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旁路式大流量油液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92906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1 0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油液过滤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旁路式大流量油液净化器。包括壳体、净化滤芯、盖体和连接管路,所述壳体、净化滤芯和盖体组成净化单元,净化单元与连接管路连通,壳体内设有净化滤芯,壳体与盖体连接;盖体上设有连接管路,盖体上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进油口和出油口与连接管路连通。旁路式油液净化系统不用改变现有发动机结构,将净化单元以旁路连接方式通过机油滤清口连通。并联适用于大流量油液过滤,特别适合大排量汽柴油发动机,如公交、工程车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旁路式大流量油液净化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液过滤净化
,特别是一种旁路式大流量油液净化器。
技术介绍
发动机工作过程中机壳内产生金属磨屑、尘土、高温氧化积炭和胶状沉淀物、水等不断混入润滑油。通过机油滤清器去除机油中的灰尘、金属颗粒、碳沉淀物和煤烟颗粒等杂质过滤油液保护发动机。实际使用中发现目前使用的机油滤清器,存在两大缺点:1、现在使用的机油滤清器,只能滤除机油中60%左右的杂质,滤清效率低;这是由于现有的机油滤清器,是依靠单一纸滤芯孔拦截过滤出机油中有害杂质的,其滤纸的微孔越小过滤效果就越好,但机油通过能力就越差。为解决在同一滤纸微孔上既能滤除最小颗粒的杂质,又能使供给发动机足够量的机油,也能由此微孔通过这一矛盾。经国家内燃机工业协会滤清器分会,采用机油滤清器滤清效率ISO4548国际标准测试方法测试证明:目前市场上最好的机油滤清器,也只能设计到滤除机油中60%杂质的能力,这是通过千百次试验后得出的最大过滤值。在实际使用中,还有40%的有害杂质不能被纸滤芯予以滤除,在这40%杂质中以铁磁性杂质居多,铁磁性杂质相对细小而坚硬对发动机损害较大。2、现在使用的机油滤清器、在特殊条件下滤清效率为零;现有使用的机油滤清器,在纸滤芯的底部都设有旁通阀,这是在设计时为了考虑旧发动机在冷启动机油粘度大或纸滤芯被部分堵塞或全部堵塞时,保证机油能顺利循环回发动机而设计的直接油流通道。当机油在油泵的压力下打开旁通阀时,此时经旁通阀循环回发动机的机油不但得不到纸滤芯的过滤,而且还会将原油已被纸滤芯过滤出来的大颗粒杂质,经旁通阀重新冲回到发动机中,给发动机带来不间断的二次磨损,因此现有使用的机油滤清器,在特殊条件下根本起不到过滤作用,所以此时的滤清效率为零。由上述两个缺点可见,现有使用的机油滤清器,对大于或小于其纸滤芯微孔的杂质起不到永久的过滤作用,只能对那些相等于纸滤芯微孔并镶嵌到纸滤芯微孔中的杂质起到永久的滤除作用,因此滤清效率极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净化效果好、结构巧妙,不改变现有机油容器结构的旁路式大流量油液净化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旁路式大流量油液净化器,包括壳体、净化滤芯、盖体和连接管路,所述壳体、净化滤芯和盖体组成净化单元,净化单元与连接管路连通,壳体内设有净化滤芯,壳体与盖体连接;盖体上设有连接管路,盖体上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连接管路上连接多级净化单元,所述连接管路的进口段与各级净化单元的进油口连接,各级净化单元的出油口与连接管路的出口段连接。所述壳体设有腔体隔板,腔体隔板分隔为粗滤腔和精滤腔。所述盖体分为上盖体和下盖体,上盖体和下盖体与壳体螺纹连接。所述净化滤芯分为纤维纸净化层和吸水树脂层。所述上盖体上设有油液连通环腔,通过油液连通环腔连通粗滤腔和精滤腔。所述粗滤腔内设有过滤层,过滤层的材料为无纺布。还包括马达泵、压力流量表和节流阀,连接管路上连接多级净化单元,每级净化单元上设有节流阀,连接管路连接马达泵和压力流量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1、一种旁路式大流量油液净化器,包括壳体、净化滤芯、盖体和连接管路,所述壳体、净化滤芯和盖体组成净化单元,净化单元与连接管路连通,壳体内设有净化滤芯,壳体与盖体连接;盖体上设有连接管路,盖体上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进油口和出油口与连接管路连通。旁路式油液净化系统不用改变现有发动机结构,将净化单元以旁路连接方式通过机油滤清口连通。并联适用于大流量油液过滤,特别适合大排量汽柴油发动机,如公交、工程车辆。2、壳体设有腔体隔板,腔体隔板分隔为粗滤腔和精滤腔。增加油液过滤时间提升净化效果。盖体分为上盖体和下盖体,上盖体和下盖体与壳体螺纹连接。方便双向拆分,便于更换滤芯。所述净化滤芯分为纤维纸净化层和吸水树脂层。有效吸除油液中水分,防止油液乳化提升油液使用寿命。3、上盖体上设有油液连通环腔,通过油液连通环腔连通粗滤腔和精滤腔。形成油液循环路便于油液流动。粗滤腔内设有过滤层,过滤层的材料为无纺布。无纺布将大颗粒杂质滤除便于提升净化滤芯使用寿命,使用一段时间发生堵塞时仅更换无纺布便可继续使用。4、马达泵、压力流量表和节流阀,连接管路上连接多级净化单元,每级净化单元上设有节流阀,连接管路连接马达泵和压力流量表。通过节流阀可以关闭相应净化单元进行维护,通过压力流量表实时监控净化单元运行情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采用多级净化单元组合使用,实现超精密过滤,利用原有机油泵动力,引起部分机油进行精密过滤,油品清洁度可达ISO15/12或NAS6级,多次循环后可达NAS5级以下,液压油长期保持比新油还洁净。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净化单元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旁路式大流量油液净化器,包括壳体1、净化滤芯2、盖体3和连接管路4,所述壳体1、净化滤芯2和盖体3组成净化单元,净化单元与连接管路4连通,壳体1内设有净化滤芯2,壳体1与盖体3连接;盖体3上设有连接管路4,盖体3上设有进油口9和出油口10,进油口9和出油口10与连接管路4连通。所述壳体1设有腔体隔板5,腔体隔板5分隔为粗滤腔6和精滤腔7。所述盖体3分为上盖体和下盖体,上盖体和下盖体与壳体1螺纹连接。所述净化滤芯2分为纤维纸净化层12和吸水树脂层13。所述上盖体上设有油液连通环腔8,通过油液连通环腔8连通粗滤腔6和精滤腔7。所述粗滤腔6内设有过滤层11,过滤层11的材料为无纺布。所述连接管路4上连接多级净化单元14,所述连接管路4的进口段与各级净化单元14的进油口9连接,各级净化单元14的出油口10与连接管路4的出口段连接。还包括马达泵15、压力流量表16和节流阀17,连接管路4上连接多级净化单元14,每级净化单元14上设有节流阀17,连接管路4连接马达泵15和压力流量表16。使用时,并联适用于大流量油液过滤,特别适合大排量汽柴油发动机,如公交、工程车辆。通过马达泵15向净化单元泵送油液进行净化,压力流量表16实时读取数据判断设备是否运行稳定,压力流量表16波动或达不到设计流量时更换过滤层11或净化滤芯2。0.8L/min以下适用于20L以下小微型邮箱。0.8-2L/min适用于20-250L中型邮箱,2.8L/min适用250-400L大型邮箱。油液依次通过粗滤腔6和精滤腔7,油液连通环腔8便于形成腔内压力进而便于油液流入粗滤腔6和精滤腔7。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旁路式大流量油液净化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旁路式大流量油液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净化滤芯(2)、盖体(3)和连接管路(4),所述壳体(1)、净化滤芯(2)和盖体(3)组成净化单元,净化单元与连接管路(4)连通,壳体(1)内设有净化滤芯(2),壳体(1)与盖体(3)连接;盖体(3)上设有连接管路(4),盖体(3)上设有进油口(9)和出油口(10),所述连接管路(4)上连接多级净化单元(14),所述连接管路(4)的进口段与各级净化单元(14)的进油口(9)连接,各级净化单元(14)的出油口(10)与连接管路(4)的出口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旁路式大流量油液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净化滤芯(2)、盖体(3)和连接管路(4),所述壳体(1)、净化滤芯(2)和盖体(3)组成净化单元,净化单元与连接管路(4)连通,壳体(1)内设有净化滤芯(2),壳体(1)与盖体(3)连接;盖体(3)上设有连接管路(4),盖体(3)上设有进油口(9)和出油口(10),所述连接管路(4)上连接多级净化单元(14),所述连接管路(4)的进口段与各级净化单元(14)的进油口(9)连接,各级净化单元(14)的出油口(10)与连接管路(4)的出口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旁路式大流量油液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设有腔体隔板(5),腔体隔板(5)分隔为粗滤腔(6)和精滤腔(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旁路式大流量油液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强仁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屹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