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钼钴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18037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1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钼钴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将5~10 g二氯化钴加入到50~100 mL水中配制成溶液,再向该溶液中加入8~11 g钼酸钠和1~2 g甘氨酸,60~70℃水浴中搅拌10~50分钟,继续搅拌5~10分钟后,将溶液转移至水热反应器中,180~260℃下,反应5~10 h,过滤得到固体,用蒸馏水洗涤3~5遍,80℃烘干,置于管式炉中,以10~15℃/min的速度升温到500~750℃,保持30~120分钟,在持续通入氮气的条件下,降温至室温,即得到一种钴钼氧化物催化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得到的钴钼氧化物晶体结构均一,分散性良好,催化效果好于单独的氧化钼或氧化钴。

Preparation of a molybdenum cobalt oxide catalys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a preparation of molybdenum cobalt oxide catalyst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5~10 g two cobalt chloride is added to the 50~100 mL water to prepare solution, then added into the solution of 8~11 g and 1~2 sodium molybdate g glycine, 60~70 DEG C water bath stirring for 10~50 minutes, stirring to 5~10 minutes later, will transfer the solution to the hot water in the reactor, the temperature of 180~260 DEG C, the reaction of 5~10 h, filtering to obtain a solid, washing with distilled water 3~5 times, 80 drying, placed in a tube furnace, using 10~15 C /min speed heating to 500~750 Deg. C, keep 30~120 minutes, continues to pass into the nitroge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ooling to room temperature to obtain a cobalt molybdenum oxide catalyst. The advantages of the invention are that the obtained cobalt molybdenum oxide crystals have uniform crystal structure and good dispersion, and the catalytic effect is better than the separate molybdenum oxide or cobalt ox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钼钴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污染控制新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钼钴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来自工农业生产中产生的毒害有机污染物严重威胁着环境和人类的健康,寻求一种新型高效的环境治理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光催化技术因其节能、高效、污染物降解彻底、无二次污染优点,目前已成为一种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新兴环境治理技术。近年来,新型高效的可见光光催化剂的研制成为光催化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其中具有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的光催化材料,因其独特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和高效的可见光光催化性能,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但纳米颗粒物容易团聚,团聚后表面积大大减小,效果减弱。具有半导体性能的金属氧化物是氧化-还原型反应的有效催化剂。工业催化剂通常含有一个以上的金属氧化物组分,称为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一般而言,其中至少有一种是过渡金属氧化物,各组分之间形成分子级混合,发生相互作用,调节催化剂的电性能和表面酸性,提高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氧化钼能隙较小且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率较低,在阳光下有较好的光催化活性,但在废水处理方面仍有提高可能。氧化钴纳米材料用途广泛,用作催化剂时常用于CO催化氧化和对烃类的催化燃烧,其催化性能与氧化钴的粒径尺寸和形貌有直接关系。作为光催化剂时,其作用能力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钼钴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依次包括如下步骤:将5~10g二氯化钴加入到50~100mL水中配制成溶液,再向该溶液中加入8~11g钼酸钠和1~2g甘氨酸,60~70℃水浴中搅拌10~50分钟,继续搅拌5~10分钟后,将溶液转移至水热反应器中,180~260℃下,反应5~10h,过滤得到固体,用蒸馏水洗涤3~5遍,80℃烘干,置于管式炉中,以10~15℃/min的速度升温到500~750℃,保持30~120分钟,在持续通入氮气的条件下,降温至室温,即得到一种钴钼氧化物催化剂。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得到的钴钼氧化物晶体结构均一,分散性良好,催化效果好于单独的氧化钼或氧化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进一步提供本专利技术的3个实施例:实施例1将5g二氯化钴加入到100mL水中配制成溶液,再向该溶液中加入8g钼酸钠和1g甘氨酸,70℃水浴中搅拌50分钟,继续搅拌10分钟后,将溶液转移至水热反应器中,260℃下,反应10h,过滤得到固体,用蒸馏水洗涤5遍,80℃烘干,置于管式炉中,以15℃/min的速度升温到750℃,保持120分钟,在持续通入氮气的条件下,降温至室温,即得到一种钴钼氧化物催化剂。0.4g钼酸钴光催化剂加入到200mL浓度为30mg/L的亚甲基蓝废水中,在120W的LED灯照射下,反应90min,脱色率为96.5%,催化剂分离重复利用5次后,同样条件下,反应90min,脱色率为90.1%。在相同条件下,利用氧化钴为催化剂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脱色率为67.2%。在相同条件下,利用三氧化钼为催化剂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脱色率为69.3%。实施例2将10g二氯化钴加入到50mL水中配制成溶液,再向该溶液中加入11g钼酸钠和2g甘氨酸,60℃水浴中搅拌10分钟,继续搅拌5分钟后,将溶液转移至水热反应器中,180℃下,反应5h,过滤得到固体,用蒸馏水洗涤3遍,80℃烘干,置于管式炉中,以10~15℃/min的速度升温到500℃,保持30分钟,在持续通入氮气的条件下,降温至室温,即得到一种钴钼氧化物催化剂。0.4g钼酸钴光催化剂加入到300mL浓度为30mg/L的酸性大红废水中,在120W的LED灯照射下,反应90min,脱色率为98.1%,催化剂分离重复利用5次后,同样条件下,反应90min,脱色率为94.2%。实施例3将6g二氯化钴加入到100mL水中配制成溶液,再向该溶液中加入9g钼酸钠和2g甘氨酸,70℃水浴中搅拌40分钟,继续搅拌10分钟后,将溶液转移至水热反应器中,260℃下,反应10h,过滤得到固体,用蒸馏水洗涤5遍,80℃烘干,置于管式炉中,以10~15℃/min的速度升温到650℃,保持60分钟,在持续通入氮气的条件下,降温至室温,即得到一种钴钼氧化物催化剂。0.4g钼酸钴光催化剂加入到300mL浓度为30mg/L的罗丹明B废水中,在120W的LED灯照射下,反应90min,脱色率为98.3%,催化剂分离重复利用5次后,同样条件下,反应90min,脱色率为9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钼钴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依次包括如下步骤:将5~10 g二氯化钴加入到50~100 mL水中配制成溶液,再向该溶液中加入8~11 g钼酸钠和1~2 g甘氨酸,60~70℃水浴中搅拌10~50分钟,继续搅拌5~10分钟后,将溶液转移至水热反应器中,180~260℃下,反应5~10 h,过滤得到固体,用蒸馏水洗涤3~5遍,80℃烘干,置于管式炉中,以10~15℃/min的速度升温到500~750℃,保持30~120分钟,在持续通入氮气的条件下,降温至室温,即得到一种钴钼氧化物催化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钼钴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依次包括如下步骤:将5~10g二氯化钴加入到50~100mL水中配制成溶液,再向该溶液中加入8~11g钼酸钠和1~2g甘氨酸,60~70℃水浴中搅拌10~50分钟,继续搅拌5~10分钟后,将溶液转移至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昊白大伟郝光明史智鹏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若思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广西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