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效率的双工位模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8103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1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升效率的双工位模具结构,包括上模、下模、侧模,所述上模、下模、侧模之间设置有用于压铸轮毂铸件的型腔,所述上模上侧设置有环形上模座,所述环形上模座上侧设置有上模联接板,所述下模下侧设置有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下侧设置有下模联接板;该模具通过上、下模联接板装配在生产设备上的设计,缩短了模具装卸时间,同时保证了装配精度而且这种双工位生产方式,可在不需要增加生产人员和生产设备的前提下,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A double position die structure for lifting efficienc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o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the double mold structure, comprising an upper die and a lower die, the upper die side, between the die and a lower die, the side mold is arranged for the cavity of Die Casting Wheel Castings, the upper die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ring die, the upper die seat ring the upper die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connecting plate, a lower die seat is arranged under the lower die, the lower die plate is arranged under the lower die seat connection; the mold through the upper and lower die connection design in production equipment on board assembly, to reduce the mold handling time, while ensuring the assembly accuracy and the double position the mode of production, can increase the premise of production personnel and production equipment in need, can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reduce production cos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升效率的双工位模具结构
本技术涉及压铸
,特别是一种提升效率的双工位模具结构。此模具结构主要用在生产铝合金汽车轮毂的低压模具上,也可以供其他模具作结构参考。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铝合金轮毂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我国已成为全球生产汽车铝合金轮毂数量最多的国家,产品不但满足国内需求,还出口到世界各地。但是,随着市场的扩大,竞争也越发激烈,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对生产效率有新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提升效率的双工位模具结构。此模具结构将单独的两套模具装配在一起,方便模具上机生产和拆卸,提高了模具的装配精度,减少或消除因装配精度误差产生的铸造飞边,并提升了生产效率。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升效率的双工位模具结构,包括上模、下模、侧模,所述上模、下模、侧模之间设置有用于压铸轮毂铸件的型腔,所述上模上侧设置有环形上模座,所述环形上模座上侧设置有上模联接板,所述下模下端连接有升液管,所述下模下侧设置有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下侧设置有下模联接板。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上模联接板包括环形上模连接部,所述环形上模连接部上分布有垂直延伸的安装螺孔,所述环形上模连接部上还设置有安装件,所述安装件上开有水平延伸的安装孔。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下模联接板包括有避空减重位,所述避空减重位上设置有定位键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模具通过上、下模联接板装配在生产设备上的设计,缩短了模具装卸时间,同时保证了装配精度而且这种双工位生产方式,可在不需要增加生产人员和生产设备的前提下,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上、下模联接板等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为透彻的理解本专利技术,在接下来的描述中会涉及一些特定细节。而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时,本专利技术则可能仍可实现,即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使用此处的这些描述和陈述向所属领域内的其他技术人员有效的介绍他们的工作本质。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侧”、“后侧”、“左侧”、“右侧”、“上侧”、“下侧”等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相关技术人员在对上述方向作简单、不需要创造性的调整不应理解为本申请保护范围以外的技术。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实际保护范围。而为避免混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由于熟知的制造装配方法、部件尺寸、材料成分、管路流道布局等的技术已经很容易理解,因此它们并未被详细描述。参照图1,一种提升效率的双工位模具结构,包括上模3、下模6、侧模4,所述上模3、下模6、侧模4之间设置有用于压铸轮毂铸件5的型腔,所述上模3上侧设置有环形上模座2,所述环形上模座2上侧设置有上模联接板1,所述下模6下侧设置有下模座7,所述下模座7下侧设置有下模联接板9。所述下模6下端连接有升液管8,即每套模具分布连接独立的升液管8,同理每套模具的型腔也是相互独立的。在实际工作时,根据实际需要,工位一或工位二的模具可以单独装配在一台生产设备上,也可以通过上模联接板1和下模联接板9将两套模具固定在一块,再一起装配在一台低生产设备上使用。采用将两套模具固定在一起的结构方式,能够保证装配精度,减少装配误差产生的飞边,同时增加结构的刚性,防止结构变形。由于采用双工位模式生产铸件,需要的生产人员和设备并没有增加,能够节约劳动力成本,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单位时间内铸件的产出率显著提高60%~80%。参照图2,所述上模联接板1包括环形上模连接部11,所述环形上模连接部11上分布有垂直延伸的安装螺孔12,即上模3可通过螺钉与环形上模连接部11连接。所述环形上模连接部11上还设置有安装件13,所述安装件13上开有水平延伸的安装孔14,即通过上模联接板1通过安装件13与控制上模3的机构连接,保证其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来抬起全部上模3。所述下模联接板9包括有避空减重位91,所述避空减重位91上设置有定位键槽92,保证下模6安装位置准确。根据上述原理,本技术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与过去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工位一或工位二的模具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成双工位一起使用,因地制宜,灵活方便;2).采用上联接板和下联接板将两个工位的模具固定在一起,增大了结构连接的刚性,提高了模具的装配精度,能够有效减少因装配误差产生的铸造飞边;3).两套固定在一起的模具,方便上机生产和拆卸,简化模具与生产设备的固定方式;4).采用双工位生产方式,不需要增加生产人员和生产设备,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提升效率的双工位模具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升效率的双工位模具结构,包括上模(3)、下模(6)、侧模(4),所述上模(3)、下模(6)、侧模(4)之间设置有用于压铸轮毂铸件(5)的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3)上侧设置有环形上模座(2),所述环形上模座(2)上侧设置有上模联接板(1),所述下模(6)下端连接有升液管(8),所述下模(6)下侧设置有下模座(7),所述下模座(7)下侧设置有下模联接板(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效率的双工位模具结构,包括上模(3)、下模(6)、侧模(4),所述上模(3)、下模(6)、侧模(4)之间设置有用于压铸轮毂铸件(5)的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3)上侧设置有环形上模座(2),所述环形上模座(2)上侧设置有上模联接板(1),所述下模(6)下端连接有升液管(8),所述下模(6)下侧设置有下模座(7),所述下模座(7)下侧设置有下模联接板(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伟文陈庆勋吴概陈振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奔达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