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宪虎专利>正文

一种三轮车车身角度软性调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6298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2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轮车车身角度软性调节器,用于连接三轮车的前轮车架和后轮车架,由橡胶圆柱体、凸轮轴和带型腔的外壳组成,所述凸轮轴与后轮车架固定,所述外壳与前轮车架固定,橡胶圆柱体设置在型腔内,所述凸轮轴可旋转的伸入到型腔内与橡胶圆柱体相接触形成软定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三轮车车身角度软性调节器,通过橡胶圆柱体、凸轮轴和外壳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实现一个软连接的效果,避免三轮车拐弯时出现侧翻的问题。

A soft adjuster of a tricycle body ang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ricycle body soft angle regulator, connecting the tricycle frame and a rear wheel frame for front wheel, composed of rubber cylinder, cam shaft and belt type cavity of the shell, the cam shaft and the rear wheel frame is fixed, the casing and the front wheel frame is fixed, the rubber cylinder is arranged in the cavity. The cam shaft can be rotated into the cavity and the rubber cylinder to form a soft contact position. The tricycle body angle soft adjuster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realize the effect of a soft connection by setting the rubber cylinder, camshaft and shell, and avoid rollover problem when the tricycle tur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轮车车身角度软性调节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三轮车配件,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三轮车车身角度软性调节器。
技术介绍
三轮车是介于正常的四轮汽车和两轮车辆之间,其相比于四轮汽车,具有体积小巧的特点,而相比于两轮车辆,三轮车人是坐在车里的,因而安全系数更高,同时三轮着地直线行驶更加稳定,因此现有的三轮车基本都是用于一些短途运输的情况,所以在短途的行走过程中,主要使用三轮车作为代步工具。现有的三轮车结构都是在车架前面设置一个前轮作为方向轮,在车架的后面的设置两个后轮作为支撑轮,前轮设置的车架就叫前轮车架,后轮设置的车架叫后轮车架,在三轮车行驶的过程中,人通过方向轮的旋转实现三轮车的整体转向,由于现有的前面的前轮车架和后轮车架之间是采用一体硬连接的方式,因而在三轮车转向的过程中方向轮的旋转会带动整个车身倾斜,这样在三轮车转弯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现整个三轮车侧翻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轮车加装车身角度软性调节器,防止三轮车在拐弯时侧翻,具有两轮摩托车的拐弯优点,又比两轮摩托车更加稳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轮车车身角度软性调节器,用于连接三轮车的前轮车架和后轮车架,由橡胶圆柱体、凸轮轴和带型腔的外壳组成,所述凸轮轴与后轮车架固定,所述外壳与前轮车架固定,橡胶圆柱体设置在型腔内,所述凸轮轴可旋转的伸入到型腔内与橡胶圆柱体相接触形成软定位。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轮轴包括一端与后轮车架固定的轴部和固定在轴部背向后轮车架一端的凸轮,所述凸轮伸入到型腔内与橡胶圆柱体相接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轮呈四边形结构,其侧边开设有与橡胶圆柱体相适配的凹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橡胶圆柱体、凸轮轴、型腔和外壳的设置,可以在三轮车拐弯的时候,凸轮轴在外壳内产生相对旋转,挤压橡胶圆柱体,使得橡胶圆柱体发生变形,如此实现一个利用橡胶圆柱体的变形进行一个软性定位的效果,实现了三轮车在拐弯的时候,达到的两轮摩托车可倾斜的效果,同时还保证了两个后轮与地面相垂直的效果,因而使用了软性调节器固定车身角度的三轮车比现有的三轮车拐弯时更加不容易侧翻,安全和稳定性比两轮摩托车更强。附图说明图1为使用本技术的三轮车车身角度软性调节器的三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三轮车车身角度软性调节器的整体结构图;图3为使用技术时角度变化时橡胶的变形示意图;图4为另外一种外壳实施方式的角度变化时橡胶的变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述。参照图1至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三轮车车身角度软性调节器,用于连接三轮车的前轮车架和后轮车架,由橡胶圆柱体3、凸轮轴2和带型腔的外壳1组成,所述凸轮轴2与后轮车架固定,所述外壳1与前轮车架固定,橡胶圆柱体3设置在型腔内,所述凸轮轴2可旋转的伸入到型腔内与橡胶圆柱体3相接触形成软定位。本实施例的调节器工作原理如下:在驾驶使用本实施例的调节器的三轮车的过程中,在三轮车直行的时候,前轮车架和后轮车架之间是处于相互平行的状态的,因而外壳1和凸轮轴2之间不会出现相对旋转,因此橡胶圆柱体3与凸轮轴2相互接触,还没有产生变形,当三轮车进行拐弯的时候,前轮车架就会产生倾斜,那么凸轮轴2与外壳1之间就会产生相对旋转,如此凸轮轴2便会挤压橡胶圆柱体3,使得橡胶圆柱体3发生变形,如此实现一个利用橡胶圆柱体3变形来实现一个软性定位的效果,保持后轮与地面之间相互垂直的关系,避免出现侧翻,在凸轮轴2与外壳1之间发生相对转动,角度改变时,橡胶圆柱体3的变形情况如图3所示,橡胶圆柱体3先被挤压拉长,然后再形成一个包住凸轮轴2的结构,这样就能够有效的实现一个软定位的作用,因而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三轮车,使用了本实施例的软性调节器的三轮车具有两轮摩托车的转弯效果,避免了现有的三轮车转弯时容易侧翻的问题,而相比于现有的两轮摩托车,具有的三轮车的更加稳定可靠的技术效果,同时本实施例中的外壳1可以为圆柱状,如图3所示,也可以为方形如图4所示,同时在圆柱状外壳1的时候,在侧面上加设一个前轮车架固定部,以很好的实现外壳1与前轮车架之间更好的固定。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凸轮轴2包括一端与后轮车架固定的轴部21和固定在轴部21背向后轮车架一端的凸轮22,所述凸轮22伸入到型腔内与橡胶圆柱体3相接触,通过轴部21的设置,便可以有效的实现将凸轮轴2与后轮车架的固定,同时通过凸轮22的设置,可以在加工的过程中,先加工出轴部21,然后再加工出凸轮22,之后通过两者组装的方式,来完成凸轮轴2的制作,方便了凸轮轴2的制作过程。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凸轮22呈四边形结构,其侧边开设有与橡胶圆柱体3相适配的凹槽121,通过四边形结构的设置,这样在凸轮22挤压橡胶圆柱体3的过程中,就先是四边形的边挤压橡胶圆柱体3,使得橡胶圆柱体3先产生变形,变形成扁圆状,如图3中所示,在外壳1继续旋转以后,就会转变成四边形的角挤压橡胶圆柱体3,使得橡胶圆柱体3产生进一步变形,变形成一个包裹住四边形的角的结构,这样就能够更好的实现通过橡胶圆柱体3的变形来实现凸轮轴2与外壳1之间的软性定位了。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调节器,通过外壳1和凸轮轴2以及橡胶圆柱体3的设置,就能够将三轮车的前轮车架与后轮车架之间可旋转连接,如此在三轮车转弯的过程中,就不会出现前轮车架带着后轮车架倾斜导致整个车身出现侧翻的问题,同时还能够通过橡胶圆柱体3的变形实现一个软性定位的效果。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三轮车车身角度软性调节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轮车车身角度软性调节器,用于连接三轮车的前轮车架和后轮车架,其特征在于:由橡胶圆柱体(3)、凸轮轴(2)和带型腔的外壳(1)组成,所述凸轮轴(2)与后轮车架固定,所述外壳(1)与前轮车架固定,橡胶圆柱体(3)设置在型腔内,所述凸轮轴(2)可旋转的伸入到型腔内与橡胶圆柱体(3)相接触形成软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轮车车身角度软性调节器,用于连接三轮车的前轮车架和后轮车架,其特征在于:由橡胶圆柱体(3)、凸轮轴(2)和带型腔的外壳(1)组成,所述凸轮轴(2)与后轮车架固定,所述外壳(1)与前轮车架固定,橡胶圆柱体(3)设置在型腔内,所述凸轮轴(2)可旋转的伸入到型腔内与橡胶圆柱体(3)相接触形成软定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宪虎
申请(专利权)人:张宪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