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工件顶出过程中的防下坠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8280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1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工件顶出过程中的防下坠机构,包括:定模,其竖直设置,所述定模上设置有模腔,所述模腔的开口朝侧向设置;顶出杆,其横向穿设在所述定模上,用以将工件从所述模腔中顶出;支撑组件,其设置在所述定模上用于与工件的下端面抵触连接,所述支撑组件朝着工件顶出的方向延伸。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实现侧向顶出工件的前提下,避免模具下坠。

An anti falling mechanism used in the ejection process of the workpiece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for workpiece ejecting mechanism in the process of falling prevention, including: fixed mode, which is arranged vertically, the fixed mold is arranged on the cavity of the mould cavity opening toward the lateral set; ejector rod, the transverse wear is arranged on the fixed mould, to the workpiece from the top of the mold cavity; a supporting component is arranged in the fixed mould for contacting lower end of the workpiece, the support assembly extends toward the workpiece ejecting direction.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invention is to avoid the fall of the mold on the premise of realizing the lateral ejection of the workpie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工件顶出过程中的防下坠机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模具生产制造
,涉及一种用于工件顶出过程中的防下坠机构。
技术介绍
注塑工艺是一种高效率且少、无切削的成型工艺,在现代工业中用于生产各种零件,其具有独特的技术特点和显著的经济效益,注塑工艺原理是利用高压将塑料液高速压入一具有特定形状的精密金属模具型腔内,塑料液在压力作用下冷却凝固,塑料液凝固后,注塑模具打开,取出铸件,完成一个注塑循环。但是生产一些质量比较大,或者体积比较大的工件时,需要对工件进行顶出,而这种大质量、大体积的工件在顶出后,容易下坠,这样导致工件容易碰伤或者受损,所以,需要对现有的模具进行改进,使其能够在工件顶出时,避免工件下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工件顶出过程中的防下坠机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工件顶出过程中的防下坠机构,包括:定模,其竖直设置,所述定模上设置有模腔,所述模腔的开口朝侧向设置;顶出杆,其横向穿设在所述定模上,用以将工件从所述模腔中顶出;支撑组件,其设置在所述定模上用于与工件的下端面抵触连接,所述支撑组件朝着工件顶出的方向延伸。较佳的,还包括底座以及连接块,所述所述底座位于所述定模的一侧,所述连接块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定模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定模之间形成有活动内腔。较佳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延伸部以及条形的支撑柱,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定模的下端一体设置,所述支撑柱设置在所述延伸部上,且所述支撑柱的一端与所述定模连接另一端朝向工件顶出的方向。较佳的,所述活动内腔中设置有可在所述定模与所述底座之间活动的推板,所述顶出杆设置在所述推板上,所述顶出杆可穿过所述定模并从所述模腔中顶出。较佳的,所述顶出杆的端部位于所述模腔内,且与工件固定连接。较佳的,所述支撑柱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支撑柱之间形成有便于取件的间隙。较佳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穿过所述推板。较佳的,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两端设置有至少两个分别对应所述底座与定模的螺纹孔,两个所述螺纹孔内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定模以及所述底座的固定螺钉,并且所述连接块通过所述固定螺钉与所述定模以及所述底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在实现侧向顶出工件的前提下,避免模具下坠。2、延伸部为向下倾斜结构,这样的延伸部,能够在起到支撑作用的同时,不会影响工件的顶出,避免与工件产生干涉。支撑柱能够使工件离开延伸部的范围后,还能够得到一定的支撑,从而防止下坠,且工件位于支撑柱上时,其取件比较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防下坠机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防下坠机构的仰视图;图3为图2的A-a剖面示意图;图4为图2的B-b剖面示意图。图中,100、定模;110、模腔;200、顶出杆;300、底座;310、推板;320、导向杆;400、连接块;410、安装孔;420、固定螺钉;500、延伸部;600、支撑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用于工件顶出过程中的防下坠机构,包括:定模100,其竖直设置,所述定模100上设置有模腔110,所述模腔110的开口朝侧向设置;顶出杆200,其横向穿设在所述定模100上,用以将工件从所述模腔110中顶出;支撑组件,其设置在所述定模100上用于与工件的下端面抵触连接,所述支撑组件朝着工件顶出的方向延伸。该防下坠机构应用于模具上,且该模具为侧向顶出工件工件的结构,简单来说,就是定模100与动模分别位于左右两侧,且动模朝向定模100运动,从而实现合模。工件在开模后,位于模腔110内,此时需要将工件顶出,而工件在顶出后,会坠落,从而造成事故。而设置了支撑组件后,当工件顶出时,其重心仍然在支撑组件上,从而被支撑组件撑住,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避免工件下坠。更进一步来说,侧向顶出工件,尤其是针对体积大,重量高的工件,传统的向上顶出的机构,不是非常适用,那是因为向上顶出的结构对于重量大的工件,其顶出后不仅取件不方便,而且顶出非常吃力。而适用了侧向顶出的方式后,由于是向侧边顶出,所以能够消除工件的重力影响,使顶出更加的省力,且支撑组件能够很好的支撑住工件自身的重量,避免下坠,使得整个模具非常适合加工大体积大重量的工件,且在加工完后,取件也方便,可靠性较高,工件不会下坠。如图1、图2、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用于工件顶出过程中的防下坠机构还包括底座300以及连接块400,所述所述底座300位于所述定模100的一侧,所述连接块400的一端与所述底座30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定模100连接,所述底座300与所述定模100之间形成有活动内腔。底座300与连接块400主要是用于支撑定模100的,其中,连接块400用于将定模100与底座300连接在一起,此处值得说明的是,底座300为板状结构,其竖直设置。活动内腔中优选的设置有若干顶出机构,还可以设置防撞组件。优选的,连接块400为矩形方块结构,其位于定模100的边缘,从而保证定模100与底座300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延伸部500以及条形的支撑柱600,所述延伸部500与所述定模100的下端一体设置,所述支撑柱600设置在所述延伸部500上,且所述支撑柱600的一端与所述定模100连接另一端朝向工件顶出的方向。延伸部500就是定模100下端向外延伸出来的凸出部分,且延伸部500的上端面的形状与工件下端面的形状适配,优选的,工件的下端横截面类似于V型,这样的话,延伸部500为向下倾斜结构,这样的延伸部500,能够在起到支撑作用的同时,不会影响工件的顶出,避免与工件产生干涉。支撑柱600能够使工件离开延伸部500的范围后,还能够得到一定的支撑,从而防止下坠,且工件位于支撑柱600上时,其取件比较方便。如图1、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活动内腔中设置有可在所述定模100与所述底座300之间活动的推板310,所述顶出杆200设置在所述推板310上,所述顶出杆200可穿过所述定模100并从所述模腔110中顶出。活动推板310能够在定模100与底座300之间活动,也就是在活动内腔中移动,顶出杆200与推板310联动连接,当推板310推出时,顶出杆200会穿过模腔110,从而将工件顶出。优选的,推板310的底部设置有连接螺钉,连接螺钉穿过推板310与顶出杆200的端部连接,从而将顶出杆200固定在推板310上。如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顶出杆200的端部位于所述模腔110内,且与工件固定连接。顶出杆200与工件固定,这样能够更进一步的起到防止坠落的效果,优选的,顶出杆200穿进工件的后端,工件上设置有螺丝,螺丝拧入工件后与顶出杆200螺纹连接,从而使顶出杆200与工件固定在一起,这样能够起到双重保险的效果,只有当螺丝拧出后,工件与顶出杆200分离,才能够将工件取下,这样的话,顶出杆200也起到了防坠落效果。如图1、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支撑柱600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支撑柱600之间形成有便于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工件顶出过程中的防下坠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工件顶出过程中的防下坠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模,其竖直设置,所述定模上设置有模腔,所述模腔的开口朝侧向设置;顶出杆,其横向穿设在所述定模上,用以将工件从所述模腔中顶出;支撑组件,其设置在所述定模上用于与工件的下端面抵触连接,所述支撑组件朝着工件顶出的方向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工件顶出过程中的防下坠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模,其竖直设置,所述定模上设置有模腔,所述模腔的开口朝侧向设置;顶出杆,其横向穿设在所述定模上,用以将工件从所述模腔中顶出;支撑组件,其设置在所述定模上用于与工件的下端面抵触连接,所述支撑组件朝着工件顶出的方向延伸。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用于工件顶出过程中的防下坠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以及连接块,所述所述底座位于所述定模的一侧,所述连接块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定模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定模之间形成有活动内腔。3.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用于工件顶出过程中的防下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延伸部以及条形的支撑柱,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定模的下端一体设置,所述支撑柱设置在所述延伸部上,且所述支撑柱的一端与所述定模连接另一端朝向工件顶出的方向。4.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用于工件顶出过程中的防下坠机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宝金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南方塑料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