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路灯用雨篷,包括雨篷本体,其中,雨篷本体由上夹板和下夹板对合构成,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设置有隔热层,上夹板的两侧分别向下翻折形成左挡板和右挡板,左挡板和右挡板上分别对应开设有左通风孔和右通风孔;雨篷本体的下表面连接设置有与路灯安装配合的支撑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能够起到防雨的作用;其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设置有隔热层,能够减少太阳光照射带来的热量,同时具有隔热的作用;而左通风孔和右通风孔的设置则增加空气的流通,加速路灯表面的散热;雨篷本体与路灯之间通过支撑杆连接安装,使雨篷本体与路灯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使两者之间保留足够的空气流动空间,更有利于空气的流动和热量的散发。(*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路灯用雨篷
本技术涉及路灯照明
,特别涉及一种路灯用雨篷。
技术介绍
路灯作为道路照明的必要设备,其应用于露天环境中,必然经受日晒雨淋,还会受到扬尘的影响,这些环境条件都是影响路灯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尤其在雨天后,若在路灯设备上造成积水,雨水便会通过设备零部件的连接处渗入到内部,从而影响路灯设备的正常工作;路灯作为用电设备与水接触,会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除了雨水会对路灯设备造成影响,太阳光的照射也会影响路灯的使用寿命,尤其是在夏日,在环境温度本来就高的情况下,再受到太阳光的直射,则会使路灯设备的温度更高,而高温则会影响路灯内部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无论是积水问题,还是散热问题都会影响路灯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并会增加路灯的维护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既能防雨又能隔热的一种路灯用雨篷。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路灯用雨篷,包括雨篷本体,其中,雨篷本体由上夹板和下夹板对合构成,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设置有隔热层,上夹板的两侧分别向下翻折形成左挡板和右挡板,左挡板和右挡板上分别对应开设有左通风孔和右通风孔;雨篷本体的下表面连接设置有与路灯安装配合的支撑杆。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上述的左通风孔的上沿设置有向外翻的左通风口罩,右通风孔的上沿设置有向外翻的右通风口罩。上述的左挡板和右挡板对称设置,左通风孔和右通风孔正对对称设置。上述的上夹板的中部呈上凸的弧形结构,下夹板和隔热层均呈与所述上夹板的中部相适配的弧形结构。上述的上夹板的中部的前后两端向下翻折形成翻边上述的上夹板、隔热层以及下夹板通过铆钉铆接固定。上述的支撑杆通过螺钉与所述雨篷本体连接固定。上述的雨篷本体上设置有感应器透光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路灯用雨篷,包括雨篷本体,雨篷本体采用上夹板和下夹板对合的构成,并在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设置有隔热层,隔热层的设置可以减少太阳光照射带来的热量,避免路灯因太阳光照射而温度过高;在上夹板的两侧分别向下翻折形成左挡板和右挡板,雨篷本体起到防雨的作用,而左挡板和右挡板的设置可以防止雨篷本体顶面流下的雨水滴到路灯上;并在左挡板和右挡板上分别对应开设有左通风孔和右通风孔,通风孔的设置可以增加空气的流通,加速路灯表面的散热;雨篷本体与路灯之间通过支撑杆连接安装,使雨篷本体与路灯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使两者之间保留足够的空气流动空间,更有利于空气的流动和热量的散发。此外,左通风孔和右通风孔的上沿分别对应设置有向外翻的左通风口罩和右通风口罩;其设置能有效避免雨水通过通风口滴到路灯上,使雨篷的防雨效果更好。上夹板的中部呈上凸的弧形结构,雨水打到雨篷顶面后便会顺着弧形结构的流下,从而避免雨水在雨篷顶部沉积而给雨篷造成受力负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I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4所示的实施例,图标号说明:雨篷本体1、上夹板11、翻边11a、下夹板12、隔热层13、左挡板2、左通风孔2a、左通风口罩21、右挡板3、右通风孔3a、右通风口罩31、支撑杆4、铆钉5、螺钉6、感应器透光窗7。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一种路灯用雨篷,包括雨篷本体1,其中,雨篷本体I由上夹板11和下夹板12对合构成,上夹板11和下夹板12之间设置有隔热层13,上夹板11的两侧分别向下翻折形成左挡板2和右挡板3,左挡板2和右挡板3上分别对应开设有左通风孔2a和右通风孔3a ;雨篷本体I的下表面连接设置有与路灯安装配合的支撑杆4。实施例中,左通风孔2a的上沿设置有向外翻的左通风口罩21,右通风孔3a的上沿设置有向外翻的右通风口罩31。实施例中,左挡板2和右挡板3对称设置,左通风孔2a和右通风孔3a正对对称设置。实施例中,上夹板11的中部呈上凸的弧形结构,下夹板12和隔热层13均呈与所述上夹板11的中部相适配的弧形结构。实施例中,上夹板11的中部的前后两端向下翻折形成翻边11a。实施例中,上夹板11、隔热层13以及下夹板12通过铆钉5铆接固定。实施例中,支撑杆4通过螺钉6与所述雨篷本体I连接固定。实施例中,雨篷本体I上设置有感应器透光窗7 ;感应器透光窗7的设置能保证路灯上光感应器工作的灵敏性。本技术的雨篷通过支撑杆4安装于路灯上,不仅安装方便,而且使雨篷与路灯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间,此空间能保证两者之间空气的正常流动,从而保证热量的快速散发。雨篷安装后,雨篷本体I支撑设置于路灯的上部,在路灯的上部上部形成一道防雨的屏障,由于上夹板11的中部呈上凸的弧形结构,下夹板12和隔热层13也呈弧形结构与上夹板11的中部相适配,下雨时,雨水接触雨篷表面后自然会顺着弧形结构的表面留下,避免雨水在雨篷的顶部沉积而给雨篷造成压力。雨水沿两侧流下时,会沿着左通风口罩21和右通风口罩31的上表面留下,而不会进入左通风孔2a和右通风孔3a内,避免了雨水中左通风孔2a或右通风孔3a中滴到路灯上。由于在上夹板11和下夹板12之间设置有隔热层13,本雨篷不仅具有防雨的作用,还能隔热,在太阳光照射时,隔热层13能抵挡部分热量的传递,有效避免路灯设备因太阳光照射而温度过高。同时,在左挡板2和右挡板3上分别对应开设有左通风孔2a和右通风孔3a,两者对称设置;又由于支撑杆4的设置而在雨篷和路灯之间形成的空间,左通风孔2a和右通风孔3a之间的空气流通更加顺畅,能够加速路灯设备热量的散发,保证路灯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已被阐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或改型都不会脱离本技术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路灯用雨篷,包括雨篷本体(1),其特征是:所述的雨篷本体(1)由上夹板(11)和下夹板(12)对合构成,所述的上夹板(11)和下夹板(12)之间设置有隔热层(13),所述的上夹板(11)的两侧分别向下翻折形成左挡板(2)和右挡板(3),所述的左挡板(2)和右挡板(3)上分别对应开设有左通风孔(2a)和右通风孔(3a);所述的雨篷本体(1)的下表面连接设置有与路灯安装配合的支撑杆(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灯用雨篷,包括雨篷本体(I),其特征是:所述的雨篷本体(I)由上夹板(11)和下夹板(12)对合构成,所述的上夹板(11)和下夹板(12)之间设置有隔热层(13),所述的上夹板(11)的两侧分别向下翻折形成左挡板(2)和右挡板(3),所述的左挡板(2)和右挡板(3)上分别对应开设有左通风孔(2a)和右通风孔(3a);所述的雨篷本体(I)的下表面连接设置有与路灯安装配合的支撑杆(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灯用雨篷,其特征是:所述的左通风孔(2a)的上沿设置有向外翻的左通风口罩(21),所述的右通风孔(3a)的上沿设置有向外翻的右通风口罩(3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路灯用雨篷,其特征是:所述的左挡板(2)和右挡板(3)对称设置,所述的左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政慧,
申请(专利权)人:伊雷克电器宁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