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篷结合充电桩一体化设计的模块化站台及其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02125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雨篷结合充电桩一体化设计的模块化站台,包括站台及设于该站台上的钢或混凝土结构雨篷(1),所述钢或混凝土结构雨篷(1)包括盖板、人字型支架和支撑柱,所述盖板朝向有轨电车一侧的边缘设有第一阶梯状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阶梯连接部对应的位置设有复合材料雨篷,所述复合材料雨篷的底部设有充电桩(3)。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雨篷结合充电桩一体化设计的模块化站台的安装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雨篷结合充电桩一体化设计的模块化站台,通过钢或混凝土结构雨篷与BFRP材料雨篷结合,并将充电桩与雨篷结构进行一体化设计,实现了站台雨篷与充电桩的集成化,降低了雨篷的高度,提高了旅客的乘车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雨篷结合充电桩一体化设计的模块化站台及其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交通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雨篷结合充电桩一体化设计的模块化站台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有轨电车作为一种中运量、经济、快速、环境友好、舒适安全的公共交通系统,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阶段既有的有轨电车供电方案主要包括架空接触网供电和无接触网供电两种方式,其中,无接触网供电包括车载储能供电和地面供电。目前,常见的供电方案为触网以及地面方式,而且每条线路全线均需分别布设两套供电系统,因此,需要建设大规模的供电设备及辅助设施,不仅投入成本高,而且后期的运营、维护较为复杂。超级电容器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结余电池和传统电容器之间的新型储能器件,具有功率密度大、充电速度快、容量高、可逆性好、使用寿命长和易于维护等优点,此外,超级电容器的充放电曲线更接近于电容器而不同于传统电池,可以应用于短时高峰值电流中或者传统电池无法应用的领域中。目前有轨电车使用超级电容供电方式成为潮流趋势,有轨电车在站台处需做短时间停靠充电,而目前国内已建成的有轨电车站台雨篷与充电桩的设计结合较为随意,美观程度不高,如何合理将两者进行设计对于有轨电车的设计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已经建成的带有充电桩的有轨电车站台,由于充电桩位于有轨电车站台一侧轨行区内,其比例尺寸较大,影响有轨电车站台的造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雨篷结合充电桩一体化设计的模块化站台及其安装方法,通过钢或混凝土结构雨篷与BFRP材料雨篷结合,并将充电桩与雨篷结构进行一体化设计,实现了站台雨篷与充电桩的集成化,降低了雨篷的高度,提高了旅客的乘车体验。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雨篷结合充电桩一体化设计的模块化站台,包括站台及设于该站台上的钢或混凝土结构雨篷;所述钢或混凝土结构雨篷包括盖板、人字型支架和支撑柱,所述支撑桩一端与所述站台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人字型支架的一端连接,所述人字型支架的另一端的一支向有轨电车方向展开,另一支向相反方向展开,便于所述盖板与所述人字型支架固定连接从而形成钢或混凝土结构雨篷,所述盖板朝向有轨电车一侧的边缘设有第一阶梯状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阶梯连接部对应的位置设有复合材料雨篷,所述复合材料雨篷与所述第一阶梯连接部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阶梯连接部,所述第二阶梯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阶梯连接部相匹配,通过粘钢胶粘合,并通过预紧螺栓实现固定连接;所述复合材料雨篷的底部设有充电桩,所述充电桩与有轨电车顶部的受电弓配合,实现对所述有轨电车的快速充电。进一步地,所述复合材料雨篷一端部的下边缘设有滴水槽,所述滴水槽为半圆形或矩形凹槽结构,用于将所述复合材料雨篷上的雨水输送至所述站台外排出。进一步地,所述复合材料雨篷为圆弧形结构,由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备而成。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桩的顶部通过螺栓与所述复合材料雨篷实现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为圆弧状结构,且从所述有轨电车的一侧向另一侧高度逐渐降低,便于雨水排出站台外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雨篷结合充电桩一体化设计的模块化站台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站台的造型及充电轨要求设计钢或混凝土结构雨篷,并在工厂预制所述复合材料雨篷;在所述的钢或混凝土结构雨篷的第一连接部以及所述复合材料雨篷的第二连接部均匀涂抹粘钢胶,将两者紧密结合并用预紧螺栓预紧,使两者充分粘合。直接使用螺栓实现充电轨与所述复合材料雨篷的机械连接。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雨篷结合充电桩一体化设计的模块化站台,通过钢或混凝土结构雨篷与BFRP材料雨篷结合,并将充电桩与雨篷结构进行一体化设计,实现了站台雨篷与充电桩的集成化,降低了雨篷的高度,提高了旅客的乘车体验。(2)本专利技术的雨篷结合充电桩一体化设计的模块化站台,通过雨篷结合充电桩一体化设计,将充电桩设在雨篷下方的空间内,对充电轨进行了隐藏式设计,车站雨篷更加协调、美观,适用于有轨电车周边环境复杂且站台使用率较高的情况。(3)本专利技术雨篷结合充电桩一体化设计的模块化站台使用的BFRP材料雨篷具有轻质、绝缘、形式多样的功能,结合BFRP材料雨篷的滴水槽设计,可有效防止雨水倒流,从而替代传统瓷绝缘子,使整个雨篷结构更加轻便美观。(4)本专利技术雨篷结合充电桩一体化设计的模块化站台的安装方法,使用的BFRP材料雨篷通过粘钢胶及螺栓预紧实现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充分利用粘钢胶的特性实现雨篷连接处的密封防水性能;充电桩与雨篷可直接通过螺栓机械连接,避免了传统挑出槽钢等方式的复杂连接,这两种连接方式对雨篷造型限制很低,且施工便捷程度更高,极大地缩短了工程建设周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有轨电车结合充电桩一体化设计的模块化站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有轨电车结合充电桩一体化设计的模块化站台涉及的雨篷布局结构示意图。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1-钢或混凝土结构雨篷、2-BFRP材料雨篷、3-充电桩、4-受电弓、5-设备界限、6-车辆界限、7-车辆轮廓、8-粘钢胶、9-预紧螺栓、10-滴水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BasaltFiberReinforcedPolymer,简称BFRP),BFRP材料属于一种绝缘性能优异的新型复合材料,可以替代现有充电桩用于绝缘的瓷绝缘子,并且以轻质、高强以及形式多样的特点使得其作为雨篷设计时较容易与车站造型创意相结合。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有轨电车结合充电桩一体化设计的模块化站台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有轨电车结合充电桩一体化设计的模块化站台包括钢或混凝土结构雨篷1、BFRP材料雨篷2、充电桩3以及受电弓4。其中,钢或混凝土结构雨篷1包括圆弧状的盖板、人字型的支架和桩基,桩基为方形或圆柱状结构,其一端与站台地基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人字型支架的一端连接,人字型支架的另一端展开,一侧伸向有轨电车,另一侧伸向相反的方向,从而形成“倒”人字型结构,便于盖板安装于该人字型结构上,从而形成雨篷。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有轨电车结合充电桩一体化设计的模块化站台涉及的雨篷布局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该盖板伸向有轨电车的一端部,设有一个阶梯状的连接部,BFRP材料雨篷2与该盖板端部相对应的一边设有与该阶梯状连接部相反的阶梯状连接部,从而与盖板端部的阶梯状连接部相匹配,盖板端部的阶梯状连接部上设有粘钢胶8,用于将盖板与BFRP材料雨篷2沾合在一起,并通过预紧螺栓9实现固定连接。如图1所示,BFRP材料雨篷2的另一端部下边缘设有滴水槽10,便于落入BFRP材料雨篷2的雨水顺利流至站台外排出。BFRP材料雨篷2的底部,与有轨电车的顶部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充电桩3,该充电桩3的顶部通过螺栓实现与BFRP材料雨篷2的固定连接,充电桩3的底部与受电弓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雨篷结合充电桩一体化设计的模块化站台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雨篷结合充电桩一体化设计的模块化站台,包括站台及设于该站台上的钢或混凝土结构雨篷(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或混凝土结构雨篷(1)包括盖板、人字型支架和支撑柱,所述支撑桩一端与所述站台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人字型支架的一端连接,所述人字型支架的另一端的一支向有轨电车方向展开,另一支向相反方向展开,便于所述盖板与所述人字型支架固定连接从而形成钢或混凝土结构雨篷(1),所述盖板朝向有轨电车一侧的边缘设有第一阶梯状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阶梯连接部对应的位置设有复合材料雨篷,所述复合材料雨篷与所述第一阶梯连接部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阶梯连接部,所述第二阶梯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阶梯连接部相匹配,通过粘钢胶(8)粘合,并通过预紧螺栓(9)实现固定连接;所述复合材料雨篷的底部设有充电桩(3),所述充电桩(3)与有轨电车顶部的受电弓(4)配合,实现对所述有轨电车的快速充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篷结合充电桩一体化设计的模块化站台,包括站台及设于该站台上的钢或混凝土结构雨篷(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或混凝土结构雨篷(1)包括盖板、人字型支架和支撑柱,所述支撑桩一端与所述站台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人字型支架的一端连接,所述人字型支架的另一端的一支向有轨电车方向展开,另一支向相反方向展开,便于所述盖板与所述人字型支架固定连接从而形成钢或混凝土结构雨篷(1),所述盖板朝向有轨电车一侧的边缘设有第一阶梯状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阶梯连接部对应的位置设有复合材料雨篷,所述复合材料雨篷与所述第一阶梯连接部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阶梯连接部,所述第二阶梯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阶梯连接部相匹配,通过粘钢胶(8)粘合,并通过预紧螺栓(9)实现固定连接;所述复合材料雨篷的底部设有充电桩(3),所述充电桩(3)与有轨电车顶部的受电弓(4)配合,实现对所述有轨电车的快速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篷结合充电桩一体化设计的模块化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雨篷一端部的下边缘设有滴水槽(10),所述滴水槽(10)为半圆形或矩形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翔孙春光江智鹏刘稳李元元宋大建周迪樊吉羚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