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机打印头散热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8390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1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3D打印机打印头散热机构,包括进料管,进料管的下端依次设有散热单元、隔热单元、加热器;散热单元包括散热筒,散热筒为中空结构,隔热单元包括隔热连接管,隔热连接管由一体成型的大管和小管组成,小管与散热单元可拆卸的连接;小管从中空机构穿出,散热管远离小管的一端设有一个卡口,卡口处设有锁定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的阻隔热量往散热机构传导,从而防止耗材过早软化及加热机构的热量损失,既降低了能耗又保证了耗材容易挤出。

A type of 3D printer head heat dissipation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机打印头散热机构
本技术属于印刷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3D打印机打印头散热机构。
技术介绍
3D打印机与传统打印机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使用的“墨水”是实实在在的原材料。这些原材料经加热后熔化,从3D打印机的打印头喷头中喷出后冷却为固态,整个打印的过程就是喷头按照程序不断的喷出液体的原材料并成功在模型上冷却,最终得到3D的通常只用风扇结构进行降温固体实物。但现有的3D打印机加热端与散热端之间的隔热效果较差,,这样就引起两个问题:1、加热端的热量迅速传递到散热端中,导致加热端热量散失较大,能耗较高;2、散热端中的温度较高,耗材在散热端中过早软化,导致喷头的出丝效率低下、喷头易堵住、耗材挤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3D打印机打印头散热机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3D打印机打印头散热机构,包括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下端依次设有散热单元、隔热单元、加热器;所述散热单元包括散热筒,所述散热筒为中空结构,所述散热筒包括主散热管、分散热管、毛细管层以及作冻液层,所述主散热管通过所述分散热管相连,所述主散热管采用横截面为圆形的直管,所述主散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3D打印机打印头散热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3D打印机打印头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下端依次设有散热单元、隔热单元、加热器;所述散热单元包括散热筒,所述散热筒为中空结构,所述散热筒包括主散热管、分散热管、毛细管层以及作冻液层,所述主散热管通过所述分散热管相连,所述主散热管采用横截面为圆形的直管,所述主散热管的数量为3‑8个,各个所述主散热管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分散热管采用横截面为圆形的连续折叠管,所述连续折叠管采用正U形连接倒U形的连续管状结构,在所述主散热管上均匀设置有分散热管连接口,所述分散热管连接口与所述分散热管相连,所述分散热管的内侧依次设置有所述作冻液层以及所述毛细管层,在所述作冻液层内流动有作冻液,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机打印头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下端依次设有散热单元、隔热单元、加热器;所述散热单元包括散热筒,所述散热筒为中空结构,所述散热筒包括主散热管、分散热管、毛细管层以及作冻液层,所述主散热管通过所述分散热管相连,所述主散热管采用横截面为圆形的直管,所述主散热管的数量为3-8个,各个所述主散热管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分散热管采用横截面为圆形的连续折叠管,所述连续折叠管采用正U形连接倒U形的连续管状结构,在所述主散热管上均匀设置有分散热管连接口,所述分散热管连接口与所述分散热管相连,所述分散热管的内侧依次设置有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怡怡秦鑫陈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服装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