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的排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6529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的排线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架,机架的上转动连接有线圈架,线圈架的前方设置有排线机构,排线机构上设置有齿轮传送机构,排线机构的前方设置有引线装置,引线装置包括U型的支架,支架的两侧壁的上端滑移连接有滑动辊,滑动辊的下端设置有移动齿条,移动齿条的下方设置有与移动齿条相啮合的活动连接在支架上的小齿轮,小齿轮的下方设置与小齿轮相啮合的大齿轮,大齿轮的轮心处固接有固定辊,固定辊与大齿轮固接的另一端固接在齿轮传送机构上,滑动辊的上表面设置有引线组件,达到了此自动排线机结构简单,操作简单,带有引线装置且能自动排线的效果。

An automatic line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rolling machine, the technical proposal is including frame, frame is rotatably connected with a coil rack, a traversing mechanism set in front of the coil frame, a wind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gear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 wire device is arranged in front of the wire winding mechanism, device comprises a bracket type U the upper end of the bracket, slip on both sides of the wall is connected with a sliding roller, the lower roller is provided with a sliding mobile rack, a small gear is engaged with the mobile rack is movably connected on the support rack is arranged below the mobile, below the small gear arranged large gear meshed with the pinion gear, wheel cente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ixing roller, and the other end is fixed with the big gea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gear transmission mechanism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sliding roller, is arranged on the lead assembly, to the automatic rolling machin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The operation is simple, with the lead device and the effect of automatic line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的排线机
本技术涉及线缆收线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的排线机。
技术介绍
日常工作中,线缆的卷绕非常麻烦,一般情况下通过排线机来实现卷绕。申请号为201320708901.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线缆排线机,包括位于线缆排线机的下方底座、底座上连接有机座、机座上连接有运动架、运动架上连接有线座、线座上设置有输线辊和挡线辊、基座的下端连接有螺杆,基座的一端连接有电机,运动架的两端均设有传感器,线缆经线座上的输线辊输送,根据预设程序,线座在运动架上运动,使线缆能均匀地卷绕在卷线架上,当线座运动到传感器的位置时,变反向运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效果佳。该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线缆在线座之前往往是杂乱无章的,线缆穿过线座,线座带动线缆进行往复直线运动,进而使线缆均匀缠绕在卷线架上,但是此设备在将线缆穿入到线座之前缺乏引线装置,使得线缆在排线时,线缆的摆动幅度较大,致使线缆里面的铜丝线受到一定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单,带有引线装置且能自动排线的排线机。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自动的排线机,包括机架,机架的上转动连接有线圈架,线圈架的前方设置有排线机构,排线机构包括竖直方向设置的U型的支撑架,支撑架两侧壁的上端滑移连接有滑动杆,滑动杆上设置有夹线装置,滑动杆的下方设置有驱动滑动杆做往复直线运动的齿轮传送机构,排线机构的前方设置有引线装置,引线装置包括U型的支架,支架的两侧壁的上端滑移连接有滑动辊,滑动辊的下端设置有移动齿条,移动齿条的下方设置有与移动齿条相啮合的活动连接在支架上的小齿轮,小齿轮的下方设置与小齿轮相啮合的大齿轮,大齿轮的轮心处固接有固定辊,固定辊与大齿轮固接的另一端固接在齿轮传送机构上,滑动辊的上表面设置有引线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将线缆穿过引线组件和夹线装置缠绕到线圈架上,齿轮传送机构带动滑动杆做往复直线运动,进而滑动杆带动夹线装置,夹线装置带动线缆沿滑动杆运动的方向做往复直线运动,同时齿轮传送机构通过固定辊带动大齿轮做往复直线运动,并且大齿轮的运动方向与齿轮的运动方向一致,进而大齿轮带动小齿轮正向或反向运动,同时小齿轮带动滑动辊做往复直线运动,进而带动引线组件做往复直线运动,并且引线组件与夹线装置的运动方向相同,进而带动线缆做往复直线运动,使线缆均匀缠绕到线圈架上。此自动排线机带有引线装置,这样使得线缆在排线时防止线缆摆动幅度较大,致使线缆里面的铜丝线受到一定损害。较佳的,齿轮传送机构包括有齿轮,齿轮的上端设置有与齿轮相啮合的滑动齿条,滑动齿条固接在滑动杆的下表面上,齿轮的下端设置有与齿轮相啮合的固定齿条,齿轮上连接有水平方向设置且能拉动齿轮运动的拉杆,拉杆的一端穿过支撑架的侧壁连接有驱动拉杆做往复直线运动的传动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拉杆做往复直线运动,拉杆带动齿轮沿固定齿条做往复直线运动,进而齿轮通过滑动齿条带动滑动杆做往复直线运动。较佳的,传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上固接有与第二电机同轴的主动轮,主动轮的上方设置有从动轮,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连接有三角带,从动轮上固接有转动杆,转动杆与从动齿轮连接的另一端固接有转轮,转轮的边沿处铰接有摇杆,摇杆与转轮铰接的另一端铰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与摇杆铰接的另一端与拉杆铰接。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打开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通过三角带带动从动轮转动,同时从动轮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转轮转动,同时铰接在转轮边缘处的摇杆绕转轮转动,进而摇杆带动连接杆,连接杆带动拉杆,拉杆带动齿轮做往复直线运动。较佳的,支架两侧壁的顶端均固接有限定块,限定块上且沿滑动辊的长度开设有滑动槽,滑动辊的两端均穿过滑动槽并且与限定块滑移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滑动辊可以沿滑动槽进行滑动,同时限位块又对滑动辊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防止滑动辊在滑动时脱离支架。较佳的,引线组件包括固定在滑动辊上表面的固定块,固定板上的设置有竖直方向设置的引线辊a和引线辊b,引线辊a和引线辊b平行设置且两者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引线辊a和引线辊b的前端设置有水平方向设置且转动连接在固定块上的输送辊。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将线缆放置在引线辊a和引线辊b之间,这样对线缆起到一定的限定作用,引线辊a和引线辊b的前端设置有水平方向设置且转动连接在固定块上的输送辊,将线缆放置在输送辊,这样有利于线缆的输送。较佳的,固定块上表面均开设有槽口朝上的滑槽,引线辊a和引线辊b的底端均固接有滑块,滑块嵌入在滑槽内并且与固定块滑移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线缆左右摆动的幅度较大时,线缆会使引线辊a或引线辊b沿滑槽向远离线缆方向运动,减少线缆与引线辊a或引线辊b的摩擦力,减少线缆的在排线过程中的损害程度。较佳的,滑槽外端的内侧壁上均固设有第一压缩弹簧,第一压缩弹簧与滑槽侧壁固接的另一端固接在滑块上。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第一压缩弹簧可以使滑块移动后快速复位,进而带动引线辊a和引线辊b移动后快速复位,使引线辊a和引线辊b具有一定的弹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此自动排线机结构简单,操作简单,带有引线装置,当线缆左右摆动的幅度较大时,能够减少线缆的损害程度。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自动的排线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为了突出排线机构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为了突出锁定环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为了突出传动机构结构的示意图;图5是图4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6是为了突出引线装置结构的示意图;图7是为了突出引线组件结构的示意图;图8是图7中B部分的放大图。图中,1、机架;11、转动辊;111、线圈架;12、第一电机;2、排线机构;21、支撑架;211、凹槽;212、滑轮;22、锁定环;221、卡块;222、卡槽;223、转轴;3、滑动杆;31、滑动齿条;32、支撑块;321、固定齿条;33、齿轮;331、转动轴;34、支板;35、拉杆;36、连接杆;37、摇杆;371、第一铰轴;38、转轮;381、转动杆;39、第二电机;391、支撑板;392、减速器;393、主动轮;394、从动轮;395、三角带;396、固定杆;4、固定板;41、档线辊a;42、档线辊b;43、档线辊c;431、支撑柱;44、挡板;441、第二铰轴;5、引线装置;51、支架;52、限定块;521、滑动槽;53、滑动辊;54、移动齿条;55、小齿轮;551、支撑杆;56、大齿轮;57、固定辊;58、限定齿条;6、引线组件;61、固定块;62、引线辊a;63、引线辊b;64、滑槽;65、滑块;66、输送辊;661、支柱;67、第一压缩弹簧;68、支杆;681、第二压缩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一种自动的排线机,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辊11,转动辊11上固设有线圈架111,转动辊11的一端连接有驱动转动辊11转动的第一电机12,打开第一电机12驱动转动辊11转动,同时转动辊11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动的排线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的排线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的上转动连接有线圈架(111),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架(111)的前方设置有排线机构(2),所述排线机构(2)包括竖直方向设置的U型的支撑架(21),所述支撑架(21)两侧壁的上端滑移连接有滑动杆(3),所述滑动杆(3)上设置有夹线装置,所述滑动杆(3)的下方设置有驱动滑动杆(3)做往复运动的齿轮传送机构,所述排线机构(2)的前方设置有引线装置(5),所述引线装置(5)包括U型的支架(51),所述支架(51)两侧壁的上端滑移连接有滑动辊(53),所述滑动辊(53)的下方设置有移动齿条(54),所述移动齿条(54)的下方设置有与移动齿条(54)相啮合的转动连接在支架(51)上的小齿轮(55),所述小齿轮(55)的下方设置与小齿轮(55)相啮合的大齿轮(56),所述大齿轮(56)的轮心处固接有固定辊(57),所述固定辊(57)与大齿轮(56)固接的另一端固接在齿轮传送机构上,所述滑动辊(53)的上表面设置有引线组件(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的排线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的上转动连接有线圈架(111),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架(111)的前方设置有排线机构(2),所述排线机构(2)包括竖直方向设置的U型的支撑架(21),所述支撑架(21)两侧壁的上端滑移连接有滑动杆(3),所述滑动杆(3)上设置有夹线装置,所述滑动杆(3)的下方设置有驱动滑动杆(3)做往复运动的齿轮传送机构,所述排线机构(2)的前方设置有引线装置(5),所述引线装置(5)包括U型的支架(51),所述支架(51)两侧壁的上端滑移连接有滑动辊(53),所述滑动辊(53)的下方设置有移动齿条(54),所述移动齿条(54)的下方设置有与移动齿条(54)相啮合的转动连接在支架(51)上的小齿轮(55),所述小齿轮(55)的下方设置与小齿轮(55)相啮合的大齿轮(56),所述大齿轮(56)的轮心处固接有固定辊(57),所述固定辊(57)与大齿轮(56)固接的另一端固接在齿轮传送机构上,所述滑动辊(53)的上表面设置有引线组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的排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传送机构包括有齿轮(33),所述齿轮(33)的上端设置有与齿轮(33)相啮合的滑动齿条(31),所述滑动齿条(31)固接在滑动杆(3)的下表面上,所述齿轮(33)的下端设置有与齿轮(33)相啮合的固定齿条(321),所述齿轮(33)上连接有水平方向设置且能拉动齿轮(33)运动的拉杆(35),所述拉杆(35)的一端穿过支撑架(21)的侧壁连接有驱动拉杆(35)做往复直线运动的传动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的排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39),所述第二电机(39)上固接有与第二电机(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凯李万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东方浩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