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防撞的交通工具及其防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8505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1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防撞的交通工具及其防撞装置,其结构包括汽车框架、车顶棚、挡风玻璃、发动机盖、散热槽、保险杠、防撞器、车轮、后视镜、车门、减震推杆、弹簧、胶垫、固定孔、定位板、防撞槽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的防撞器通过定位板固定在汽车框架前方,在发生撞击时,通过减震推杆支撑弹簧能够起到减震效果,而后通过胶垫能够起到双重减震,有效的降低了事故发生时产生的冲击力,降低损坏率。

An automatic collision avoidance vehicle and its anti-collis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anti-collision vehicle and anti-collision device, its structure includes a car frame, car roof, windshield, engine cover, heat sink, bumper, bumpers, wheels, mirrors, door, push rod, damping spring, rubber pad, a fixing hole and a positioning plate, collision slot ba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bumper is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s fixed on the vehicle frame in front of the positioning plate, when collision occurs, the push rod spring support can play a damping effect by vibration, and then through the rubber pad to double damping,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mpact force when the accident occurred, reducing damage the rate 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防撞的交通工具及其防撞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自动防撞的交通工具及其防撞装置,属于交通工具领域。
技术介绍
交通工具是现代人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周围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多,给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97230398.7的一种防撞装置包括传感探测器,处理控制部分和执行装置,其特征是传感探测器与处理控制部分连接,处理控制部分与执行装置连接,传感探测器可以是机械、机电式探测器,激光探测器,光电主动式红外探测器,光电被动红外探测器,超声波式探测器,微波式探测器,接近式探测器或酒精敏感探测器或它们的部分组合;执行装置包括报警器、制动部分、安全防护装置;一种自动防撞的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的防撞装置装在所述交通工具上。现有的技术无法有效的为汽车交通工具进行减震,导致事故发生时损坏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防撞的交通工具及其防撞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技术无法有效的为汽车交通工具进行减震,导致事故发生时损坏率高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动防撞的交通工具及其防撞装置,其结构包括汽车框架、车顶棚、挡风玻璃、发动机盖、散热槽、保险杠、防撞器、车轮、后视镜、车门,所述的车顶棚活动连接挡风玻璃,所述的发动机盖活动连接散热槽,所述的散热槽设在保险杠的上方,所述的保险杠下方设有防撞器,所述的防撞器与车轮相连接,所述的后视镜活动连接车门,所述的防撞器包括减震推杆、弹簧、胶垫、固定孔、定位板、防撞槽杠,所述的减震推杆与弹簧相连接,所述的弹簧活动连接胶垫,所述的胶垫与定位板活动连接,所述的定位板上设有固定孔,所述的防撞槽杠活动连接胶垫。进一步地,所述的汽车框架与车顶棚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挡风玻璃与发动机盖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车轮共设有4个。进一步地,所述的散热槽长度为80cm。进一步地,所述的定位板为铸造铁材质,有效提高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所述的防撞槽杠长度为150c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设有的防撞器通过定位板固定在汽车框架前方,在发生撞击时,通过减震推杆支撑弹簧能够起到减震效果,而后通过胶垫能够起到双重减震,有效的降低了事故发生时产生的冲击力,降低损坏率。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自动防撞的交通工具及其防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防撞器结构示意图。图中:汽车框架-1、车顶棚-2、挡风玻璃-3、发动机盖-4、散热槽-5、保险杠-6、防撞器-7、车轮-8、后视镜-9、车门-10、减震推杆-701、弹簧-702、胶垫-703、固定孔-704、定位板-705、防撞槽杠-706。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防撞的交通工具及其防撞装置:其结构包括汽车框架1、车顶棚2、挡风玻璃3、发动机盖4、散热槽5、保险杠6、防撞器7、车轮8、后视镜9、车门10,所述的车顶棚2活动连接挡风玻璃3,所述的发动机盖4活动连接散热槽5,所述的散热槽5设在保险杠6的上方,所述的保险杠6下方设有防撞器7,所述的防撞器7与车轮8相连接,所述的后视镜9活动连接车门10,所述的防撞器7包括减震推杆701、弹簧702、胶垫703、固定孔704、定位板705、防撞槽杠706,所述的减震推杆701与弹簧702相连接,所述的弹簧702活动连接胶垫703,所述的胶垫703与定位板705活动连接,所述的定位板705上设有固定孔704,所述的防撞槽杠706活动连接胶垫703,所述的汽车框架1与车顶棚2相连接,所述的挡风玻璃3与发动机盖4相连接,所述的车轮8共设有4个,所述的散热槽5长度为80cm,所述的定位板705为铸造铁材质,有效提高使用寿命,所述的防撞槽杠706长度为150cm。在使用者需要对本技术进行使用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挡风玻璃3进行挡风挡雨,而后通过散热槽5可以为发动机进行散热,设有的后视镜9用于观察后方车辆,在发生撞击时,通过防撞器7上的防撞槽杠706抵挡冲击,而后将冲击力通过减震推杆701与弹簧702进行一次减震,在弹簧702压力到达极限时,能够通过胶垫703进行二次减震,有效的减少了冲击力。本技术所述的防撞器7是一种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冲击,吸震弹簧可以过滤撞击时产生的的震动。本技术的汽车框架1、车顶棚2、挡风玻璃3、发动机盖4、散热槽5、保险杠6、防撞器7、车轮8、后视镜9、车门10、减震推杆701、弹簧702、胶垫703、固定孔704、定位板705、防撞槽杠706,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技术无法有效的为汽车交通工具进行减震,导致事故发生时损坏率高,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有效的降低了事故发生时产生的冲击力,降低损坏率,具体如下所述:所述的减震推杆701与弹簧702相连接,所述的弹簧702活动连接胶垫703,所述的胶垫703与定位板705活动连接,所述的定位板705上设有固定孔704,所述的防撞槽杠706活动连接胶垫70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动防撞的交通工具及其防撞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防撞的交通工具及其防撞装置,其结构包括汽车框架(1)、车顶棚(2)、挡风玻璃(3)、发动机盖(4)、散热槽(5)、保险杠(6)、防撞器(7)、车轮(8)、后视镜(9)、车门(10),所述的车顶棚(2)活动连接挡风玻璃(3),所述的发动机盖(4)活动连接散热槽(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槽(5)设在保险杠(6)的上方,所述的保险杠(6)下方设有防撞器(7),所述的防撞器(7)与车轮(8)相连接,所述的后视镜(9)活动连接车门(10);所述的防撞器(7)包括减震推杆(701)、弹簧(702)、胶垫(703)、固定孔(704)、定位板(705)、防撞槽杠(706),所述的减震推杆(701)与弹簧(702)相连接,所述的弹簧(702)活动连接胶垫(703),所述的胶垫(703)与定位板(705)活动连接,所述的定位板(705)上设有固定孔(704),所述的防撞槽杠(706)活动连接胶垫(70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防撞的交通工具及其防撞装置,其结构包括汽车框架(1)、车顶棚(2)、挡风玻璃(3)、发动机盖(4)、散热槽(5)、保险杠(6)、防撞器(7)、车轮(8)、后视镜(9)、车门(10),所述的车顶棚(2)活动连接挡风玻璃(3),所述的发动机盖(4)活动连接散热槽(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槽(5)设在保险杠(6)的上方,所述的保险杠(6)下方设有防撞器(7),所述的防撞器(7)与车轮(8)相连接,所述的后视镜(9)活动连接车门(10);所述的防撞器(7)包括减震推杆(701)、弹簧(702)、胶垫(703)、固定孔(704)、定位板(705)、防撞槽杠(706),所述的减震推杆(701)与弹簧(702)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笑舒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辰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