振谢文蓓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科博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