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公交车手扶拉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6216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2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公交车手扶拉环,包括固定装置、吊绳和拉环本体,还包括控制器装置、红外测距传感器、储绳装置、电机和电源装置;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装设在所述拉环本体的下方,用来测量拉环本体与人体头顶的距离;所述控制器装置、储绳装置、电机和电源装置均装设在所述固定装置内;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电机和所述电源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器装置电连接;所述储绳装置内的吊绳一头绑在所述电机的转轴上,另一头连接所述拉环本体。

A kind of intelligent bus hand pull ring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intelligent bus walking ring includes a fixing device, and a ring body, also includes a controller device, infrared sensors, rope storage device, a motor and a power supply device; the infrared distance sensor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of the ring body, used to measure the human body and the head of the ring of the distance; controller device, rope storage device, motor and power devices are installed in the fixing device; the infrared distance sensor, the motor and the power supply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electric controller device; the lifting rope rope storage device tied on one end of the rotating shaft of the motor,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ring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公交车手扶拉环
本技术属于公交车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公交车手扶拉环。
技术介绍
公交车是现代人主要的交通工具,而交通车上座位有限,所以很多人就需要站在公交车上,通过抓住公交车手扶拉环才能站稳,但是现在的公交车手扶拉环高度统一,而且整体偏高,对于身高比较矮的人来说,根本就抓不到手扶拉环。对于身高过高的人,有可能公交车的手扶拉环位置相对偏矮,拉着拉环会不舒服,就希望手扶拉环能更高一点,但是目前的公交车手扶拉环是不能满足不同身高人对拉环高度的需求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公交车手扶拉环,解决因公交车手扶拉环高度固定,不能满足不同身高人对手扶拉环高度需求的问题。本技术的一种智能公交车手扶拉环,包括固定装置、吊绳和拉环本体,还包括控制器装置、红外测距传感器、储绳装置、电机和电源装置。其中,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装设在所述拉环本体的下方,用来测量拉环本体与人体头顶的距离。其中,所述控制器装置、储绳装置、电机和电源装置均装设在所述固定装置内。其中,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电机和所述电源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器装置电连接。其中,所述储绳装置内的吊绳一头绑在所述电机的转轴上,另一头连接所述拉环本体。其中,所述控制器装置包括一个单片机。其中,所述电源装置包括干电池或者锂离子充电电池中的至少一种。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针对以上特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公交车手扶拉环,可以根据不同身高的人体的需要,智能调节公交车手扶拉环的高度,使不同身高的人们都可以很舒适的抓住公交车手扶拉环。附图说明图1是公交车手扶拉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固定装置内部装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考附图,对本技术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请参阅附图1和附图2,本技术的一种智能公交车手扶拉环,包括固定装置1、吊绳2和拉环本体3,还包括控制器装置20、红外测距传感器50、储绳装置10、电机40和电源装置30。进一步的,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50装设在所述拉环本体3的下方,用来测量拉环本体3与人体头顶的距离。所述控制器装置20、储绳装置10、电机40和电源装置30均装设在所述固定装置1内。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50、电机40和所述电源装置30均与所述控制器装置20电连接。所述储绳装置10内的吊绳2一头绑在所述电机40的转轴上,另一头连接所述拉环本体3。所述控制器装置20包括一个单片机,该单片机可以是51系列单片机。所述电源装置30包括干电池或者锂离子充电电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50实时探测所述拉环本体3与其下站立人体头顶的高度,设拉环本体3与人体头顶的距离为X米;人体抓住所述手扶拉环本体3最舒适的距离X为0.1米;若X=0.1米,则此时吊绳2的长度对当前人体来说是比较合适的高度,不需要进行其他操作。若X>0.1米,则表明此时吊绳2的长度太短,此人够不着拉环本体3或者抓住拉环本体3的姿势不够舒适,则控制器装置20控制电机40进行正方向转动,将储绳装置10内的吊绳2转出更长一点,使拉环本体3与人体头顶距离变为X=0.1米时,控制器装置20控制电机40停止转动,此时人体可以比较舒适发抓住拉环本体3。若X<0.1米,则表明此时吊绳2的长度太长,此人抓住拉环本体3的胳膊弯曲程度很大,此抓握姿势不够舒适,则控制器装置20控制电机40进行反方向转动,将储绳装置10内的吊绳2缠紧到储绳装置10内更多一些,使拉环本体3与人体头顶距离变为X=0.1米时,控制器装置20控制电机40停止转动,此时人体可以比较舒适发抓住拉环本体3。上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技术的实施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的主要构思和精神,可以十分方便地进行相应的变通或修改,故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执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技术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智能公交车手扶拉环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公交车手扶拉环,包括固定装置、吊绳和拉环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装置、红外测距传感器、储绳装置、电机和电源装置;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装设在所述拉环本体的下方,用来测量拉环本体与人体头顶的距离;所述控制器装置、储绳装置、电机和电源装置均装设在所述固定装置内;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电机和所述电源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器装置电连接;所述储绳装置内的吊绳一头绑在所述电机的转轴上,另一头连接所述拉环本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公交车手扶拉环,包括固定装置、吊绳和拉环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装置、红外测距传感器、储绳装置、电机和电源装置;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装设在所述拉环本体的下方,用来测量拉环本体与人体头顶的距离;所述控制器装置、储绳装置、电机和电源装置均装设在所述固定装置内;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电机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光煌罗辉范春燕陈阳陈亮亮胡勇李万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赛亿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