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进行无损探伤的井口在线除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6864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2 0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进行无损探伤的井口在线除蜡装置,包括圆筒,圆筒从中部分为上圆筒和下圆筒,上圆筒包括内壁和外壁以及内壁与外壁之间形成的污渍回收腔;上圆筒远离下圆筒的端面设置有一个出料口;上圆筒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除蜡装置;下圆筒包括下圆筒内壁,下圆筒内壁由上圆筒的内壁延伸构成,所述下圆筒内壁靠近上圆筒的一端设置有探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够方便除蜡,避免除掉的污渍污染环境,还能够对抽油杆进行损伤检测,减少了抽油杆的检测流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位移传感器,当探头检测到抽油杆在某一位置有损伤时,位移传感器会对该位置进行标记,便于对抽油杆损伤部位的快速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进行无损探伤的井口在线除蜡装置
本技术涉及石油器械领域,具体涉及可进行无损探伤的井口在线除蜡装置。
技术介绍
在石油开采过程中,原油通过油管被抽取上来,因为原油(尤其是稠油)中的泥沙、石蜡及其它杂质会将油管堵塞,还有腐蚀、电泵故障等原因,所以每一口油井需要进行定期检修。这时就需要将油管提取出来进行修复。该作业过程是利用吊升系统将油井内的管柱提出井口,逐根卸下放在油管储料架上,然后再经过清洗、丈量、重新组配,再将其逐根下入井内。在采油作业过程中,油管清洗所消耗的费用一直是油田采油厂生产成本中重要组成部分。旧油管的清洗是油管修复工艺中最基础最关键的一环。油管的清洗质量不仅对后续工序产生重要影响,而且也关系到油管使用成本及施工作业的质量。从油井现场将油管运输到清洗站需经过运输、贮存、修复等多道工序,现有技术中多采用高温水冲洗,去除石蜡,但是依靠高温水冲洗会造成水浪费,并且冲洗过后的污渍被水流带走,会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冲洗过后的污渍被水流带走,会造成环境污染,目的在于提供可进行无损探伤的井口在线除蜡装置,采用刮除的方式除蜡,并将刮除的污渍回收处理。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可进行无损探伤的井口在线除蜡装置,包括圆筒,圆筒从中部分为上圆筒和下圆筒,上圆筒包括内壁和外壁以及内壁与外壁之间形成的污渍回收腔;上圆筒远离下圆筒的端面设置有一个出料口;上圆筒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除蜡装置;下圆筒包括下圆筒内壁,下圆筒内壁由上圆筒的内壁延伸构成,所述下圆筒内壁靠近上圆筒的一端设置有探头。本技术为圆筒,将抽油杆穿进圆筒中部的空腔中,上圆筒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除蜡装置,除蜡装置可以刮除抽油杆表面的石蜡,刮除的石蜡从抽油杆表面脱落进入到污渍回收腔中;由于上圆筒的环状结构,设置有除蜡装置的内壁可以将抽油杆的环状表面上的石蜡去除干净,并且,由于污渍回收腔也是环状的,被去除的石蜡可以全部回收;为了便于刮蜡器中回收污渍的处理,在圆筒的两端设置出料口,这样刮蜡器就可以重复使用。在下圆筒内壁上设置探头,探头用于检测抽油杆的损伤。当上圆筒和下圆筒作为整体在抽油杆表面移动时,上圆筒为了清除污渍需要在抽油杆表面移动,下圆筒跟随上圆筒移动的过程中逐步对抽油杆表面进行损伤检测,这样既能够方便除蜡,避免除掉的污渍污染环境,还能够对抽油杆进行损伤检测,减少了抽油杆的检测流程。进一步地,所述出料口为圆环状,设置在污渍回收腔的两侧,并设置有环形盖子,环形盖子的尺寸与出料口的尺寸相适应。将出料口设置成圆环状,是为了增大出料口的面积,便于污渍回收腔中的污渍处理以及污渍回收腔的清洗,采用圆环状也是为了适应本技术的圆筒结构。进一步地,所述除蜡装置包括孔洞和刮除刀片,多个孔洞均匀分布在内壁上;所述刮除刀片设置在孔洞下侧,刮除刀片的刀面偏向内壁内侧。刮除刀片偏向内壁内侧,刀刃就可以接触到抽油杆表面进行除蜡工作;刀刃刮除的蜡顺着刀面通过孔洞落入到污渍回收腔中;由于刮除刀片处于孔洞的下侧,因此,这确定了本技术的工作方向,将刮除刀片的朝向作为本技术的运动方向。进一步地,所述刮除刀片的刀刃向下卷成筒状。为了避免刀刃损伤抽油杆,将刀刃做成卷状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除蜡效果,但是考虑到抽油杆的造价较高,因此需要避免刮除刀片对抽油杆的损伤。进一步地,圆筒的内壁上处于同一高度的刮除刀片的刀刃所形成的环状直径与抽油管外径相等。刮除刀片是内壁上通过不完全切割形成的,因此刮除刀片与内壁之间为无缝连接,刮除刀片与内壁之间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就算抽油杆由于表面覆盖石蜡导致抽油杆直径增大,也能将抽油杆放入本技术中进行石蜡刮除。进一步地,在下圆筒内壁的中部位置设置有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刮除刀片划过后的抽油杆表面的温度变化,从而便于控制圆筒刮除的移动速度,避免移动速度过快对抽油杆表面造成较大的损伤。进一步地,在下圆筒内壁上远离上圆筒的一端设置有多个滚轮,至少一个滚轮连接有位移传感器。滚轮便于固定圆筒与抽油管之间的距离,同时通过滚轮的转动,位移传感器检测圆筒的移动速度,得到圆筒在抽油杆上的位置,当探头检测到抽油杆在某一位置有损伤时,位移传感器会对该位置进行标记,便于对抽油杆损伤部位的快速定位。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采用附带有除蜡装置以及污渍回收腔的圆筒,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抽油杆清洗的环境污染,同时避免了水源的浪费;2、本技术既能够方便除蜡,避免除掉的污渍污染环境,还能够对抽油杆进行损伤检测,减少了抽油杆的检测流程;3、本技术设置位移传感器,当探头检测到抽油杆在某一位置有损伤时,位移传感器会对该位置进行标记,便于对抽油杆损伤部位的快速定位。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滚轮安装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超声波探伤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出料口,2-外壁,3-污渍回收腔,4-内壁,5-除蜡装置,6-空腔,51-孔洞,52-刮除刀片,7-探头,8-温度传感器,9-器件存储腔,10-滚轮,11-位移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可进行无损探伤的井口在线除蜡装置,包括圆筒,圆筒从中部分为上圆筒和下圆筒,上圆筒包括内壁4和外壁2以及内壁4与外壁2之间形成的污渍回收腔3;上圆筒远离下圆筒的端面设置有一个出料口1;上圆筒的内壁4上设置有多个除蜡装置5;下圆筒包括下圆筒内壁,下圆筒内壁由上圆筒的内壁4延伸构成,所述下圆筒内壁靠近上圆筒的一端设置有探头7。在下圆筒内壁的中部位置设置有温度传感器8。在下圆筒内壁上远离上圆筒的一端设置有五个滚轮10,至少一个滚轮10连接有位移传感器11。在器件存储腔9中封装有各个器件,探头7的控制系统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系统进行控制,如图5所示。出料口1为圆环状,并配置有环形盖子,环形盖子的尺寸与出料口1的尺寸相适应。如图2所示,除蜡装置5包括孔洞51和刮除刀片52,多个孔洞51均匀分布在内壁4上;所述刮除刀片52设置在孔洞51下侧,刮除刀片52的刀面偏向内壁4内侧。所述刮除刀片52的刀刃向下卷成筒状。圆筒的内壁4上处于同一高度的刮除刀片52的刀刃所形成的环状直径与抽油管外径相等。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进行无损探伤的井口在线除蜡装置

【技术保护点】
可进行无损探伤的井口在线除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圆筒从中部分为上圆筒和下圆筒,上圆筒包括内壁(4)和外壁(2)以及内壁(4)与外壁(2)之间形成的污渍回收腔(3);上圆筒远离下圆筒的端面设置有一个出料口(1);上圆筒的内壁(4)上设置有多个除蜡装置(5);下圆筒包括下圆筒内壁,下圆筒内壁由上圆筒的内壁(4)延伸构成,所述下圆筒内壁靠近上圆筒的一端设置有探头(7)。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进行无损探伤的井口在线除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圆筒从中部分为上圆筒和下圆筒,上圆筒包括内壁(4)和外壁(2)以及内壁(4)与外壁(2)之间形成的污渍回收腔(3);上圆筒远离下圆筒的端面设置有一个出料口(1);上圆筒的内壁(4)上设置有多个除蜡装置(5);下圆筒包括下圆筒内壁,下圆筒内壁由上圆筒的内壁(4)延伸构成,所述下圆筒内壁靠近上圆筒的一端设置有探头(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进行无损探伤的井口在线除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1)为圆环状,并配置有环形盖子,环形盖子的尺寸与出料口(1)的尺寸相适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进行无损探伤的井口在线除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蜡装置(5)包括孔洞(51)和刮除刀片(52),多个孔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璞蔓贾文婷周政陈龙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聚深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