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型APF辅助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73158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2 05: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并联型APF辅助电源,包括双管正激变换器的拓扑结构,所述双管正激变换器的拓扑结构中的两个MOS管采用型号为SG3525的电压型控制芯片及其外围电路来隔离驱动,启动电路为所述控制芯片提供启动电压以及稳定工作时的工作电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并联型APF辅助电源稳压精度高、输出波纹低,该辅助电源能够给所有控制二次部分供电,可以保证APF所有控制二次部分供电上电顺序,能够保证APF关键器件IGBT工作时控制电源部分先于其工作,即APF启动工作时,先上控制电,再上主电;APF停止工作时,先下主电,再下控制电;以便杜绝IGBT控制状态不受控的情况发生,消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Parallel APF auxiliary power supply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uxiliary power supply parallel APF, including the topo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converter is two MOS, the topo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converter is in the tube using the model to isolate the driving voltage type SG3525 control chip and its peripheral circuit, the starting circuit provides a starting voltage and working voltage stability when is the control chip.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arallel type APF auxiliary power supply of high precision, low output ripple, the auxiliary power to control all the two part of the power supply, can ensure all APF control of the two part of the power supply power sequence, can guarantee the APF key device IGBT control power source before its work, APF start working when the electric control first, and then on the main circuit; APF stops working, first under the main power, then unde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ity;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IGBT control is not controlled, eliminate the potential safety haz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并联型APF辅助电源
本技术涉及电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并联型APF辅助电源。
技术介绍
有源电力滤波器(APF:Activepowerfilter)是一种用于动态抑制谐波、补偿无功的新型电力电子装置,它能够对不同大小和频率的谐波进行快速跟踪补偿,之所以称为有源,是相对于无源LC滤波器,只能被动吸收固定频率与大小的谐波而言,APF可以通过采样负载电流并进行各次谐波和无功的分离,控制并主动输出电流的大小、频率和相位,并且快速响应,抵消负载中相应电流,实现了动态跟踪补偿,而且可以既补谐波又补无功和不平衡。现有技术当中并联型APF的电源是取自外部交流电,存在APF停止工作时,主电和控制电同时停止的情况,此时由于APF本身直流侧电容电压可能很高,而控制电已停止工作,IGBT此时控制状态不受控,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并联型APF辅助电源,以便使IGBT控制状态始终受控,消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并联型APF辅助电源,包括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至第一电源的正极,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至第二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至第一电源的负极,所述第一电源为APF直流侧电容电压,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连接至第一电源的负极,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至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至第一电源的正极,从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和第二MOS管的漏极分别引出导线连接至第一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至所述第一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一端,从所述第一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另一端引出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经电感引出第一连接端,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以及电感之间引出导线连接至第四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连接至第二连接端,在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之间连接有第一电容,从所述第一连接端还引出反馈电压,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用于连接负载;所述并联型APF辅助电源还包括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集电极分别经第一电阻以及第二电阻连接至第一电源,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还连接至第五稳压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五稳压二极管的正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至第五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经第七电容接地,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还连接至第六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六二极管的正极连接至第一变压器辅助绕组的一端,所述第一变压器辅助绕组的另一端接地,从所述第六二极管的负极引出第三连接端;所述并联型APF辅助电源还包括型号为SG3525的电压型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的1引脚和2引脚分别经第四电阻以及第五电阻接地,所述控制芯片的3引脚、10引脚以及12引脚均接地,其5引脚经时基电容接地,6引脚经时基电阻接地,所述控制芯片的7引脚经第六电阻连接至其5引脚,所述控制芯片的8引脚经第二电容接地,从所述第一连接端引出的反馈电压连接至所述控制芯片的9引脚,该9引脚还经第六电容接地,所述控制芯片的11引脚经第五电容连接至脉冲变压器初级绕组的一端,该初级绕组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控制芯片的13引脚经第四电容接地,该13引脚还经第七电阻连接至第三连接端,所述控制芯片的15引脚也连接至第三连接端,其16引脚经第三电容接地,从所述第一连接端引出的反馈电压还经可调电位器连接至所述控制芯片的16引脚;所述脉冲变压器的第一次级绕组的一端经第八电阻连接至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所述脉冲变压器的第一次级绕组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至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至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在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和源极之间还连接有第九电阻;所述脉冲变压器的第二次级绕组的一端经第十电阻连接至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所述脉冲变压器的第二次级绕组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第三稳压二极管的正极与第四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第三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至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所述第四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至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在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和源极之间还连接有第十一电阻。本技术的该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上述并联型APF辅助电源稳压精度高、输出波纹低,该辅助电源能够给所有控制二次部分供电,可以保证APF所有控制二次部分供电上电顺序,能够保证APF关键器件IGBT工作时控制电源部分先于其工作,即APF启动工作时,先上控制电,再上主电;APF停止工作时,先下主电,再下控制电;以便杜绝IGBT控制状态不受控的情况发生,消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技术所涉及的双管正激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所涉及的电压型控制芯片在双管正激电源中的应用图。图3示出了本技术所涉及的启动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涉及的并联型APF辅助电源包括第一MOS管T1和第二MOS管T2,所述第一MOS管T1的漏极连接至第一电源Vs的正极,所述第一MOS管T1的源极S1连接至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至第一电源Vs的负极,所述第一电源Vs是指APF直流侧电容电压,所述第二MOS管T2的源极S2连接至第一电源Vs的负极,所述第二MOS管T2的漏极连接至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至第一电源Vs的正极,从所述第一MOS管T1的源极S1和第二MOS管T2的漏极分别引出导线连接至第一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至所述第一变压器T1的次级绕组的一端,从所述第一变压器T1的次级绕组的另一端引出第二连接端B,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经电感L引出第一连接端A,从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以及电感L之间引出导线连接至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至第二连接端B,在所述第一连接端A和第二连接端B之间连接有第一电容C1,从所述第一连接端A还引出反馈电压Uf,所述第一连接端A和第二连接端B用于连接负载。如图2所示,本技术所涉及的并联型APF辅助电源包括型号为SG3525的电压型控制芯片U1,所述控制芯片U1的1引脚和2引脚分别经第四电阻R4以及第五电阻R5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3引脚、10引脚以及12引脚均接地,其5引脚经时基电容CT接地,6引脚经时基电阻RT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7引脚经第六电阻R6连接至其5引脚,所述控制芯片U1的8引脚经第二电容C2接地,从所述第一连接端A引出的反馈电压Uf连接至所述控制芯片U1的9引脚,该9引脚还经第六电容C6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11引脚经第五电容C5连接至脉冲变压器T2初级绕组的一端,该初级绕组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13引脚经第四电容C4接地,该13引脚还经第七电阻R7连接至第三连接端Vin,所述控制芯片U1的15引脚也连接至第三连接端Vin,其16引脚经第三电容C3接地,从所述第一连接端A引出的反馈电压Uf还经可调电位器R3连接至所述控制芯片U1的16引脚。所述脉冲变压器T2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并联型APF辅助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至第一电源的正极,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至第二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至第一电源的负极,所述第一电源为APF直流侧电容电压,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连接至第一电源的负极,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至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至第一电源的正极,从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和第二MOS管的漏极分别引出导线连接至第一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至所述第一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一端,从所述第一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另一端引出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经电感引出第一连接端,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以及电感之间引出导线连接至第四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连接至第二连接端,在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之间连接有第一电容,从所述第一连接端还引出反馈电压,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用于连接负载;所述并联型APF辅助电源还包括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集电极分别经第一电阻以及第二电阻连接至第一电源,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还连接至第五稳压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五稳压二极管的正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至第五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经第七电容接地,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还连接至第六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六二极管的正极连接至第一变压器辅助绕组的一端,所述第一变压器辅助绕组的另一端接地,从所述第六二极管的负极引出第三连接端;所述并联型APF辅助电源还包括型号为SG3525的电压型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的1引脚和2引脚分别经第四电阻以及第五电阻接地,所述控制芯片的3引脚、10引脚以及12引脚均接地,其5引脚经时基电容接地,6引脚经时基电阻接地,所述控制芯片的7引脚经第六电阻连接至其5引脚,所述控制芯片的8引脚经第二电容接地,从所述第一连接端引出的反馈电压连接至所述控制芯片的9引脚,该9引脚还经第六电容接地,所述控制芯片的11引脚经第五电容连接至脉冲变压器初级绕组的一端,该初级绕组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控制芯片的13引脚经第四电容接地,该13引脚还经第七电阻连接至第三连接端,所述控制芯片的15引脚也连接至第三连接端,其16引脚经第三电容接地,从所述第一连接端引出的反馈电压还经可调电位器连接至所述控制芯片的16引脚;所述脉冲变压器的第一次级绕组的一端经第八电阻连接至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所述脉冲变压器的第一次级绕组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至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至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在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和源极之间还连接有第九电阻;所述脉冲变压器的第二次级绕组的一端经第十电阻连接至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所述脉冲变压器的第二次级绕组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第三稳压二极管的正极与第四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第三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至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所述第四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至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在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和源极之间还连接有第十一电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并联型APF辅助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至第一电源的正极,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至第二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至第一电源的负极,所述第一电源为APF直流侧电容电压,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连接至第一电源的负极,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至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至第一电源的正极,从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和第二MOS管的漏极分别引出导线连接至第一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至所述第一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一端,从所述第一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另一端引出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经电感引出第一连接端,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以及电感之间引出导线连接至第四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连接至第二连接端,在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之间连接有第一电容,从所述第一连接端还引出反馈电压,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用于连接负载;所述并联型APF辅助电源还包括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集电极分别经第一电阻以及第二电阻连接至第一电源,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还连接至第五稳压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五稳压二极管的正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至第五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经第七电容接地,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还连接至第六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六二极管的正极连接至第一变压器辅助绕组的一端,所述第一变压器辅助绕组的另一端接地,从所述第六二极管的负极引出第三连接端;所述并联型APF辅助电源还包括型号为SG3525的电压型控制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周清会徐德王仁勇孙佑全孔亮杨琨周子程于新涛殷晓云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威海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