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墙面雨篷,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能够收集落水的雨篷。
技术介绍
在钢结构墙面窗户上方设置雨篷或是在大门头上设置雨篷,既实用又美观,被大多数人所喜爱。雨篷在雨雪天气给人们带来一定的便利。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雨篷都是设置为前沿口底于后沿口的自由落水形式,雨水经过雨篷再散落到地面,在雨篷外沿口上集中落下的雨水由于水量集中,同样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篷,雨篷能够使雨篷上的雨水沿管路落下,不会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实现,从属权利要求以另选或有利的方式发展独立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雨篷,所述雨篷包括承重支架、接水槽、落水管和玻璃,所述玻璃通过螺栓与承重支架连接,所述玻璃的前沿口低于后沿口,所述玻璃的前沿口连接有接水槽;所述承重支架为至少2个,承重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中间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玻璃的底面相连接,第一支撑杆的前端部与第二支撑杆的前端部连接,第一支撑杆的后端部和第二支撑杆的后端部分别与墙檩连接,所述墙檩与墙面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中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雨篷,其特征在于,所述雨篷包括承重支架、接水槽、落水管和玻璃,所述玻璃通过螺栓与承重支架连接,所述玻璃的前沿口低于后沿口,所述玻璃的前沿口连接有接水槽;所述承重支架为至少2个,承重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中间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玻璃的底面相连接,第一支撑杆的前端部与第二支撑杆的前端部连接,第一支撑杆的后端部和第二支撑杆的后端部分别与墙檩连接,所述墙檩与墙面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中部和第二支撑杆的中部设置有中间支撑杆;所述接水槽的两端分别与“L”型的落水管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L”型落水管通过管卡分别与第二支撑杆和墙檩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篷,其特征在于,所述雨篷包括承重支架、接水槽、落水管和玻璃,所述玻璃通过螺栓与承重支架连接,所述玻璃的前沿口低于后沿口,所述玻璃的前沿口连接有接水槽;所述承重支架为至少2个,承重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中间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玻璃的底面相连接,第一支撑杆的前端部与第二支撑杆的前端部连接,第一支撑杆的后端部和第二支撑杆的后端部分别与墙檩连接,所述墙檩与墙面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中部和第二支撑杆的中部设置有中间支撑杆;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圣华,郭路,闫明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千秋业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