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尹志航专利>正文

飞机ATC天线在翼测试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63304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21:15
飞机ATC天线在翼测试仪,有效解决飞机ATC天线的在翼检测,保证安全、正点的飞行问题。包括壳体及壳体内装的检测电路,壳体前上部装有显示器,下部装有充电插座和开关,壳体上部经同轴电缆装有同轴接头,所述的检测电路是,单片机控制器与信号发生器、驱动器、方波发生器、功率检波器、电源开关、功率检波器相连,驱动器与显示器相连,显示器与方波发生器相连,功率检波器与双定向耦合器相连,双定向耦合器与同轴接头相连,信号发生器分别与电源开关、功率检波器相连,充电器分别与电源开关、电源、充电插孔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易生产,携带使用方便,检测快速,工作效率高,有效用于飞机AT天线在翼检测,保证航班运行的安全、正点。

Aircraft ATC antenna in wing tes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飞机ATC天线在翼测试仪
本技术涉及飞机检测设备,特别是一种飞机ATC天线在翼测试仪。
技术介绍
飞机ATC/TCAS系统故障是民航客机的常见故障,一旦发生故障,大部分情况不能进行MEL保留,飞机返航或停场排故时有发生,极大地影响了航空公司的航班正常性。由于ATC和TCAS两个系统关系密切,一个ATC系统部件的故障同时可能导致TCAS系统也出现故障。在ATC/TCAS系统出现的故障中,比较难处理的故障是由于ATC天线不能正常工作引起的故障,这是因为ATC应答机内部的自检电路性能很不完善,在ATC天线发生故障时往往不能够有效地监测到天线出现的问题。另外由于ATC天线的结构特性和安装位置,容易受到外界腐蚀和潮湿的影响,在故障初期表现出来的故障现象可能时隐时现,给排除故障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在故障点不明确的情况下,此类故障往往在更换了ATC应答机、TCAS应答机和ATC/TCAS控制面板无效后再更换ATC天线才最终得到解决。飞机ATC天线故障最终都可归结为ATC应答机输出阻抗与ATC天线的阻抗不匹配,导致天线驻波比(VSWR)增大,发射(接收)效率严重降低,ATC/TCAS系统不能正常工作。因故障不容易准确判断经常造成航材误换,又给航空公司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解决飞机ATC天线的在翼检测是需要认真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飞机ATC天线在翼测试仪,可有效解决飞机ATC天线的在翼检测,保证安全、正点的飞行问题。本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壳体及壳体内装的检测电路,壳体前上部装有显示器,下部装有充电插座(插孔)和开关,壳体上部经同轴电缆装有同轴接头,所述的检测电路包括单片机控制器IC1、功率检波器IC2、信号发生器IC3、充电器IC4、第一驱动器IC5、第二驱动器IC6、方波发生器IC7和LCD显示器,单片机控制器IC1的2脚接地,单片机控制器IC1的16脚、17脚、19脚分别与信号发生器IC3的29脚、31脚、32脚相连,单片机控制器IC1的5脚与第一驱动器IC5的1脚相连,单片机控制器IC1的15脚与第二驱动器IC6的1脚相连,单片机控制器IC1的10脚分别接第一驱动器IC5、第二驱动器IC6的2脚,单片机控制器IC1的11脚分别接第一驱动器IC5、第二驱动器IC6的3脚,单片机控制器IC1的13脚分别接第一驱动器IC5、第二驱动器IC6的4脚,单片机控制器IC1的12脚分别接第一驱动器IC5、第二驱动器IC6的5脚,单片机控制器IC1的3脚分别接第一驱动器IC5、第二驱动器IC6的16脚和方波发生器IC7的14脚、功率检波器IC2的2脚、电源开关K(即壳体上的电源开关),单片机控制器IC1的20脚接功率检波器IC2的16脚;第一驱动器IC5的驱动输出端接LCD显示器(即壳体上的显示器)的16脚、27脚、13脚、14脚、15脚、24脚、25脚,第二驱动器IC6的驱动输出端接LCD显示器的22脚、23脚、17脚、18脚、19脚、20脚、21脚,第一驱动器IC5、第二驱动器IC6的8脚接地,LCD显示器的1脚接方波发生器IC7的11脚,方波发生器IC7的7脚接地,功率检波器IC2的12脚、15脚接地,功率检波器IC2的7脚接电阻R3、电容C5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接功率检波器IC2的8脚,并经电容C6接地,电容C5的另一端经电容C4接地,并与双定向耦合器DC1的接头J4相连,功率检波器IC2的24脚接电阻R2、电容C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接功率检波器IC2的23脚,并经电容C3接地,电容C2的另一端接双定向耦合器DC1的接头J5,并经电容C1接地;双定向耦合器DC1的接头J2与信号发生器IC3的37脚相连,双定向耦合器DC1的接头J3与接地的同轴接头J1(即壳体上的同轴接头)相连,信号发生器IC3的27脚接电源开关K、功率检波器IC2的2脚和电阻R1的一端;充电器IC4的1脚接电源开关K及电源E的正极,电源E的负极接地,充电器IC4的10脚接充电插孔J6(即壳体上的充电插座),充电器IC4的3脚、7脚并联接地,4脚经发光二极管LED接电阻R1的另一端,构成供电电路。本技术结构新颖独特,易生产,携带使用方便,检测快速,工作效率高,有效用于飞机ATC天线在翼检测,保证航班运行的安全、正点,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经济和社会效益巨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部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检测电路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由图1、2所示,本技术包括壳体及壳体内装的检测电路,壳体1前上部装有显示器2,下部装有充电插座(插孔)3和电源开关4,壳体上部经同轴电缆5装有同轴接头6,所述的检测电路包括单片机控制器IC1、功率检波器IC2、信号发生器IC3、充电器IC4、第一驱动器IC5、第二驱动器IC6、方波发生器IC7和LCD显示器,单片机控制器IC1的2脚接地,单片机控制器IC1的16脚、17脚、19脚分别与信号发生器IC3的29脚、31脚、32脚相连,单片机控制器IC1的5脚与第一驱动器IC5的1脚相连,单片机控制器IC1的15脚与第二驱动器IC6的1脚相连,单片机控制器IC1的10脚分别接第一驱动器IC5、第二驱动器IC6的2脚,单片机控制器IC1的11脚分别接第一驱动器IC5、第二驱动器IC6的3脚,单片机控制器IC1的13脚分别接第一驱动器IC5、第二驱动器IC6的4脚,单片机控制器IC1的12脚分别接第一驱动器IC5、第二驱动器IC6的5脚,单片机控制器IC1的3脚分别接第一驱动器IC5、第二驱动器IC6的16脚和方波发生器IC7的14脚、功率检波器IC2的2脚、电源开关K(即壳体上的电源开关4),单片机控制器IC1的20脚接功率检波器IC2的16脚;第一驱动器IC5的驱动输出端接LCD显示器(即壳体上的显示器2)的16脚、27脚、13脚、14脚、15脚、24脚、25脚,第二驱动器IC6的驱动输出端接LCD显示器的22脚、23脚、17脚、18脚、19脚、20脚、21脚,第一驱动器IC5、第二驱动器IC6的8脚接地,LCD显示器的1脚接方波发生器IC7的11脚,方波发生器IC7的7脚接地,功率检波器IC2的12脚、15脚接地,功率检波器IC2的7脚接电阻R3、电容C5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接功率检波器IC2的8脚,并经电容C6接地,电容C5的另一端经电容C4接地,并与双定向耦合器DC1的接头J4相连,功率检波器IC2的24脚接电阻R2、电容C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接功率检波器IC2的23脚,并经电容C3接地,电容C2的另一端接双定向耦合器DC1的接头J5,并经电容C1接地;双定向耦合器DC1的接头J2与信号发生器IC3的37脚相连,双定向耦合器DC1的接头J3与接地的同轴接头J1(即壳体上的同轴接头6)相连,信号发生器IC3的27脚接电源开关K、功率检波器IC2的2脚和电阻R1的一端;充电器IC4的1脚接电源开关K及电源E的正极,电源E的负极接地,充电器IC4的10脚接充电插孔J6(即壳体上的充电插座3),充电器IC4的3脚、7脚并联接地,4脚经发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飞机ATC天线在翼测试仪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飞机ATC天线在翼测试仪,包括壳体及壳体内装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壳体(1)前上部装有显示器(2),下部装有充电插座(3)和电源开关(4),壳体上部经同轴电缆(5)装有同轴接头(6),所述的检测电路包括单片机控制器IC1、功率检波器IC2、信号发生器IC3、充电器IC4、第一驱动器IC5、第二驱动器IC6、方波发生器IC7和LCD显示器,单片机控制器IC1的2脚接地,单片机控制器IC1的16脚、17脚、19脚分别与信号发生器IC3的29脚、31脚、32脚相连,单片机控制器IC1的5脚与第一驱动器IC5的1脚相连,单片机控制器IC1的15脚与第二驱动器IC6的1脚相连,单片机控制器IC1的10脚分别接第一驱动器IC5、第二驱动器IC6的2脚,单片机控制器IC1的11脚分别接第一驱动器IC5、第二驱动器IC6的3脚,单片机控制器IC1的13脚分别接第一驱动器IC5、第二驱动器IC6的4脚,单片机控制器IC1的12脚分别接第一驱动器IC5、第二驱动器IC6的5脚,单片机控制器IC1的3脚分别接第一驱动器IC5、第二驱动器IC6的16脚和方波发生器IC7的14脚、功率检波器IC2的2脚、电源开关K,单片机控制器IC1的20脚接功率检波器IC2的16脚;第一驱动器IC5的驱动输出端接LCD显示器的16脚、27脚、13脚、14脚、15脚、24脚、25脚,第二驱动器IC6的驱动输出端接LCD显示器的22脚、23脚、17脚、18脚、19脚、20脚、21脚,第一驱动器IC5、第二驱动器IC6的8脚接地,LCD显示器的1脚接方波发生器IC7的11脚,方波发生器IC7的7脚接地,功率检波器IC2的12脚、15脚接地,功率检波器IC2的7脚接电阻R3、电容C5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接功率检波器IC2的8脚,并经电容C6接地,电容C5的另一端经电容C4接地,并与双定向耦合器DC1的接头J4相连,功率检波器IC2的24脚接电阻R2、电容C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接功率检波器IC2的23脚,并经电容C3接地,电容C2的另一端接双定向耦合器DC1的接头J5,并经电容C1接地;双定向耦合器DC1的接头J2与信号发生器IC3的37脚相连,双定向耦合器DC1的接头J3与接地的同轴接头J1相连,信号发生器IC3的27脚接电源开关K、功率检波器IC2的2脚和电阻R1的一端;充电器IC4的1脚接电源开关K及电源E的正极,电源E的负极接地,充电器IC4的10脚接充电插孔J6,充电器IC4的3脚、7脚并联接地,4脚经发光二极管LED接电阻R1的另一端,构成供电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机ATC天线在翼测试仪,包括壳体及壳体内装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壳体(1)前上部装有显示器(2),下部装有充电插座(3)和电源开关(4),壳体上部经同轴电缆(5)装有同轴接头(6),所述的检测电路包括单片机控制器IC1、功率检波器IC2、信号发生器IC3、充电器IC4、第一驱动器IC5、第二驱动器IC6、方波发生器IC7和LCD显示器,单片机控制器IC1的2脚接地,单片机控制器IC1的16脚、17脚、19脚分别与信号发生器IC3的29脚、31脚、32脚相连,单片机控制器IC1的5脚与第一驱动器IC5的1脚相连,单片机控制器IC1的15脚与第二驱动器IC6的1脚相连,单片机控制器IC1的10脚分别接第一驱动器IC5、第二驱动器IC6的2脚,单片机控制器IC1的11脚分别接第一驱动器IC5、第二驱动器IC6的3脚,单片机控制器IC1的13脚分别接第一驱动器IC5、第二驱动器IC6的4脚,单片机控制器IC1的12脚分别接第一驱动器IC5、第二驱动器IC6的5脚,单片机控制器IC1的3脚分别接第一驱动器IC5、第二驱动器IC6的16脚和方波发生器IC7的14脚、功率检波器IC2的2脚、电源开关K,单片机控制器IC1的20脚接功率检波器IC2的16脚;第一驱动器IC5的驱动输出端接LCD显示器的16脚、27脚、13脚、14脚、15脚、24脚、25脚,第二驱动器IC6的驱动输出端接LCD显示器的22脚、23脚、17脚、18脚、19脚、20脚、21脚,第一驱动器IC5、第二驱动器IC6的8脚接地,LCD显示器的1脚接方波发生器IC7的11脚,方波发生器IC7的7脚接地,功率检波器IC2的12脚、15脚接地,功率检波器IC2的7脚接电阻R3、电容C5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接功率检波器IC2的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志航
申请(专利权)人:尹志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