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回油功能的旋装式滤清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68849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2 0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回油功能的旋装式滤清器,包括外壳、弹簧、旁通阀、滤芯、单向阀、螺纹板、密固板和密封圈,所述的螺纹板设置在外壳的底部,其上周向均布有若干个进油口,中心处开设有螺纹口充当出油口;所述的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密固板的环形凹槽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固板上均布有若干个凸口,所述密封圈上设有与所述的凸口相适配的凸台;所述的外壳上设有与所述凸口位置相对应的第一标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但解决了旋装式滤清器的更换时滴油的问题,同时可以替换环保式滤清器,大大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回油功能的旋装式滤清器
本技术涉及滤清器领域,尤其涉及车用、工程机械用、船用等滤清器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回油功能的旋装式滤清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滤清器,如图1和图2所述示的旋装滤清器,包括外壳1、弹簧2、旁通阀3、滤芯4、单向阀片5、螺纹板6、密固板7和密封圈8,所述的滤芯4置于外壳1内,所述的旁通阀3和弹簧2设置在所述的滤芯4上方;所述的单向阀片设置在滤芯4和螺纹板6之间,边缘抵在滤芯下方;所述的螺纹板6和密固板7设置在外壳1的底部,螺纹板6通过点焊或密固板翻遍和密固板7连接在一起,螺纹板6上有螺纹孔10通过接头用于连接到滤座上且充当出油口10,其上周向均布有若干个进油口9,密固板7与外壳1通过翻遍铆接连接在一起,密固板7设有环形凹槽,所诉密封圈8设置在环形凹槽内。所述的密固板7设置在外壳1的底部,其上周向均布有若干个进油口9,中心处开设有出油口10;所述的密封圈8设置在所述密固板7的环形凹槽内。工作时,机油从螺纹板6的进油口9进入到机油滤清器,通过单向阀片5进入滤清器的腔体5内,然后经过滤芯4的滤纸过滤,最后从螺纹板6的螺纹孔10流出(如实线箭头所示)。当滤清器内的压强过大时,旁通阀3打开,部分机油不经过滤过过滤直接经过旁通阀从螺纹孔10流出(如虚线箭头所示)。这种结构的滤清器,在更换时机油会直接从安装面直接流出,因此如果一款发动机采用现有结构的旋装式滤清器,那么滤清器的朝向则无法朝上设计并且更换时滤清器和油道中的油无法通过回油通道回到油底壳中,同时滤清器的下方不可存在其他零件以避免在更换滤清器的时候流出来的油滴到该零件上造成污染和误判风险。另外还有一种环保式滤清器,如图3所示,其滤盖11与滤座14螺纹连接,密封圈12设置在该连接处。由于环保式滤清器一般都采用朝上安装并且在滤芯4的底部设有放油阀13,在更换滤清器时,放油阀13打开,机油通过重力通过回油通道回流到油底壳内,因而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然而相对于旋装式滤清器,环保式滤清器需要额外增加相对应的放油阀组件及单向阀组件,在前期成本上将要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旨在提供改进型的旋装式滤清器,不仅具有回油功能,并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回油功能的旋装式滤清器,包括外壳、弹簧、旁通阀、滤芯、单向阀、螺纹板、密固板和密封圈,所述的螺纹板设置在外壳的底部,其上周向均布有若干个进油口,中心处开设有螺纹口充当出油口;所述的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密固板的环形凹槽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固板上均布有若干个凸起,所述密封圈上设有与所述的凸起相适配的凸台;所述的外壳上设有与所述凸起位置相对应的第一标识。本技术的一种具有回油功能的旋装式滤清器,装配时,在规定的装配角度或扭矩内,当外壳上的标识与滤座上的标识对齐后,密封圈凸台将滤座上的密封进气通道和放油通道堵住,因而滤清器内的机油不外漏。在拆卸时,只要旋转一定角度(360°/2n,n为凸台数量),密封圈凸台与滤座上的密封进气通道和放油通道错开,此时,密封圈依然起到整体密封作用但不封住进气通道和放油通道,空气通过进气通道进入产品内部产生压差,机油则通过放油通道回到油底壳。等产品内部的机油都回流完后,再取出滤清器,机油就不会流出。这样的结构设计不但解决了旋装式滤清器的更换时滴油的问题,同时可以替换环保式滤清器,大大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根据本技术,所述的进油口设置在凸起之间的凹口部分,并且,所述进油口的数量与凹口数量相同或少于凹口数量。根据本技术,所述螺纹板的凹口为6~8个。根据本技术,所述的外壳上相邻两个第一标识的中间还设有第二标识。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为颜色层、凸条、凹条或凸柱其中的任何一种或两种形式的组合。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旋装式滤清器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仰视图。图3是现有环保式滤清器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具有回油功能的旋装式滤清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仰视图。图6是本技术具有回油功能的旋装式滤清器的外形图。图7是滤座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和图2为现有的旋装式滤清器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的环保式滤清器结构的示意图,其缺陷前面已经描述过了,在此不再赘述。参照图4和图5,本技术的一种具有回油功能的旋装式滤清器,包括外壳1、弹簧2、旁通阀3、滤芯4、单向阀15、螺纹板6、密固板7和密封圈8。所述的滤芯4置于外壳1内,所述的旁通阀3和弹簧2设置在所述的滤芯4上方;所述的螺纹板6设置在外壳1的底部,其上周向均布有若干个进油口9,中心处开设有螺纹口10,用于连接到滤座和充当出油口;所述的密固板7设置在外壳1的底部;所述的密封圈8设置在所述密固板7的环形凹槽内。所述密固板7上还均布有若干个凸起16,所述密封圈8上设有与所述的凸起16相适配的凸台17。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凸起16为6~8个。所述的进油口9设置在凸起16之间的凹口部分23,并且,所述进油口9的数量与凹口23数量相同或少于凹口数量。参照图6,所述的外壳1上设有与所述凸起16位置相对应的第一标识18,还设有与凹口部分23位置对应的第二标识19。所述的第一标识18和第二标识19为颜色层,例如第一标识18为绿色,显示为滤清器正常工作状态,第二标识19为红色,显示为滤清器处于更换状态。这种颜色层标识可以具有相同的高度,也可以采用不同的高度显示不同的状态。所述的第一标识18和第二标识19也可以采用凸条、凹条或凸柱其中的任何一种或两种形式的组合。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标识18和第二标识19采用高度不同的两种颜色层。结合图7,本技术在装配时,在规定的装配角度或扭矩内,当外壳1上的第一标识18与滤座20上的标识21对齐后,密封圈凸台17将滤座上的密封进气通道22和放油通道21堵住,因而滤清器内的机油不外漏且不流入油底壳中。在拆卸时,旋转一定角度(360°/2n,n为凸台数量),外壳1上的第二标识19与滤座20上的标识21对齐,密封圈凸台17与滤座上的密封进气通道22和放油通道21错开,此时,密封圈8依然起到整体密封作用但不封住进气通道22和放油通道21,空气通过进气通道22进入产品内部产生压差,机油则通过放油通道21回到油底壳。等产品内部的机油都回流完后,再取出滤清器,机油就不会流出。这样的结构设计不但解决了旋装式滤清器的更换时滴油的问题,同时可以替换环保式滤清器,大大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应该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对本技术的说明,而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技术实质精神范围内的专利技术创造,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具有回油功能的旋装式滤清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回油功能的旋装式滤清器,包括外壳(1)、弹簧(2)、旁通阀(3)、滤芯(4)、单向阀(15)、螺纹板(6)、密固板(7)和密封圈(8),所述的螺纹板(6)设置在外壳(1)的底部,其上周向均布有若干个进油口(9),中心处开设有螺纹口充当出油口(10);所述的密封圈(8)设置在所述密固板(7)的环形凹槽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固板(7)上均布有若干个凸起(16),所述密封圈(8)上设有与所述的凸起(16)相适配的凸台(17);所述的外壳(1)上设有与所述凸起(16)位置相对应的第一标识(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回油功能的旋装式滤清器,包括外壳(1)、弹簧(2)、旁通阀(3)、滤芯(4)、单向阀(15)、螺纹板(6)、密固板(7)和密封圈(8),所述的螺纹板(6)设置在外壳(1)的底部,其上周向均布有若干个进油口(9),中心处开设有螺纹口充当出油口(10);所述的密封圈(8)设置在所述密固板(7)的环形凹槽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固板(7)上均布有若干个凸起(16),所述密封圈(8)上设有与所述的凸起(16)相适配的凸台(17);所述的外壳(1)上设有与所述凸起(16)位置相对应的第一标识(1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回油功能的旋装式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晓亮袁晓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